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以前和1985年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先后分别进行了“内调”(调整了计划内的煤炭、焦炭、矿石、生铁、钢材、木材、建材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外放”(放开了煤炭、钢材、木材等主要生产资料的计划外部分的价格)两种形式的改革,使生产资料价格的积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疏散。与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我们以加工工业品价格上升11%的代价,把采掘工业品价格提高了50%,原材料工业品价格上升35%。在这期间,还几次调整了农副  相似文献   

2.
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塑料工业的新领域天津市第十二塑料制品厂谢家惠建筑塑料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如今已和木材、钢材、水泥并称四大建筑材料。我厂是国内生产塑料异型材最早的厂家之一,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对异型材的研究。80年代我厂承担了“六五”攻关项目硬质pve...  相似文献   

3.
一、吉林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1998年上半年,吉林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为2397万美元,比1997年上半年减少38.9%,其中进口额为12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0.3%;出口额为1197万美元,减少19.8%。1998年上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大宗商品是钢材、木材和化肥,其中钢材160万美元,木材60万美元,化肥45万美元;向俄罗斯出口的大宗商品是轻纺商品和食品,其中轻纺商品600万美元,食品500万美元。自1997年以来,吉林省与俄罗斯的贸易已呈下降趋势。1998年上半年,吉林省与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我省计划外的物资协作活动是从一九七二年开始的。八年来,与广东、广西、辽宁、湖南、四川等省广泛地建立了物资协作关系,协进、协出物资包括矿产品、钢材、木材、运输工具、农用机械、电机产品、化肥等各种重要的生产资料,交换总额达二亿七千八百六十九万元。实践证明,物资协作在加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发展工、农业生产,确保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流通渠道,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博州对外经贸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边境贸易发展迅速。 90年代以来,作为沿边开放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边境贸易在博州迅速发展。自1991年博州获得边贸权,到1993年底,全州边贸企业达到650多家,有7家边贸公司拥有直接边贸经营权。这些边贸公司按照“自批货源、自找销路、自行谈判、自求平衡、自负盈亏”的“五自”原则,实行以货易货,各计各价,量入为出,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易货贸易成为博州边贸的主要形式。1992年边贸签约额1.5亿瑞士法郎。劳务合作636人,创办境外企业16家。1993年边贸签约额达2亿瑞士法郎,履约额达1.04亿瑞士法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进口由单一的化肥、钢材为主转为以机电产品、钢材、水泥、木材、重型机械为主;出口商品除了白糖外,还有药品、机电产品、小型机械设备、食品、植物油、白酒、日用百货等,进出口商品达到几十个品种。同时,大力推动对外经贸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境外企业达到27家,劳务输出150人,创办三资企业3家,与独联体6个国家的几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和经贸往来。1993年,自治州大贸供货总值完  相似文献   

6.
钢木组合结构结合了钢材强度高、木材天然可再生这两种建筑材料各自的优点,不仅能够突破以往木结构建筑不能满足的跨度和高度需求,同时也使得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得到极大提高。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钢柱和钢木组合柱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钢柱和钢木组合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从理论上推导了钢木组合柱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省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边界接壤3000多公里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国家开放的前沿和建设国际经贸的大通道.因此,我省在国家整个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优势.第一,中俄经贸市场有很强的互补性,发展前景广阔.俄罗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重工业和科学技术都比较先进.我们同俄罗斯、独联体发展贸易和扩大出口,各具优势,互补性很大.他们的钢材、木材、机械、水泥、石油、化肥、海产品,还有拖拉机和各种汽车,都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轻工产品和纺织品等,在他们那里有很大的消化能力.粮、棉、油、肉、糖、水果、蔬菜等,他们也都需要.1987年至1991年底,全省边贸进口钢材22.5万吨,化肥151.1万吨,水泥19.4万吨,木材17.6万立方米,海产品9.7万吨.出口商品百分之七十为日用轻工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到1991年9月末,全省出口食糖9.66万吨,大米1.03万吨.虎林县与滨海边区商定合建口岸207.8延长米大桥,总造价65万瑞士法郎,双方各负一半.俄方设计、供材、施工,我方用轻工产品补偿投资,可谓各扬其长,各得其所.这是对单一易货贸易的发展.也是拓宽合作方式的例证.可见,中俄沿边开放,优势互补,供求关系较为稳定,经贸发展潜力很大,有长期合作的需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正值黑龙江省林区资源日渐减少,后备资源接续不上的关键时期。如何深化木材加工原料的合理利用、如何在木材加工和综合利用中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的“灵魂”作用,无疑是新形势下林区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立体造型艺术所谓立体造型“指用民间特有的物质材料,以及形、体、面、色等造型手段,在三度空间(具有高、阔、进深的立体)中创造的视觉、触觉可感的立体形象。”①1.木制品。鄂伦春族虽然居住在兴安岭的大森林中,各种优质木材到处都是,但是.他们用木材制作的用品并不多,称得上用木材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就更是凤毛鳞角了。鄂伦春人制作木制品的材料,主要是松木和桦木。在鄂伦春族中,使用木制的弓箭,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早期的弓箭制造得可能较为粗糙,正象《契丹国志》记载的“弓以皮为弦,箭削烨为竿”的那种。后来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陈林生 《兰州学刊》2008,(10):106-108
从“国家-制度”的结构性变迁经济学视角理解专业市场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宏观制度层面的理论意义,但无法更进一步理解像周宁县人在上海创建的钢材市场其本身内有的特定行动逻辑和规律。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这种“社会-行动”分析框架,文章认为周宁县人运用其资本与融合自身的惯习形塑着钢材专业市场,同时这个有其特性的市场场域造就了一个人口不到20万却有6万人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从事钢材贸易行业的一个经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木材的性能的分析,采用化学、机械、高能物理等技术改善和克服木材的性能和 存在的固有缺陷,以提高木材的使用率和寿命,并且本文还通过生化反应开发木材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节 约木材增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环境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连锁反应障碍引起的反思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近几年,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某几方面的市场或市场雏形,但是还远未形成市场体系。这一过程遇到了一系列障碍,而且是连锁反应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诸如: ——价格较乱。一种商品多种价格,平价、议价、自由价,尤其是生产资料(钢材、水泥、木材、各类气油、柴油等等),粮油价格也有类似问题。结果是:(1)消费者(求方)希望多要指令性指标;(2)生产者(供方)希望采取自由价格;(3)市场调节不灵,短线产品由于价格  相似文献   

