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发生时,我像平常一样,坐在四川省消防总队办公室的电脑前写着稿子.突然,我感觉四周剧烈晃动起来,石灰水泥的碎块簌簌落下. 看着同事们惊恐地冲出办公室,我意识到--地震来了.只记得当时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了两个字:完了.  相似文献   

2.
4月22日下午3时,正在芦山县龙门乡地震灾区搬运矿泉水的河北保定62岁救灾老人吴和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如果群众需要,我就留下来,等他们都安置好了,我再回保定。"这已是吴和春第7次义务参加国内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据了解,4月20日,吴和春老人正在云南彝良洛泽河镇地震灾区。自2012年9月彝良发生5.7级地震至  相似文献   

3.
"我年轻,我先来!"这是90后小伙子谢樵在鲁甸地震灾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8月4日13时许,在云南鲁甸"8·3"地震救援中,堰塞湖的激流卷走了谢樵。4天后的8月8日,谢樵被搜救官兵找到,确认遇难,年仅24岁。  相似文献   

4.
朋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听完之后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爱情这回事。她问我,你知道唐山大地震吗?我说,知道,那时我才几岁,不记事,可我们那儿也地震了。对,就是那场地震的前两天,一对儿恋人去领了结婚证。他们很相爱,在7月26日这天,他们领了结婚证,然后去买到天津的火车票,他们要去旅行结婚。因为男人的老家在天津,何况他又是在天  相似文献   

5.
余平 《社区》2008,(19):58-59
5月12日,周一,总是很忙,上周布置的“XX评估”这周汇总。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正对着电脑“折腾数字”,听见手机上有短信的提示音在响,打开手机一看,是报社朋友的短信:“有地震,注意安全!”我回复说:“没感觉,忙昏了头。”随后有同事进来喊道:“四川地震了,7.8级”。天呐,这不是唐山地震的级数吗?肯定是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6.
胡剑明 《金陵瞭望》2009,(12):20-21
绵竹是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县级市,距成都83公里。1993年,绵竹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木版年画)之乡”。绵竹年画因其历史悠久,技法细腻,色彩鲜明,内容丰富,装饰性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当地几乎家家必贴。去年“5·12大地震”,绵竹是重灾区,这让我非常心痛。我与绵竹年画有一段缘,她是我最喜爱的艺术收藏品。这次我们在倒塌废墟的墙上,也可看到很多被地震破坏了的年画。  相似文献   

7.
别离成都     
眼前的环境,让我无法再在这个城市里舒畅地生活下去,关于地震灾难的阴云,在我心里恐怕未来几年中挥散不去。  相似文献   

8.
瞬间出动     
5月12日下午,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播音员海霞一直在播有关四川汶川的地震消息,忽然我听她说,空军某运输师两架"伊尔76"抵达北京南苑机场,将运送战士、救援车及12条搜救犬到灾区。看表,与地震发生时间相隔不到4个小时。我在心里默算,去掉航程所需时间,这两架飞机等于是在灾难发生后不久,瞬间出动!为证实消息可靠,我给该师师长郑元林打电话,他说是的。我又给该师某团副团长刘军打电话,他人正在南苑机场,是这两架飞机的机长之一。  相似文献   

9.
把心转转     
而是发现和感悟快乐的心态!我们缺少的不是快乐,到一个朋友家做客,突然地震,大家正惊慌失措,朋友94岁的老母却笑嘻嘻地说:“老天爷真开心。”地震停后,大家问老太太:“您为什么不说老天爷发脾气,要说他开心呢?”老太太一笑:“我又没得罪他,干吗想他生气?他是开心,一笑一摇,就地震了。”  相似文献   

10.
道格&#;库普 《社区》2008,(16):54-55
我的名字叫道格·库普。我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救援小组——美国国际救援小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灾难部的经理。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每个人都是一位英雄。行动,把最美好的激情献给祖国"四川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我年龄大了,力不从心,希望能把我的5000元医学奖金捐出来,为灾区的百姓尽一点微薄之力。"这是69岁的著名消化内科专家许国铭教授放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领导案头的一封信,这时候,离地震发生仅仅过了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12.
詹明荣 《老友》2013,(11):18-18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始终廷支持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每当我在荧屏和网络上看到地震中人民子弟兵救人的画面时.脑海中常常出现另一个画面.那就是我曾经摄下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3.
赵亚辉 《社区》2008,(17):12-12
“我哭了两次。一次是因为担心我爱人还能不能生还;另一次。就是听到我爱人在外面喊我的时候。她还不断给我唱歌”。在汶川地震震中地区的映秀湾水力电总厂,工程师牟玉雷在被压埋超过80小时后获救,此时,距离他的33岁生日还有3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徐小平 《21世纪》2008,(6):14-15
汶川地震时,我正在上海飞往北京的途中,所以没有感到震动。落地后,打开手机,看到北京住处一位邻居发短信给我:楼里有明显的震感,住户全部聚集到了大堂,你在哪里……灾难面前,我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得这么亲近、这么温馨……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题记妈妈,您放心地走吧!我们美丽的家乡被地震毁了,我们那高大的建筑,那郁郁葱葱的森林,那徜徉在山间的小溪都被地震毁了……妈妈,您一定记得那恐怖的一幕吧,像世界末日一样,天旋地转,墙倒了,  相似文献   

16.
张一叶 《社区》2008,(17):7-7
在324医院地震伤员病房,刘德云的神态显得很平和。 5月16日下午6点半,离地震发生整整100小时。虚弱得已近昏迷的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来时,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随即,他的目光指向自己的左手腕。女儿扑上去,发现父亲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3000元。”  相似文献   

17.
李妮 《老友》2009,(10):20-21
在人们的记忆里,唐山是一个与地震联系在一起的符号。但在我,1976年最深的印记不是灾难而是一支漂亮的花铅笔。铅笔上有一朵粉红的花蕾,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那东西叫橡皮。在这以前,我不知道铅笔可以这样美丽,我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可以修改书写错误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李连杰 《可乐》2008,(12):52-52
2004年12月25日,我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到达马尔代夫的四季酒店时,天已经黑了。第二天早上7点50分,我感觉地在动。我知道那是地震,之前在国内和旧金山经历过好几次了,就没太在意。女儿听说去沙滩后很兴奋。我们在10点10分  相似文献   

19.
我是哪里人     
张翎 《社区》2010,(32):14-14
你感到了哪一个地方的疼痛,你就是那个地方的人。 随着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上演,我的小说《余震》也渐渐进入大众视野。不停地有人在问我:“你不是唐山人.也从未到过唐山。你怎么能写唐山地震?”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我在某些事情上有些天真迟钝。  相似文献   

20.
我们能清楚地知道某个事件的影响,即使我们不知道他发生的可能性。我不知道地震的可能性,但我能想象地针对旧金山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做决策时,你只需要了解事件的影响,不需要了解事件的可能性,这一思想就是不确定性的核心思想。我生活的大部分都以它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