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关于把昆明建成中国西部绿色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同志提出 :要把昆明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城市”。这是省委领导高瞻远瞩 ,立足省情 ,放眼世界和未来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指示。我们认为 ,把昆明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城市 ,既有必要性 ,也有可行性。通过不懈的努力 ,一定能够把春城昆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绿色生态城市 ,也是全国最美好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云南省民政厅批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会于2008年12月7日在昆明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一致推举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牛绍尧、副主任吴光范为研究会顾问,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宣为会长,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杨士吉、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戴陆园为名誉会长。《云南生态经济年鉴》总编许太琴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1):I0004-I0004
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于2008年12月7日在昆明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会议一致推举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牛绍尧、副主任吴光范为研究会顾问,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宣为会长,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杨士吉、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戴陆园为名誉会长,云南生态经济年鉴总编辑许太琴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4.
1949年12月9日,时任云南省主席卢汉在全国解放的形势下,顺应历史潮流,宣布云南和平起义 。可蒋介石命令驻滇国民党中央军进攻昆明,昆明人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了昆明保卫战。本文探讨了昆明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永刚  朱奇琼 《学术探索》2012,(11):145-148
城市的文学创作是城市精神文化的见证,又可构成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昆明,文人云集,他们想象、抒写、塑造着昆明,使昆明形成独特的审美形象:既有爱国的阳刚之气,又有彩云之南的温柔风貌。昆明的文学记忆在当代文化研究中正被识读出来,它为昆明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资源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芦坚强 《学术探索》2015,(2):136-14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昆明在文学书写中主要呈现为三种形象:抗战时期的故乡、新时期的栖息地和新世纪的传奇之城。它们的逻辑结构呈现为"昆明是什么""昆明在怎样"和"昆明将要成为什么"。抗战时期的故乡指向抗战时期的昆明,是对昆明历史的思考与怀旧;新时期的栖息地指向现在的昆明,是对昆明正在经历的变化之反映,新世纪的传奇之城是由昆明历史出发的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这三种形象相关的是怀旧、日常生活和传记式三种书写方式,它们都是对昆明认同的一种话语塑造或表意实践。  相似文献   

7.
昆明族是新石器时代就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原居甘青高原的南迁氐羌系民族,汉晋时期较为强大.由于各种原因,昆明族在迁居洱海地区后又不断东迁,与滇国发生了极为密切之关系.从考古学文化的视角,结合有关史料,可以看出,其时昆明族与滇国的关系主要是以战争为主的一种政治关系,在战争的过程中,客观上促进了昆明族与滇国各族的交往,增进了民族间的沟通和了解、融合与发展;同时为昆明族的发展和壮大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钟茂初 《河北学刊》2023,(2):120-129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相关文件,将通过“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约束性目标,对全球各主体经济发展中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一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中应遵循:不可超越生态系统承载力和最低安全标准、重要生态功能区永久禁止开发、生态破坏有效修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防范生态风险、生态友好型生产消费等准则;各关联主体之间则应遵循:分担共同而有区别责任、防范“公有地悲剧”和负外部性等公平准则,并在现实发展中探索落实这些准则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日本侵华导致的民族危机是昆明报刊民族史研究高涨的根本原因。当时昆明报刊就"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理论问题发起了一场影响范围广、参与人数多的大讨论,对当时昆明报刊民族史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强西南边疆各民族历史沿革的研究以及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是当时昆明报刊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不仅推动了西南地区民族史及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还对中华民族抗战大业的胜利完成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0.
周琴  赵勇 《学术探索》2012,(9):102-104
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和挑战。地处西南的昆明,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大格局中,也逐渐走出了一条新路径,取得了历史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影院建设、院线经济、票房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昆明电影业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昆明电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告别经典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模式,选择新现代化发展战略,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和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率先发展、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侯作前  潘爱叶 《齐鲁学刊》2004,42(1):147-15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树立全球发展观、竞争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和平衡与不平衡相结合之发展观。为适应小康社会的新发展观,税法必须做相应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13.
浅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 ;要求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 ,共同发展。同时 ,也给会计界提出如何建立环境会计理论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新课题。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 ,是人类今后发展的首选。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会计学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多年来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现在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有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关系来分析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通过快速聚类方法对河北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类别及等级进行处理,在理论上对区域社会经济方面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肖媛 《阴山学刊》2008,21(5):75-80
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但是,又好又快发展将面临许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难题。基于发展伦理的视野,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建议。只有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通过对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模式、空间结构与政府主导政策之间的互动性分析,把握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功能、结构、价值和演化特征,发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律范式”。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的社会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非常注重发展 ,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敏锐地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内涵 ,认为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现实过程 ,体现了现代化的人本属性 ,从而把社会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唯物史观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其本质在于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客体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辩证的、系统的发展观,发展是前提和手段,可持续是保证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对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科学发展观内在地包含有政治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政治发展的支撑点;人的全面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19.
谢浩 《理论界》2014,(10):31-35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绝大多数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非均衡发展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便成为必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前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极化效应,后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扩散效应。鉴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差距,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