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数理批评的方法,分析论述了《哈利·波特》的叙事空间及空间的文化意义,并对杜贵晨先生提出的文学数理批评范围进行思考。认为,《哈利·波特》的第三空间融合物质与世俗的第一空间麻瓜世界和精神与神圣的第二空间魔法世界而成,却生发出超越麻瓜与魔法世界的三大文化意义:童话、文化寻根和英雄成长;在英雄成长这一核心意义层面又生发出死亡、爱与成长三大核心主题。《哈利·波特》多"三"的现象显示罗琳对数字"三"的崇尚超出现代人一般意义的数字崇拜而接近原始思维中的数字崇拜。因而,杜贵晨先生对数理批评可以用于全部文学的设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和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其影响范围已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它对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外交策略的影响也较为广泛和深刻。《孙子兵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主要是依靠其英译本的作用。其中以英国汉学家贾尔斯和中国翻译大家林戊荪的译本流传较为广泛,许多外国读者都是通过这两个译本来了解《孙子兵法》的。《孙子兵法》中有大量包含特殊民族文化的文化负载词。这些文化负载词反映的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内涵。由于在英语中找不到与其相对应的词,这些特殊的文化负载词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极大障碍。文章通过对中外两译家译本的比较研究来讨论《孙子兵法》误译的原因和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策略,以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探索数字"三"在《哈利.波特》中的文化意义及其建构功能。作者罗琳借助数字"三"的文化意义,设置了完美的人物组合、稳定而多变的情节结构、构建了亦真亦幻的魔法世界。似乎巫术思维里神秘而幸运的数字"三"给罗琳带来了空前的成功,实际上,数字"三"的成数、稳数、满数、概数性质决定了三段式哲学观、三叠式结构的完美与稳定,而一分为三、一唱三叹的哲学与文学方法成就了罗琳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简要地阐明了英译《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巨大影响 ,并从语言与文化的依存关系说明了解《圣经》对英语学习者的重要性。《圣经》中有的数字出现的频率很高。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与四十相关的《圣经》典故 ,为数字串联《圣经》以便利学习记忆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西方文化源头之一,对基督教文化和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从基督教文化语言与《圣经》渊源入手,以《圣经》中较为典型常用的数字、动物、习语或事件为例证进行说明,主要分析了《圣经》与基督教文化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寓意和关系,揭示《圣经》词汇的喻意对基督教文化的习俗、思想生活、人文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进一步探悉《圣经》与基督教文化息息相关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解放”的信号发出后,自我与文化这两个题目在文学作品和一般讨论中成为热点。自我发现标志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滥觞,80年代中期“寻根”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诗坛兴起“史诗”热潮。本文就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讨论《敦煌》、《飞天》、《有关大雁塔》三首诗。在阐释这些诗的同时,也就现代世界中自我与文化这一关系陈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思想解放”的信号发出后,自我与文化这两个题目在文学作品和一般讨论中成为热点。自我发现标志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滥觞,80年代中期“寻根”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诗坛兴起“史诗”热潮。本文就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讨论《敦煌》、《飞天》、《有关大雁塔》三首诗。在阐释这些诗的同时,也就现代世界中自我与文化这一关系陈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文化现象是《红楼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楼梦》文化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大量的研究文章,是近30年来红学领域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红楼梦》与中华传统文化总论研究、《红楼梦》与精神文化现象、《红楼梦》与物质文化现象、《红楼梦》与域外物质文明几个方面。这些研究,丰富扩大了《红楼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已被各国研究家公认为世界伟大的史诗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确认它是世界性的民族史诗,是芬兰民族文化的基石。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的差异。从多角度入手,对藏族《格萨尔王传》和芬兰《卡勒瓦拉》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博大精深的《管锥编》中引述《红楼梦》的例证有30多条,这对红学比较研究颇多教益。首先,这些材料置于中国历代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使我们能深入探窥《红楼梦》所包涵的深厚意蕴和人物内心世界。如对“意淫”的梳理,对“君子儒”宝钗矛盾心态的评说,对黛玉悲剧情绪的揭示,都能启发我们影响比较的纵向思维。其次,这些材料置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封建社会早期文化与晚期文化的融通之中,拓宽我们共同比较的发散思维。钱先生指出《红楼梦》中不少心态、意象和美感,如“蛇腰”、宫怨、“泪河漂尸”等中西文化相通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特色鲜明的《红楼梦》与此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重要的文献,但<庄子>对<老子>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庄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高心灵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真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终极目标.<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南朝史书史传人物的诗歌选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史书即<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记载了史传人物的诗歌创作情况.史臣采取选载题目、节选或全逸诗歌内容、记述诗歌创作的具体细节、直接或间接评价诗人的创作风格等方法加以反映.通过示例分析,笔者发现,史传载录诗歌不仅充实了南朝史传的内容,同时也成为史传多侧面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诸此现象虽然是南朝文学发展、兴盛与渗透的结果,但是,史传记录诗歌创作这一行为本身已经表明,南朝史臣对南朝文学所持的某种程度的认同立场.  相似文献   

13.
