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张发钦  林宁 《社科纵横》2009,24(2):144-146,149
大学文化与政治文明在精神内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大学文化不仅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还为政治文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当前大学文化的庸俗化、趋同化及简单化等状况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应努力培育大学精神文化、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文化、积极坚实大学物质文化,自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建设的方法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文化已成为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软环境。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大学文化建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建设的方法性问题,它主要包括:大学文化建设现状的辨识与凝练、大学文化建设目标的确定、大学文化建设内容与任务的描述、大学文化建设途径的把握,以及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区建设的文化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中科 《社科纵横》2006,21(4):147-148
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大学则不断地拓展学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大学校区应运而生。大学校区建设既要保留传统文化又要创新大学文化,因此大学校区的建设不能缺少文化的理念。本文着重阐述大学校区要结合区域文化和现代大学校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大学校区的文化理念。本文还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论析了大学发展中校区建设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文化、环保、时尚”的大学校区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和使命。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面临着把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把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化这两大问题。大学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包含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的文化,即国家文化、作为整体的大学组织文化、大学自身的特定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理想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坚持文化综合创新,实施文化育人,服务好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3):163-168
本文从甘肃兰州的部分大学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以对大学文化和大学文化的载体论述为基础,对当前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尤其是新校区大学文化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文化载体建设的新思路。并把大学文化分为物质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和行为层面的文化四个部分,逐一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大学文化载体建设对策措施,即从物质文化入手,建设能承载一流大学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从历史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角度,挖掘和凝练能代表自己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依据新形势、新要求构建与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以创新、创造、创业为引领,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6.
孟克  孙婷 《阅江学刊》2012,(6):59-64
现代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发挥大学的文化创新职能。大学文化的本质在于"化"人,是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时代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是高教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进程中,要建设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包括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将文化传承创新拓展为大学的第四职能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潘静  张春平 《社科纵横》2015,(1):161-165
中国百年大学的文化研究正备受重视,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百年大学呈现共同的文化特征,面临相同的文化困境,需要寻找相近的文化出路。适应性是文化的根本属性,也是百年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文化的适应性可以通过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四种方式来实现,并将导致矛盾共存、适应融合和优化替代三种适应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洪才 《阅江学刊》2012,4(5):24-30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本质上是一次系统的文化创新,它以现代大学精神确立为起点,以现代大学办学模式的形成为归宿。现代大学精神只能从大学文化传统中寻找。大学办学模式虽历经变化,但大学内在精神始终未变,它一直坚守“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原则。我国大学制度建设必须约束政府对大学的干预,引入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加以平衡,从而重新确立大学的内外部关系模式,实现大学治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论述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本质内涵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两者都是大学价值观和大学理想的体现,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凸现大学精神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自由精神、人文精神,从而发扬现代大学的育人功能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直认为大学文化的美育本质是塑造完美人格,这自然与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这不应该是唯一的本质,完满人性的培养,也是美育的本质之一,而且是第一本质。因此,大学文化应该在美学的视野下建设,美育要贯穿在大学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大学精神中。  相似文献   

11.
许树沛  李姿蓉 《创新》2007,1(5):104-107
以广西大学为例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如何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论述了以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坐标,科学地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定位的具体过程。其次,提出了高校在服务中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2个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方向,改革的关键是让高校走到招生的“前台”。要确立高校自主招生的主体地位,明确高校自主招生权利,鼓励高校实施自主招生,设立多种招生平台。政府要在保障公平、政策引导、加强监督、提供信息服务、加强法治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价值形而上学语境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目前为止拥有四种大学:教会大学、市民大学、研究型大学和企业型大学。这四种大学体现了四种不同的世界观。从总体上看,这四种大学都不曾在整体上提升过这个世界的价值,而这一点正是以怀特海哲学为基础的建设性后现代大学的宗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法治视域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政府宏观管理下的“自主办学”,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民主办学”,在自我约束机制下的“依法办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用自治的原则和法治的理念,审视大学现实制度环境和突出问题,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强化大学法人地位,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实现从“大学管理”向“大学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任本命 《唐都学刊》2000,16(3):111-116
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进入大学生课堂,是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忽视人文教育、忽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实际提出来的,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措施。在各类高等院校中都应当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成为大学生的一门主课。它既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是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呼唤,也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需要和呼唤。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它更是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的需要和呼唤。  相似文献   

16.
出版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数字出版。面对数字出版的挑战,各大学出版社积极应对。近年来,凭借着自身在资源、人才、学术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我国大学出版社探索出网站建设、原版原式的电子出版、特色数据库、在线教育平台和手机出版5种数字出版模式。今天的数字出版尽管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难题,但各大学出版社逐步找到了各自有特色的数字出版模式,正在实现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陈涛  邵远 《阅江学刊》2013,(4):78-84,128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状态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满意感、工作投入、组织承诺构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状态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状态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职务、不同编制身份的人在工作状态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性质、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组织氛围、晋升发展的满意度以及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对工作状态有正向影响,其中,晋升发展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最大,其次为组织承诺。高校管理者应该从性别、职称、职务、编制方面改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组织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