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庆生 《职业时空》2008,4(7):35-36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要求和态度,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观念以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是比较淡薄的。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增强农民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2.
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和道德是法学理论研究中一组重要的关系。首先,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相互联系;其次,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相互包容。一般而言,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但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思想观念的产生,一定有它的社会背景,因此我们讨论某种思想观念时,一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厌诉,在中国古代十分盛行。当时的人们可能真的很讨厌诉讼,甚至讨厌法律,惧怕法律,认为法律就是惩罚坏人的工具。厌诉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老百姓认为法律是有钱人欺压百姓的工具,它是高高在上的,华而不实的,只要我们不犯罪它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几张纸。其实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的法律与传统的礼可能在功能上有些相似,如何让人们像熟悉礼一样熟悉法律,如何让人们像尊重礼一样尊重法律,为何我们是惧怕法律而不是信奉它或遵守它?法治国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人都有违法的可能,但是因为人人都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所以这种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现实,又或者虽然有人触犯了法律,但是由于救济措施,是这种违法的损害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4.
相关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出现很多因缺乏法律素养而导致的违法犯罪活动。分析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找出具体原因并寻求科学对策,通过优化法制教育模式,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优化法制环境,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法律都是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所以法律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国家想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要完善法律。而大学生又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本文主要论述高校法律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具体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春华 《职业时空》2009,5(9):90-91
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取决于法律素质的高低。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需要营造法制教学环境、法制校园环境、法制情感环境、个人道德环境。教师法律形象的影响和学生的自我努力,则是学生法律意识提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唯 《现代妇女》2014,(6):167-16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法学家们不断的探索,我国的法律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我国的法律教育仍在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势必影响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依法治国的需要和法律职业化的需求对现阶段我国的法律教育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王素斐 《职业》2008,(36):60-60
<正>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有人给它浇水施肥、修枝打叉;处于青春年少的技校生,要茁壮成长为栋梁之才,需要用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武装自身,更需要有规矩约束自身言行,这个规矩就是法律。只有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  相似文献   

9.
高军 《现代交际》2014,(12):166-167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为视角,分析现状,剖析原因,进行破解路径研究,提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对加强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需要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指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修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网民群体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网民法律意识教育的现状仍有诸多弊病。部分网民存在法律知识薄弱、法律观念模糊、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网民自身学历和收入结构的复杂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法制环境的不健全以及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网民法律意识教育,必须提升网民道德素养,网络媒体应当落实普及法律的责任,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相关的立法工作并切实加强网络管制。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宗教作为共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二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关联。从目的指向看,都调整人们的行为与生存方式;从内容来看,早期的宗教教义被法律吸收,宗教为法律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从功能上来看,法律与宗教对社会都具有稳定社会、凝聚社会力量、维系社会等功能。在当今社会,正确认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作为高校,对我们来说此次大会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法治化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工作体系、管理干部法律意识、学生群体法律教育等情况,并从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提升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法律素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依赖于高校法制教育,现代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所以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应当着手培育青年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以促进我国法治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法律的不断修改,我国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法律逐渐走向学术化、专业化和理性化,这就导致法律与人们的生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法律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人们的行为,这种标准模式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人们与现代的法律之间逐渐疏远,甚至出现排斥的现象。如果今后在制定和实行法律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把人当做考量的对象,那么就可以克服冰冷性和僵硬化等弱点,从而让现代法律具备人文关怀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王焱 《城市》2014,(3):72-75
正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是法治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法治城市的软硬件建设都是为了使人们形成法治思想、法治观念,提升人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法治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着力于人们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升,将无形的观念化为实际的行为,将逐渐形成全社会的法治氛围。具体来说,市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包括对法律的关注度和信任度、市民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方式、对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提升法律素质的愿望等。  相似文献   

17.
李颖  唐菲  邢媛 《职业时空》2012,(4):89-90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法律教育在快速地发展也在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质疑,加剧了人们对目前法律教育的反思。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高专法律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法律类教学在新形势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法律从产生到适用始终离不开人性的支撑与牵制。实现法治,人们对于法律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西方法学家伯尔曼"法律必须被信仰"这一论断已经成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信条。法治的实现过程,必须包含人们对于法律的内心认可与接受。而法律能否得到人们类似宗教信仰一般的虔诚服从和内心皈依,只取决于法律能否真正顺应人性,满足人的尊严与需求。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法律知识的多寡与法律信仰的强弱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目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过于追求法律知识、争分夺秒地讲授法律条文和实用性法律知识的问题,严重忽视了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信仰的教育培养。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积极培育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20.
小悦悦事件无情的拷问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小悦悦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对于人们冷漠的思考还在继续。类似事件仍在上演,它裹挟着对道德、伦理和人性的讨论,直接拷问的便是机制设置的合理与否以及我国道德的困境。18位路人见死不救固然让人心寒,救人反被讹诈的尴尬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性。作为公平、正义标准的法律在当下似乎变成恶人坑害见义勇为者的帮凶。如何解决这样的冲突和尴尬是我们当下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