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漫画艺术的重要审美品格“含蓄”做了界定与论述。作者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提出要悉心观察、广泛积累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对夸张、比喻、反常等创造含蓄美的几种艺术手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含蓄美与朦胧美是艺术美中两种十分相似而又有所区别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提高欣赏艺术美和创作艺术美的水平是非常有益的。一含蓄者,谓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也。含蓄美可说是艺术美的极致。中国古代美学家对此有过许多...  相似文献   

3.
凌淑华的小说创作和同时代许多作家一样 ,是完全建立在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契合点上 ,由于其出身、生活经历、素养以及审美等多种因素 ,形成了她观察社会人生 ,尤其是高门巨族中女性的生活、情绪、命运等的特殊视觉和独特的审美感受 ,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温婉与愁怨 ,含蓄与隽永 ,清丽与淡雅的艺术境界 ,构筑了一个哀婉凄美的闺门世界。  相似文献   

4.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自《诗经》始,追求委婉含蓄的抒情,或借助典故抒情,或借助物象抒情,以求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体悟中得出的审美情感归结。含蓄一语,古代诗论者在诗歌鉴赏中从不同视阈多有论及,梁启超等人在现代语境下对古典诗歌含蓄美作出重新阐发,认为含蓄是古典诗歌传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本文从诗心美学角度认为,含蓄美是诗人对诗歌的领略、体悟,以达到对生存本体的一种生命体悟。  相似文献   

6.
诗要含蓄,这在诗歌艺术中几乎成了金科玉律。但是,人们对诗歌艺术中含蓄特点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司空图在《诗品》中把含蓄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把含蓄视为诗歌多种风格中的一种。含蓄在诗歌艺术中果真仅仅是一种风格么?我以为这样看待含蓄是不恰当的。还有人认为:如果在诗中一味含蓄,就不可能创造多样化的风格意境;含蓄只能创造优美即只具有阴柔之美的诗,而不能创造壮美即具有阳刚之美的诗。这种认识就更是不正确了。我认为,含蓄不应列为诗歌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含蓄关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能感受到和领悟到的艺术品包含的深层意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强调含蓄美,部分当代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显得张扬和外露而缺少含蓄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则保留了东方艺术中的含蓄关。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视传统审美习惯,重视含蓄美。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含蓄美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能感受到和领悟到的艺术品包含的深层意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强调含蓄美,部分当代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显得张扬和外露而缺少含蓄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则保留了东方艺术中的含蓄美。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视传统审美习惯,重视含蓄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服饰的含蓄美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中。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如西方服饰那般地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罗马、古希腊一样用一块布或披挂,或缠裹于身上,它取其中———半适体,一种包藏人体,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态。  相似文献   

10.
广告创意应当避免过于直露的宣传说教而适当注重语言的含蓄美。含蓄既能使广告简洁生动,意蕴丰厚,又能激发受众积极参与广告的再创造活动,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藏、曲、化。  相似文献   

11.
言语交际的含蓄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蓄是一种蕴藉曲折的语言风格。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言语交际,由于受到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等方方面面的制约,不便直接表情达意,运用迂回曲折的含蓄语言表达语意,以适应特殊的交际需要,实现圆满交际。文章多角度地研究了言语交际的含蓄手法,探索了言语交际的含蓄艺术。  相似文献   

12.
试论鲁迅杂文的含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用曲折的表达方式显现的含蓄美便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专取独具杂文含蓄美个性的“象征”、“曲笔”两种方法进行探讨,从中揭示鲁迅杂文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极为出类拔萃的诗人。毛主席具有极为深厚的古典诗词艺术修养,而于词这一形式尤然。其审美表趣继承了我国进步健康的审美传统,而又有新的发展,在含蓄美这一点上又显得特别突出。我国古代美学十分强调含蓄。所谓含蓄,是指从作品的表意角度来看,并不和盘托出,而是含意深远,隐然可见,妙在不依靠外在的披露,而靠对内在的体味。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沈祥龙所谓“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论词随笔》)者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传统意义上"韵律"概念推演为一个美学范畴,具体讨论,则从艺术客体和欣赏主体两方面来进行.本文的基本看法是:作为美学范畴的"韵律美",从艺术客体角度说,由"韵"(气韵、韵味、韵致、神韵)和"律"(节奏、律动、律变)两部分组成,是"韵"和"律"两力辩证的统一。具体地说,"律"是"韵"的基础,依托,前由律生,律中显韵,韵虚而律实.由于艺术总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如此则韵律虚而形象实。又由于不同艺术样式的形象塑造有其特殊性,如此则不同艺术样式表现韵律美的艺术手法也不尽相同。至于欣赏主体之所以能感受到韵律美,那是因为欣赏主体自身充满着生命力的韵律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好多人都爱读诗,这是因为诗除了具有其自身特有的艺术形式外,含蓄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含蓄也是一种美。含蓄,具有含而不露、耐人回味的妙用,它和幽默一样,也是一种文化的高品位。在这方面,不少发达国家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在英国,不少公共汽车的金属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是不会不买票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含蓄。你想,谁又愿意为省那几个小钱而被人指责为道德低下者呢?他们这种宣传比起国内一些公共汽车上的“无票乘车者,罚款十倍”来,恐怕效果要好得多了。据说在意大利北部某风景区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美学史上,苏格拉底美学转向了人、主体和意识问 题。他对美学的贡献首先表现在对美的普遍定义的探求上。他的人本主义美学观也体现在他 的艺术意识上。  相似文献   

17.
一所谓含蓄,是指人物的感情深藏不露,作者不从正面去说明,而通过委婉曲折的手法去表现,使“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让读者自己去玩味思索。人们在交往时,有时不宜把自己的观点直接说出来,而需要把它隐藏在一颦一笑或默默无言之中。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8.
世人所见北宋著名词人晏殊(991—1054)的《珠玉词》,莫如四库全书本为最全。它是以明末编辑的毛晋汲古阁本宋六十家词为底本,共收入一百三十七首。我们今日研究晏殊词,即以此为据。虽然其中夹杂有数首他人之作品可存疑,但是可信基本上是为晏殊的作品。世人常谓“痛苦出诗人”,但是富贵也可出诗人,晏殊便是一位富贵的诗人。晏殊一生显达,生活顺适,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晏元献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正由于他生活安定,提笔作词,才能够有时间有心情细心构思,精密推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艺术本来就是一对双胞胎。两者的鸿沟需要填平,两者的共同美需要发现。比例美即是其中之一。黄金分割法则是一种最佳的比例美,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备受推崇,而且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其表现出来的美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20.
人体造像在大足石刻艺术中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有着极富时代特色的个性表达.大足石刻人物造像所呈现出来的审美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主线却是人体美的含蓄表达,具有哲学和宗教文化的色彩,是一种诗意化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