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方法,运用文本分析工具Rost Content Mining 6.0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52份畜牧业碳减排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探析中国畜牧业碳减排政策的演进过程和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中国畜牧业碳减排政策总体上经历了孕育期、萌芽期、徘徊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逐渐形成了集生态理念、操作要点、控制手段于一体的畜牧业碳减排政策体系;纵观其演进过程,碳减排政策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空间特征,政策定位多集中于回应现实的减碳需求,政策工具的应用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政策内容逐渐从模糊向具体演变。今后应精准识别畜牧业碳减排政策的地区适应性,构建健康的畜牧业碳减排制度环境,完善畜牧业碳减排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畜牧业碳减排政策实效。  相似文献   

2.
粮食补贴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从补贴范围、补贴强度和补贴对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无粮食补贴、弱粮食补贴、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和深化改革四个阶段,并逐步探索构建了以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导向为主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一、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多年的普惠式农业补贴政策开始呈现边际效应递减,亟需优化完善。通过梳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和构成体系,分析当前补贴体系面临的新形势,进而提出优化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并明确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构建符合WTO相关要求的新型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并稳定政策调控预期。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一般采取社会演进与社会协调这样两种基本的发展状态.社会发展的演进与协调既具有同一性,也存在着差异性,而当今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即是演进与协调的辩证统一,因为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代际(时间)持续性,也强调了社会发展的代内(空间)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人才政策以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为历史起点,以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广阔的生发平台,历经恢复重建、改革破冰、市场转型、战略推进四个主要时期,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精彩不凡的演进历程。本文认为,当代人才政策在变迁路径上呈现出断续———依赖与转轨——渐进式平衡的特征,演进机制上是以解决人才问题为内在驱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为理念先导,在与人才政策实践的互动中实现的政策演进,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环境政策历经了从萌芽到发展的演进过程,文章总结了环境政策在执行手段、作用机制、设计理念等方面的规律性,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政策在制定、执行、监督和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照料危机日益凸显。但在老年照料政策领域,尚无基于政策视角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老年照料政策体系历经初创—改革—发展的演进过程,并呈现出自身独特的逻辑理路。为有效应对社会经济转型、人口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式微等多重因素造成的老年照料困境,应该合理界定老年照料政策的属性与定位、构建面向家庭的老年照料政策体系、加大政府注意力配置和政策工具创新、推进老年照料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老年照料事业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演进可以归结为形成、发展、修正和融合四个阶段,整体呈现出政策内容逐渐细化、政策结构逐渐系统化、政策工具逐渐多元化、政策层次和法律效力不断提升的特征。面对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趋势,政府需进一步利用后发优势,提升政策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发挥市场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以来,在国家社会转型和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推动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政策酝酿期、政策体系成型期、政策完善与实施的深化期等几个阶段.未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发展有望在如下方面得到进一步推进: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增强政策公平性;提高政府主导下各方政策制定主体的参与度;加大政策专业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涵盖的社会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经济学、社会性分工原理分析了二元社会结构演进的一般过程及中国的特殊性,并着重回顾和考察了改革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与机制。研究显示,中国二元结构演进具有曲折和迂回特征。其演绎路径是:(1)城乡分工扩展一分工受阻一乡村自给自足状态与城市高度分工并存→恢复分工→城乡分工网络扩展;(2)社会分化→反分化(城乡同质化)→社会重新分化;而改革后乡村社会结构的正向演进是在城乡分工链条重新链接,分工网络逐步恢复之后乡村制度、组织和人的行为质变的结果。为了保证今后分工、专业化有序发展和社会结构正向演进,避免曲折迂回,必须推进制度改革,创造国家长期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刑事政策是国家与社会对犯罪问题采取行动的反应系统,是探求犯罪治理的科学。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为刑事政策的模式定位及其现代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推进刑事政策模式现代化演进的过程中,国家与民间社会成为共同的犯罪治理参与主体并形成国家"专治"领域与"共治"领域的场域分工,刑事政策目标定位模式应深化为"消除犯罪根源的社会治理",刑事政策中权力配置模式应依托于"刑事司法模式",刑事政策中的行动展开模式应提倡"日常式犯罪治理"。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整合的过程。欧盟社会政策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基础性作用。经过60年的努力,欧盟社会政策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点,实现了三大转变。与此同时,也在政策内容、理念、实践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其目前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直接关系着欧盟社会政策未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日本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的政策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终身教育政策化初期;终身教育政策的确立;终身学习政策的导向;终身学习的法制化与政策的完善。从演进中可以看出其政策发展上的若干特点:由终身教育政策转向终身学习的政策;重视政策的制定与体制的完备;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愈益强调以社区为单位来推进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政策演进的时间脉络为轴线,运用麦克拉夫林的互适模型、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对近3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政策演进历程进行现实审视。研究发现,政策演进的主要特征为:(1)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优势凸显;(2)学校体育教学是政策演进的主旋律;(3)渐进调适是政策演进的方式。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政策的不足之处:(1)政策受影响者的利益诉求偏离政策愿景;(2)政策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欠佳;(3)政策执行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待加强;(4)政策的体育文化溢出效应严重缺失。提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政策优化的现实路径是加强政策制定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优化政策体系;关键路径是健全政策执行机制,完善政策监督机制;根本路径是提升政策的文化溢出效应,提高青少年的体育文化认同度。  相似文献   

14.
