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风——流行小说的新品种财经小说,是继武侠、言情小说之后,正在从港台向大陆蔓延的一股新“旋风”。被香港书局公认为最受欢迎的三大作家之一的梁凤仪,在短短的三年内创作了24本财经题材的小说,不仅连续高居香港畅销书榜首,在台湾、东南亚、加拿大等地也深受欢迎。1992年初由香港政府市政局、香港艺术家联盟联合主办的艺术家年奖中,梁凤仪被选为1991年度最佳作家。由于梁凤仪的小说多以香港风云变幻的商界为背景,并将财经知识融入现代大都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以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情节,揭示出“九七”前夕这一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重重矛盾和种种心态,这与以往言情小说的风格迥异,因而引起了内地出版界的重视。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出版了《醉红尘》、《花魁劫》、《豪门惊梦》三部小说,总印数已超过27万册,即将出版的还有六部小说。另有多家出版社正为购买其余十多种小说的版权而竞争。梁凤仪出生于1949年,分别在香港和英国、  相似文献   

2.
商界王国中的世态人情──论梁凤仪的财经小说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凤仪的系列财经小说,以特定时代的香港工商金融界为背景,将动人心肠的悲欢离合融入商场争斗之中,描画出现代经济大都会里搏击挣扎着的众生相,揭示出向“九七”过渡时期香港各阶层人物的种种心态。作家自觉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表现现代女性独立的存在价值和自强的精神走向。人的精神透视与商界知识相融合,使梁凤仪的创作以独特的风貌构成当代文学一道别致的景观。商界世态的描摹冯牧在谈到梁凤仪的创作时说:“她的许多作品,在表现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即社会经济生活(包括了生产、金融、财贸等领域)的复杂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与其说梁凤仪的一系列财经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场波谲云诡的商业战争,还不如说女作家给读者们讲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诚然,女作家凭借其“商家历练与经验”和文学创作的卓越才能,为我们精心描绘了一场场商业战争的方方面面:拍卖场的  相似文献   

4.
香港女作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 ,给我们提供了香港自由的商业社会一幅光怪陆离的生活画图 ,同时抨击和揭露了工商社会对情爱生活的异化和摧残 ,她的作品 ,在情爱和婚姻上表现出了对女性自立自强的呼唤。  相似文献   

5.
商潮与文学三题——梁凤仪小说谈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女作家梁凤仪博士,在繁忙的商务活动间隙辛勤笔耕,七八年间,创作了50多部“财经小说”。这些作品,无论在港台、海外华人社会还是中国大陆都成了畅销书。我总以为,这些作品不但给我们提供了香港这个发达的自由商业社会一幅幅光怪陆离的生活画图,而且还向我们呈现着一种文学的存在方式,提示着这种发达商业社会文学发展与创作的某种态势。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思考以至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于2003年4月11日至14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该会由暨南大学中文系与香港大学语言学系联合主办。香港理工大学中文与双语学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合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海内外代表共60余人。  相似文献   

7.
“暨南大学者 ,政府特为侨居海外之侨民子弟归国求学而设者也。”由 1 90 6年创办的暨南学堂、民初国立暨南学校发展而来的国立暨南大学于 1 92 7年夏正式成立。1 935~ 1 946年 ,何炳松 ( 1 890~1 946 )出任暨南大学第三任校长。作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 ,何炳松大力倡导学术研究 ,认为国立大学的使命在于培植专门人才和研究高深学术 ,而最高使命乃在学术研究。他于 1 936年创办了《暨南学报》等学术刊物。在其任内 ,暨南学术园地呈现出百花吐艳 ,各派学说互相争鸣的繁荣景象。大学学报是反映并代表着高校科研水平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一也许,未来的中国文学史提到1994年会描上独具风采的一笔。别的不说,单就以若干刊物为阵地亮出的色彩缤纷的大学旗号就足以令人赏心悦目的了。如《北京文学》的“新体验小说”.《钟山》、《文艺争鸣》的“新状态文学”,《上海文学》的“文化关怀小说”.《上海文学》、《佛山文艺》的“新市民小说”,《花城》的“新小说”.《特区文学》的“新都市文学”,等等。这些旗号所指不同.内涵各异,展现的方式也各有千秋,但是面临文学的生存竞争所表现出的抗争性拼搏,则不能不说是它们的根本一致性,不论它们本身是否坦诚认同。八十年代中…  相似文献   

