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淑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33-36
网络空间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有密切关系。现实社会伦理是网络空间伦理的根源和基础, 网络空间伦理是现实社会伦理的某一种理想模式。自由、平等和公正原则是网络空间伦理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杨礼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22-24
网络主体的匿名性、平等性、去中心化、自由性;网络社会的法律、伦理及道德规范的“真空”;以及网络行为的“失范”,要求网络主体提倡网络行为的自律。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在网络伦理的构建过程中,首先要提倡网络主体的自律,网络伦理需要主体自律,自律应成为网络主体的伦理美德。政府应从完善法制、道德教育、弘扬传统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为网络自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教育管理是一种主体的伦理行为,教育管理伦理主体意指管理者作为"主体"的自我确认、对于"他者"的尊重以及关于"主体"与"他者"关系的科学处理.教育管理伦理的主体建构途径有教育管理伦理主体德性的建构、教育管理伦理主体德行的规范以及教育管理伦理主体美德的养成.其意义在于能够使价值性教育管理目标得以重估,实现民主化管理决策方式,并达成幸福型情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管理伦理的逻辑中心在于道德主体的形成和建构。道德主体是道德内化与外化在管理活动中的枢纽,是“善”的本质的体现。管理伦理中道德主体的建构路径有三:道德认知形成,即对道德内涵和规则的学习、体认和理解,对道德善、恶的一种自我知觉和体认,对道德目标、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和运用;道德情感建构,即主体对管理情境的情感直觉与体验,以及对管理角色的情感想象与理解;道德目标实现,即管理目标实现。其意义在于:重构管理者的道德精神本源,增强对管理道德情境的适应功能,实现管理过程中的道德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泊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38-40
阐述了网络空间的负面问题 :沉溺网络不能自拔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犯罪 ,信息污染与信息崇拜 ,信息垄断等。分析了网络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办法 :培养主体的自律意识 ;培养主体的责任意识 ;矫正价值观念 ;技术上采取防范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伟伦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9(1):40-44
网络伦理是人们在电子信息网络上交往的道德准则。它形成于虚拟空间之中,有别于传统的伦理关系。因此,从网络知识与伦理原理的融合上探索并初步建构网络伦理,既是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又是将来伦理学向信息社会过渡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7.
关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142-146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各自侧重对象和范围,但就其形成与实现的现实性而又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8.
杨盛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5-9
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整体的道德努力,其中,人类整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的统一,它们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承担着相应的角色,要解决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必须实现三种伦理主体的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军备控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已经付诸实践。然而,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网络军备控制中却存在着一系列伦理困境,具体包括平等困境、责任困境、诚信困境、人道困境等。为了化解网络军备控制的伦理困境,国际社会可由如下路径进行努力:改变现有的网络治理结构,促进公平正义;缔结网络军备控制条约,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增进利益总量;利用世界公众舆论的力量,重视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0.
赵健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5):26-29
从一般的道德规范走向社会伦理建设,是社会规范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伦理建设的重要标志。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既是我国道德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伦理及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体现出荣辱观由一般道德规范走向伦理制度建设的明确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正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网络在给莘莘学子带来丰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道德问题。文章就网络道德问题,论述了网络道德的内涵,并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构建网络伦理的多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燕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6):75-78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世界。就伦理领域而言,网络给人类道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伦理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目前,网络伦理建构问题已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应当从网络伦理的制度建设、技术完善和网络道德建设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刘忠世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2-46
由于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其作为当前自觉地进行全社会的道德建设的突破口,是极为必要的。而且,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资源相对匮乏,也使得从这方面加强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职业道德建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有其自身有利的条件。职业道德建设应首先从一些特殊行业展开,还应在高校和职业学校中及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职业道德建设需要相应的外部条件和主体的思想观念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立网络伦理学 加强网络道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绍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11-13
因特网对伦理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伦理学已涵盖不了虚拟的网络社会.在不道德行为大肆泛滥因特网的情况下,我们常常因缺乏有效对策而陷于被动.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网络伦理学,加强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用社会主义道德占领网上阵地.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是时代所需,是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是网络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针对现实挑战及当下互联网治理存在的缺乏系统性、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网民的法治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的现实问题,提出从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管网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17.
胡青青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7-102
近年来,较多学者对网络热词的概念、内容及意义开展了多视角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以2008年至2018年为研究区间,以网络热词为研究主题或篇名搜索国内研究,从网络热词的概念出发,对网络热词的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翻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开展近十年的动态研究,以期为网络热词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62-69
本文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与海德格尔的座架概念 ,指出作为媒介与座架的网络 ,规范与形塑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范式 ,以及与之相应的 ,以虚拟性、数字化、流动与弹性、全球化及个人化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逻辑 ;建基于这种网络化逻辑之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空间 ,可以像卡斯特尔那样概括为流动空间。而虚拟与真实、身体与心灵、全球与地方、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二元交叠 ,具体体现了这种流动空间的后现代社会特性 相似文献
19.
刘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25-28
Inter网作为新的信息技术和"虚拟空间"两方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存在方式:拓展着人们的交往空间、扩大着人们的实践领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着人的个性和自由;同时也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关系、物质观时空观、唯物史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