东亚社会政策分析有两种路径,一是通过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描述来研究东亚福利体系,试图抽象出这些体系发展的一些普遍趋势;二是通过制度分析来揭示这些体系的特征。这两种路径都可能存在问题,因此倡导采用第三种路径即背景分析法来阐释东亚福利体系的发展。对东亚福利模式的研究应该从这些体系的政策演进的视角去理解,以期为拓展有关东亚福利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学者对贫困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研究范式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理论开始兴起和发展,逐步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研究与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实践在欧洲表现出很强的互动性,欧洲共同体(包括后来的欧洲联盟)和欧洲各国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化解社会排斥问题,以便促进社会融合,防止社会分裂和动荡。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试点地区存在相互影响与协同配合的网络关系,其网络特征和演进秩序对优化试点路径直至全面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梳理试点城市颁布的政策文本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量化分析了15个试点城市联结而成的政策网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以政策工具为媒介所形成的整体网络密度逐渐加强;但网络凝聚力呈现由“弱—强—弱”的演化态势;试点城市的政策执行能力两极分化明显,并形成“核心—边缘”的网络权力结构。对此,尊重制度演进秩序与规律,构建政策网络协同治理体系,强化政策工具规范性建设,打造政府与市场多层次合作的建制路径,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由“点”及“面”推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质量理论是近年来在欧洲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理论。为应对福利危机,欧洲学者提出"社会质量"概念架构及其指标体系来分析和考察各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影响其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质量理论以倡导社会和谐和社会建设为其基本的价值导向,把握到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本质所在。近年来,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提升社会发展质量,这与社会质量理论蕴含的社会发展理念正相契合。社会质量理论及其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赋权、社会凝聚四维度理念的提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可以使我们深入思考社会建设问题,调整社会政策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征地制度演进的政策文献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概括总结其演进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政策过程理论指导下,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和概括总结方法,以1949-2015年期间国家层面出台的117份征地制度的政策文献为样本,对政策外部属性和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征地制度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征地制度的演进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征地政策实施强度总体上呈现增大趋势,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政策主题范围不断扩大,内容关注度不断提高;就政策特别说明而言,制定主要是以职能部门为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征地制度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调整阶段、提高阶段和深化阶段的演变,政策主题呈现从较不均衡、极不均衡到趋于均衡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9.
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支援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安排。以1979年至2019年中央层面发布的80份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政策文本形式与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其特征为: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支援政策的演进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性;援助主体由单向行动转向多元协同,由政府管理趋向社会共同治理;援助方式注重教育、人力资本等智力手段的长期效应;实现从单一的政治义务逻辑到复合的价值理性逻辑的转变。对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支援政策结构特征的探索,有助于理解该政策体系的内涵、价值及阶段样态变化,为进一步完善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支援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策问题的建构主体及其体系、结构等都是不同的。严格说来,公共政策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出现的,也只有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才有着可以作为科学考察对象的政策问题建构主体。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近代之前的社会治理过程也经常性地求助于政策,而且也确实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因此,也存在着政策问题建构过程及其主体。在历史的视野中去考察政策问题建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通过把握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变动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去开拓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历史地看,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经历了从"特权阶层"到"市民代表"再到"政策问题建构权扩大"等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