9.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相似文献   

10.
龙榆生(1902~1966)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长期任职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历任讲师、教授、系主任,他以深厚的学养和卓著的成就与当时众多的名师大家一起燃起了暨南国学之薪火。为缅怀龙榆生先生的业绩,承传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理论,2003年1月18日至21日,暨南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光明日报》文艺部、《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和韶关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龙榆生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邓乔彬教授和《文学遗产》编辑部陶文鹏研究员主持,来自境内外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着龙榆生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诸问题展开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相似文献   

12.
正由暨南大学历史系主办,社会科学研究处协办的"欧洲中世纪早期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25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十多所高校和来自《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光明日报》、《暨南学报》等报刊编辑部的4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和会议期间的研讨主要是围绕着如下几个问题进行。首先,在古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是历史的断裂还是社会的转型这一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历史的连续性、转变的长期性和进程的缓慢性。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指出,"古代晚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专攻早期拜占庭史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写作中,比较著名的小说有杨绛的《洗澡》、尤凤伟的《中国1957》。新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型的作家继续创作出一批知识分子小说,如深圳大学南翔的《博士点》、中南大学阎真的《沧浪之水》、重庆师范大学莫怀戚的《教案》、甘肃农业大学史生荣的《所谓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汤吉夫的《大学纪事》,笔者将其命名为“‘大学’小说”。  相似文献   

14.
罗尚贤研究员罗尚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研究员。1936年生于广东兴宁市。1962年于暨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2年负责创办《广东师院学报》(今《华南师大学学报》)并任主编。1978年负责创办《暨南学报》并任...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02,(6)
本刊讯  1 0月 8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中俄高级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以及中国外交部、外经贸部、俄罗斯政府科技部的官员和中俄企业界人士约一百人出席了会议。在两天的会议中 ,代表们就“中俄经贸合作竞争力”、“中俄金融合作”、“诚信市场建立”等话题进行了研讨。本刊讯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如何加强哲学这…  相似文献   

16.
时光如水,岁月不居,弹指间,暨南大学已经跨越了百年沧桑。百年暨南,三落三起,然弦歌不辍;世纪学府,五次播迁,而薪火相传。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开创了独特的侨校办学理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大学精神——“暨南精神”。什么是“暨南精神”呢?经过半年来的“暨南精神大讨论”活动,我们综合广大师生对“暨南精神”的理解,将其主要内涵提炼概括为“声教南暨,协和万邦;忠信笃敬,爱国爱校;兼容中外,和而不同;愈挫愈奋,弘毅自励;知行合一,勇于创新”。一、声教南暨协和万邦纵观暨南百年发展史,“声教南暨,协和万邦”始终是…  相似文献   

17.
王可 《学术研究》2002,(7):137-137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筹备、酝酿了八年之后 ,今年5月28—29日终于在广州暨南大学正式成立。国务院侨办领导刘泽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邓友梅以及省市有关领导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界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华文作家协会亦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并分别介绍了当地近年来华文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文作家协会还发来贺电、贺信。会议通过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章程》 ,通过了学会理事候选名单和学会监事候选名单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1月21—23日,第六届"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文学评论》编辑部和《文艺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大会开幕式由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列耀教授主持,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文艺学学科负责人蒋述卓教授代表暨南大学致欢迎辞,并转达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资深教授饶芃子先生的贺  相似文献   

19.
10月22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和常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编辑部及中易会展(南京)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江苏开放经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在常熟隆重召开。省社科院宋林飞院长、省外经贸厅张雷厅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常熟市政府王建康市长致辞,介绍了全市近几年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省社科院刘钰副院长、张颢瀚副院长,省外经贸厅赵进副厅长、高鹤云助理巡视员,常熟市政府胡韬副市长,省委研究室、省发改委、省环保厅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同马瑞芳的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①一样,戴厚英的《脑裂》②,都可列入新创立的小说品种──新儒林长篇系列。我以为,上述的这三部作品,是典型的教授小说,一个共同的功能取向,是对“新大学病”(主要是对新大学中文系病)的诊断。它们不过是作家书就的诊断书。大学,是一个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机构、场所,是头脑工厂、思想仓库。其地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否则,世界各国也就不会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操办这劳什子。胡适早就看出这—点。早在七、八十年前,他就指出:大学,乃一国教育学问之中心。无大学,则一国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