13.
东北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统配木材产量接近全国的一半。因此,搞好东北林区木材价格改革,对我国林业和森林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林区大部分是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多为天然原始森林。在国有林区内,木材基本实行计划价格。这些由天然林生产的木材,其价格结构极不合理。现行木材价格结构既没有考虑森林的立木价格,也没有全面反映木材价格诸要素的变化。由此导致东北国有林区的木材价格结构不仅低于其他生产资料价格,而且低于国内其他林区的木材价格,使木材供求关系不平衡。笔者通过对东北部分林区木材价格的考察,认为东北林区的木材价格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以推动林业和森林工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发生在南太平洋地区主要是所罗门群岛的、作者所谓“浓缩的全球化”。作者对马洛沃泻湖这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有过长期的民族学田野工作经验 ,他据此分析了 1990年代出现的各色各样地方 /全球遭遇的复杂性 ,这其中涉及拥有资源的原住村民、跨国木材及矿业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发起的保护主义活动。作者着重研究了对马洛沃泻湖雨林的争夺。一方面是亚洲的木材公司要赶紧开发巨大的木材资源 ,另一方面是西方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机构 )要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保护森林。根据国家支持的习惯法而拥有森林的村民则依违其间 ,为村庄自身的利益强调独立性。这种后殖民遭遇充满了各方对彼此道德和政治考虑的拿不准、不理解。缺乏互相了解并不妨碍实际的合作 ,诸如短期木材生意以及“基于社群的保护项目”。在这些被原住民概念重新解释的项目中 ,不同的愿望像是要合流———不过是表面上。  相似文献   

15.
宋晓晓 《理论界》2002,(6):104-105
目前,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等院校这个一向被认为是在人才问题上高枕无忧的领域,也面临着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做好高校的人才工作已经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当前做好高校人才工作最要紧的是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首先,高校人才工作必须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 一、一般人才工作与高校人才工作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因此,从宏观上讲,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工作和高校人才工作都是指人才的吸引、培养与使用。具体来说,一般人才工作的涉及面很广泛,如工资、福利、职称、调配、就业、交流、编制、辞职、辞退等等都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强国战略与科学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要大力开展科学人才观的教育;科学人才观主要表现在“本质观”、“结构观”、“资源观”、“成才观”,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树立“大人才观”是山西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聚集人才的前提,也是搞好山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大原则。为此,必须做到:1.开阔视野,敢于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和习惯,树立面向未来的“大人才观”,不拘一格选用人才;2.面向市场,确立“有作为就有地位,有贡献就有价值”的人才选拔机制,推动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钢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钢材市场的运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重大的关系,加强钢材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起规范化的钢材交易市场,提高交易的公开化程度,规范交易主体及其行为,保障公平交易非常迫切。北洋钢材批发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正是适应这一形势而推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 北洋钢材批发交易市场的主要做法可概  相似文献   

19.
我们木材水运队,有二十来个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过去,人心不齐,各有各的打算。有的人觉得搞木材运输活路重,生活苦,成天和木材、溪河打交道,别人下雨往屋里跑,我们下雨往河里走,搞的不好还发生危险,太“划不来”。所以,那时候有不少人不愿干。面临同志们这样多的思想问题,怎么办呢?自己没有文化,懂得道理又少,不会说服大家。只有听到心里,回站向领导反映。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一首绝句。用它来象征我国当前人才园地生机勃勃、人才辈出的景象,笔者认为是很恰当的。若待人才“花似锦”,人人都做育才人。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发现人才,才能使千万棵人才的幼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春色满园。 人才从哪里来 谈到发现人才,人们往往很自然地想到龚自珍的两句名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他希望社会重视人才,这在当时是做不到的,但他提出的“不拘一格”的原则,至今更显示出它的光辉。然而,我们的要求不是“降人材”,而是“育人才”、“选人才”、“用人才”,要解决人才从哪里来的问题,这个着眼点事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