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应用中的度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语用原则应用于商务英语写作中,鉴于语用原则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商务英语写作原则提法的不足,提出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应用中的度范畴。只有很好地把握语用原则应用的度范畴,才能更大限度发挥其指导作用,使商务英语写作原则更趋合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歌诗”本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脉重要传统,但在新诗中,由于诗与歌分离的态势成为主导倾向,因而“歌诗”传统长期处于被冷落或被遮蔽的尴尬境地,导致新诗缺乏音乐性而危机频仍。21世纪以来的一批诗人和学者在回望古典诗词时重新意识到歌诗传统的重要性,因而重新发掘歌诗传统,对其进行重新阐释与界定,在重认歌诗传统的重要性、歌诗范畴的重新认知、歌诗对新诗建设的启示三方面构成了对古代歌诗传统的再发现。然而,“歌诗”作为一种古代诗歌传统,其口耳相传的歌诗形式已难以为继,因而新诗无法照搬古代歌诗形式,而应在新诗创作的文本策略上构建诗的节奏和韵,以此重构诗的“歌性”质素;在传播路径上将诗、歌、舞相结合进行跨界演绎,张扬诗的“歌性”;在诗与歌的体式上,让新诗与歌词之间通过跨体创作凸显“歌性”,由此建构新诗自身的歌诗传统。  相似文献   

3.
“味”与“味外之旨”,是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对重要理论范畴。这不仅因为他们自身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而且中国古代诗论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意境,与它们有着密切关系。对这对理论范畴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和把握,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诗味说与意境理沦发展成熟的关系,并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意境理论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4.
‘道’与山水艺术孙希国与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有一种倾向,写意的山水诗往往被视为最上等的诗,传神的山水画也往往被看作是最上等的画。对此,如果要追溯其原因的话,我认为就出在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范畴“道”上面。“道”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哲学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和文化脉络中,"道"既指自然万物生成本原、运动规律,也标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伦理秩序的本体规定以及道德实践的总体原则;"德"既表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也涵指人们基于天道、人道基础上的自然本性之德和个体心性之德."道"、"德"分别指称和对应于客观世界特别是伦理世界中的形上本原实体和人文价值理念.思想家们对二者意义的相互贯通及其辩证关系的寻究,孕育"道德"范畴并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涵蕴,使其兼含伦理与德性、事实与价值的意义,奠基中国道德理性主义精神和文化的发展.作为本然性形上本体与应然德性价值相统一的"道德"范畴及其理念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体系的思想精粹与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6.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用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对传统范畴观的批判发展而来的,从语用角度上来看,一些语用预设由于也同样具有相似的特征或属性,它们也能构成各种各样的语用预设范畴,并表现出原型结构,它们和概念、句法原型结构的不同是前者属于言语中的语用范畴,后者属于语言中的语义和语形范畴。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的各成员作为一种隐前提参与缺省推理和非缺省推理,缺省推理的隐前提是原型结构中的典型成员,非缺省推理的隐前提是原型结构中的非典型成员。从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出发,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语用预设的不同选择以及一些语用预设的“看似不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命节奏是宗白华美学与艺术问题的形上范型,根本上是大生命节奏,是体会宗白华美学问题与范畴的关节点。生命节奏这一范型获得的途径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与根基——易道观;二是道家与禅宗,它们对生命节奏的获得提供了两个重要的来源与参照系;三是西方科学理性思维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四是流云小诗的艺术实践和歌德研究对它的产生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生命节奏是一个在天人合一根基上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殊品味的范畴,大生命节奏境界根本上就是天人合一之大境界,通过它更能窥见宗白华美学的内蕴与特质,也可增强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气蕴的把握与领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历史的国度,同时也是有着几千年诗学史的国度,诗学的历史与诗的历史几乎一样的久远,被朱自清先生认为是中国诗论开山纲领的"诗言志"的观念就记载在<尚书·尧典>之中.中国古代尽管有各种诗学观念、具有民族特色的诗学范畴术语、丰富的诗学文献,但缺少自觉的学科意识,因而记载诗人轶事、讲述诗坛典故、探讨写诗技法的诗话便成为古代诗学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埃兹拉.庞德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以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为支撑,庞德提出了以"意象"为其核心范畴的意象派理论。由于中西文学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审美价值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庞德在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两者诗学理论主张有别,庞德意象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诸如"话题""焦点"和"话语指称物的认知状态",这些归属于信息结构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与已知和未知信息的分布相关。有些信息结构特性可用语法限定来解释,而另一些可归因于对信息被加工和传达的方式的非语法限定。已知—未知信息有两个不同意义:指称性意义和关系性意义。有些现象,不管是指称意义还是关系意义,必须在语法中得到解释,而另一些现象则是不一定被表征于语法中的语用效果,因其为语言系统与制约交际中推理过程的一般语用原则的相互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1.
"言志"说是我国先秦儒家诗论的核心范畴。自其诞生以来,学者过多地关注其理性内涵。而作为中国传统诗论的重要范畴之"情志"说,学术界对它关注不够。其实,从"言志"说的演进与变异的视角来分析其在我国传统诗论史上有一个变迁过程,人们是能够领略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12.
兴义的缠夹与敞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兴义的"缠夹"自朱自清先生提出以来,众多学者试图解开这种"缠夹",结果是越解越缠夹,从而形成了所谓"兴义缠夹问题"。而实际上,兴义的缠夹具有不可解性,缠夹是兴的基本特性,正是兴的缠夹向我们敞开了兴的真实面目。兴是诗的本体或依据,是诗的基本方式。兴内在地决定着诗的创作和表达,决定着中国诗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是中国近现代诗歌改革的先驱,其变古求新的理论与"新派诗"创作鲜明的反映了诗歌变革的要求,由此推动诗界革命也促成了诗论的成熟,对诗界革命来说黄遵宪的诗论就是先导的理论旗帜。  相似文献   

