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本文对中华人文精神的特质作了较为明晰的结构分析。文章揭示了中华人文精神之“和合”特质作为思维模式、价值标准与审美理想等三个层面的内蕴,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特质浓厚的道德实践理性的建设性向度与强烈的否定意识的批判性向度,认为由此构成了中华人文精神特质“一体两翼”之结构。作者强调,在今日中国,我们反思人文传统,更应该凸显其批判性品质,以此为建构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人文精神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苏丹 《学术交流》2013,(1):59-6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两种精神,二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包含着人文意蕴,具体体现为宽容的激励、服务人类和民主平等。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把握人类社会均衡发展的关键,人类的发展和行为既要符合规律性也要符合目的性,科学为符合规律性提供依据,而人文则为符合目的性提供价值指向和评判基准。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持久进步。  相似文献   

3.
杨泽琴 《社科纵横》2008,23(1):101-102
徐灿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清人对其评价甚高,认为可与李清照并峙千古.有关她的研究比较薄弱,笔者通过具体的文本解读,试就徐灿<拙政园诗馀)中的闺怨词进行艺术审美上的探究,彰显其传情达意生动真切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人情化特质及其现代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威 《求是学刊》2000,(3):29-34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人情世界,且该人情世界有着多重意蕴与基本特征。文中在对人情世界进行价值评判的基础上认为,人情与人情世界虽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但更有其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亟须对人情世界进行全方位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5.
儒家人之尊严的定位具有特殊性,它是一种不同于西方以理性为基础的政治、法律化的定位。儒家强调仁义作为人的尊严所在,体现出纯粹伦理化定位特质,将个体尊严指向道德优越感与超功利认同,排除了任何利益的维护和权力抗争,导致缺乏保障人之个体尊严的平等与权利观念。而自我尊严的“无我”和“忘我”的道德化主张,则严重限制了个人创造潜力的发挥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公共卫生法主要关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内容,而现代公共卫生法研究则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公共卫生法体系,主张借助法律创造各种条件来促进人口健康,愈发强调研究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和健康的公平性。由此,传统公共卫生法与现代公共卫生法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不少争议。公共卫生法不仅应实现名称上的飞跃,从传统公共卫生法转变为现代公共健康法,而且还应在本质上对传统进行扬弃,着力关注如何营造一个能够促进公共健康的法律环境,研究确认何种政府或公民行为具有正当性,从而最终增进公共健康福祉。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论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人文精神是人性和人的本质─—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体现于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文章历史地辨析了三种不同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并对此作了中西比较,逻辑地阐述了现代人文精神的三层面及其内在精髓;对当前讨论中出现的“躲避崇高说”和“中国从未有过人文精神说”、“文人操守说”、“五四学者唯科学主义说”及其他各种观点作了评论;并通过对真善美之关系及其本质的深入阐发,指出走出当前人文困境的出路在于:用体现现代人文精神的民主法治来保障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并制约肆无忌惮的“钱神”,用超越实用理性的人文精神来重视旨在培养现代公民的人文学科教育,而文人学者的真正操守在于具有向社会的假恶丑宣战的良知和勇气与追求真善美的自由自觉超越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万泽民 《浙江学刊》2005,1(6):212-21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本身就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实质,科学发展观集中展示了科学的视野,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底蕴.追求以人为本,造福人类是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的终极目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现实中问题的理论思路,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林兵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过去我们对二者的关系是从对立的两极进行研究的。经济学一般是经济规律、经济形态、经济体制以及经济运行、经济模式等理论问题,较少涉及人的问题。而哲学等人文科学则关注人的问题,探...  相似文献   

10.
孟洋 《学术交流》2012,(5):175-178
有清一代,艳词的内涵特质一度成为词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清初纳兰性德以独抒性灵、比兴寄托的理论和创作,有力地奠定了艳词格高韵远之特质的坚实基础。纳兰借艳词抒写真实的人生况味、悲痛的生命体验和坎坷的心灵历程,故其词往往笼罩着一层哀艳凄绝的感伤色彩。迨晚清常州词派之况周颐,以艳词写沉痛而融摄重、拙、大之旨,其词融家国身世于一体,而又出之以旖旎温黁之笔,不仅丰富了艳词的内容含量,且再次充分展现了艳词格高韵远之美感特质。此外,两人的词学实践也在某种程度上揭橥了清代词人努力将艳词回归正统文学阵营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与乌托邦情结──对人文精神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热烈争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透露出一种乌托邦主义的倾向,这是人文精神探寻中的“乌托邦情结”.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道德浪漫主义倾向;二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倾向;三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节的倾向。哲学中的唯理论信念是乌托邦情结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和思想预设、这一唯理论哲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一是在现象界背后设定不动的本体和实体的本体形而上学;二是以给定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为前提,又要统一二者的主体形而上学。唯理论哲学的根本失误在于它对人们现实生活世界的否定和对“另一个世界”的执着和迷狂,由此而成为把人文精神的追求导向乌托邦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根源。它具体表现为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生在论的真善一体论和人性论中忽视人之有限性的倾向。而超越了人文精神追求中的这种马托邦情结之后,我们要营造新的人文精神。新人文精神不是排它独断的,不是要消除多极的存在,而是对多样性价值的尊重与宽容。  相似文献   

