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约2.1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是关系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城市用工量急剧减少,这使得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外,鉴于当前我国农民就业又表现出了新特征,并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现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和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一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郴州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就,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使其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这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措施。本文分析了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对策,以促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郴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特点、转移就业现状及其引发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入手,阐释了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优势及机遇,提出了以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失业率增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应采取积极对策措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安泸灞生态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调查,分析新区建设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的具体对策,以期为西安以及其他城市新区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安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阐述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及其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孙宁 《决策与信息》2011,(3):108-108
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必须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山东省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山东省这样一个人口大省来说,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山东省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莉山东省城市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一直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点关注,本文以大庆农村为例,分析大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与影响因子,积极探讨针对大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从而通过大庆农村这一个案实现对全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映射,以此展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策略转变和百姓收入分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加快实现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总量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以湖北省为例,估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还具有明显的时间和产业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寿光市蔬菜产业的特色优势,探讨了特色农业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开发模式,即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土特色资源的开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河北农村形成并累积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2009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2944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700万人左右,剩余率约为24%。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教育程度低、分布不均衡,面临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要突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才能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其对社会和谐和稳定造成的压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阻碍其转移的因素,提出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阳光工程的实施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在当前农村实行土地自由流转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了新的特点,阳光工程建设需根据目前形势的变化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是加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必须又好又块地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笔者根据各方资料,总结了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及速度上的不断提高和加强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用转移培训的系统性、程序性、动态性和研究性促成我省转移培训新态势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我省有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这一群体逐渐脱离农业、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对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问题的思考,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效应,并且对加快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是一个关系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也是区域生产力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我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民增收难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