14.
正负语用迁移与外语语用效应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点论述了正负语用迁移, 并对中国学生在外语交际中的负面语用迁移行为和语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负面语用迁移基于文化因素, 并不一定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反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利于平衡双方的交际地位和交际心理。  相似文献   

15.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阳修《诗本义》阐释实践为依据,详细分析欧阳修《诗》学重要范畴之一“诗本义”的丰富内涵,指出其主要有二个意义层次:“诗意”与“诗义”。扼要地阐明欧阳修《诗经》阐释学的宗旨与特点及“诗本义”二层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宋代《诗经》阐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儒所倡之"理",是指万事万物背后的一切平常之"理",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最高范畴,所指范围要比汉儒之"理"广。宋人注重思辨的考索,既以《诗经》上的观点来证其道,又以其道来论《诗》,在《诗》与天道之间再加上一个"理",由此,宋儒的解《诗》也就别有一番天地,实际上是逐渐将《诗》理学化了。  相似文献   

17.
赋、比、兴 ,诗言志与诗教是中国古典诗学史鼎足而三的诗学概念。氏族会盟活动不仅是赋比兴的母体 ,也直接孕育了诗言志与诗教两大诗学观念 ,并由此导致了这三种诗学观念的发生学关联  相似文献   

18.
"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在宋代文学批评与理论视野中,首次得到大量运用与集中阐说,表现为在诗评中开始广泛出现;在诗论中得到阐说和提升;在词评中也得以引入.这标示出了"趣"作为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成型.  相似文献   

19.
皎然《诗式》与中国诗学之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唐诗歌是中国诗歌由唐音入宋调的关键。皎然《诗式》的诸多理论和范畴所揭示的意义昭示着唐诗从创作构思方式到批评观念的转型,并深刻地影响着后世诗学的发展变化,可视为中国诗学转型的理论界标。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歇后语的语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从其功能性视角出发,甄选若干交际歇后语例,运用维氏多维分析法对其进行语言顺应及其语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汉语歇后语的语用现象及其效果同样可在维氏神奇的语用功能视角下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佐证了维氏“将语用学看作是一种功能性综观,由此顾及语言及其使用的方方面面”的语用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