《张协状元》中“甚”系疑问词语均是近代汉语产生的,形式多样。“甚”系疑问词语主要用于询问,“甚、甚么、甚底”主要是询问事物或人,“做甚么、则甚、则甚底”主要是询问动作行为或其目的,“因甚”用于询问原因。“甚底”询问句有的属于陈述句与询问句糅合而成的疑问句。“甚”系疑问词语还可以用于反诘或虚指。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道德自由以“无主体”、“无限制”、“无选择”为特征,是一种摆脱了一切外在规定,真正不受任何限制的彻底自由。这种自由在现实性领域是无法实现的。后现代主义者把自由从现实性领域抽出来并归结为可能性.试图在可能性领域,通过实施所谓“去中心化”、“去正当化”、“去因果化”以及绝对的相对化等策略来摆脱各种主客观条件对自由的限制,从而达到道德自由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张岱年先生的人格和治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学术生涯八十年,可分三个阶段,其特点可用"纲"--"微"--"新"--"全"四字概括.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所出<中国哲学发微>,是张先生沉寂20年"复出"后的代表作.张先生一生坚持辩证唯物论和社会主义,其精神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6.
在“礼崩乐坏、价值多元”的春秋乱世,面对“孝”、“忠”、“敬”等传统礼制基本观念,《左传》中的众多人物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并选择了相应的行为方式。《左传》人物鲜明丰富的人格特征,就是这种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多元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先民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创造了一种“爱人”、“爱民”、“重民”、“民为贵”的高尚“仁爱”精神和普遍性价值的道德关怀。这种道德关怀,先被周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吸收并系统化利用,从此世代相传,熔铸成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高尚政治美德和优秀政治传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诸于《管子》、《论语》、《孟子》、《荀子》等古代典籍中。如今,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生活中,都程度不同地存有“重民”、“民本”等基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民间故事《叶限》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壮族的民间文学与民俗事象,解读民间文学的“神人”、“神物”等形象。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神人”与“神物”等形象是崇拜对象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神思”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灵感和想象力的艺术思维,交融着民间信仰的神秘力量。它对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欧.亨利式的结尾"作为"欧.亨利笔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享誉世界文坛。从文学接受的视角,对"欧.亨利式的结尾"的艺术功效做一些初步探索有利于深刻而准确地把握欧氏笔法。  相似文献   

20.
"廉"侧重于正直,"洁"侧重于不贪,合称则是指人的正直而不贪的高尚德行。《道德经》提出了"廉而不刿"的命题,并指出以"无私"、"不争"、"不以兵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以正治国"等重要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洁"主要是指不贪财色功名以洁身自好,要做到这一点,《道德经》指出应"功成身退"、"不贵难得之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等。《道德经》"廉洁"思想是以其"道"论为核心的辩证的自然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