12.
王艳玲 《唐都学刊》2004,20(6):113-116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是近代历史上最有意义的课题之一。尽管有着种种的历史局限性,但它适应时代需要,促进西方先进文化东进并推动中国传统社会转型与进步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值得我们不断深思与反省。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中国的一位作家出访韩国。他在参观完韩国的一些大企业后,对韩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赞不绝口。陪同的一位韩国老教授却不以为然,并深感缺憾地说:"我们也还有不足。"中国作家追问其究竟,这位韩国教授竟出人意料地答道:"我们没有鲁迅......"。言下之意让人一目了然:韩国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倡导和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1993年,肩负重任的中国国家体改委访美代表团兴致勃勃赴美考察现代市场经济。所到之处,美国的专家、教授向中国客人首先谈及的不是美国的市场经济,而是美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14,(4):145-153
齐思和是中国现代新史学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之一,其识见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梁启超、胡适、傅斯年、何炳松诸人。齐思和准确判别现代史学发展趋势,将西方史学最新的理念方法传输国内。在此基础上,齐思和对历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史改造的途径和步骤、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做出具体阐述,构建起一套相对系统的史学方法论体系。齐思和对民国史学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即时评议,梳理总结新史学的脉络和得失,指示其发展方向。齐思和对西方史学潮流的体认和对中国史学现状的把握相互呼应,折射出20世纪史学新旧转换的必然归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现代新儒家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典型代表,虽与"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截然不同,但其文化精神仍与现代化精神之间存在着"滞差".因此,现代新儒家及其文化观在当今中国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只能处于边缘性地位,然而,我们却不能否认其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继本世纪20年代、80年代的两次文化大讨论后,如何在文化传统中“继绝学”、“出新意”(或叫“返本开新”),在90年代又成了一些学人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便是所谓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复兴。当代兴起的这种“后国学”,以弘扬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人文精神而闻名于世。“人文精神”在“后国学”的推崇下似乎已成了一种法力无边的概念偶像,不仅是诊治后工业社会各种文明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是21世纪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精神保证。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对待某些情绪化的渲染,就不难看出,为“后国学”所津津乐道的“人文精神”本身却有许…  相似文献   

17.
瞿林东 《求是学刊》2001,28(4):103-112
中国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如人本思想传统 ,人生修养传统 ,忧患意识传统 ,史学审美传统等。其特点是历史感同时代感的结合 ,是在关注现实的同时重视对过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反映了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与文化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与文化悖论王尔勃学术论争不必结论归一,但应通过切磋砥砺开拓新的思维空间,然而当前人文精神讨论中却不时出现文人意气浮泛和常识性话语遮蔽学理的现象。尽管“终极关怀”己成为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语,可实用理性的传统惯性总牵制着人们的思路在处于形而下层...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一词1993年开始成为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语汇。按照心理学上心理代偿功能的说法,人们所想的、所说的,其实就常常是人们所缺的,往往是食不果腹的人才会去做大块朵颐的幻梦。因此人文精神作为被学界论及的话题,也就显示出它可能面临的匮乏,而学界的普遍认识也确实是这么来看待的,并进而提出了应重建人文精神的命题。这里其实是涉及到了两个实质性的问题。一个是人文精神是否匮乏,第二个是人文精神能否重建?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但它们毕竟涉及到的是不同的方面。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来看。人文精神是否匮乏,这其实又涉…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1992—1993年间酝酿并发端于上海学术界.最早讨论“人文精神”的文章是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上发表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文章提出当前的文学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此后《读书》、《东方》等杂志也参与了讨论.两年来,讨论的范围甚至扩大到海外知识界.人文精神引起了文坛广泛深入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在新的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对自身价值和社会角色的深刻反省与认定.同时也为跨世纪的文学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