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技术创新与顾客满意度之间是不断持续的协同进化过程.文章通过建立动力方程,严格证明了无论企业采取什么策略,顾客都不可能达到最大满意度.然而,正是由于不能达到顾客最大满意度,促使技术创新与顾客满意度之间持续不断地协同进化,这正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根本动力.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满意度的动态性以及与技术创新进化的协同性,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及其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8-11
meme概念来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道金斯把meme看做是文化进化的基本单元。meme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赞同,在他们的努力下,20世纪末逐步形成了用meme解释文化进化的新领域。meme理论把文化进化看做是文化复制因子--meme遗传、变异和选择的结果。但是meme存在的合法性及其进化的机制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meme理论还面临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现有的科学证据并不能确定meme的存在,同样也不能确定meme储存和传递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对社会文化进化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像基因那样继承,像病毒那样传播.Tarde认为"社会即是模仿".建立在人类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文化,尽管经历不同的社会、历史和与不同的民族相处,都有一些像基因那样的一脉相承现象.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为社会文化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模因对言语交际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协同进化的社会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平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2):10-14
在新世纪,要使协同进化的生态伦理学原则长入社会生活,需要建构新时代的社会生态学。社会生态是社会存在的状态。社会存在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形态,迄今已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在工业社会阶段,人们没有处理好经济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以及环境子系统的关系。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环境子系统和生物圈大系统对经济子系统的深层作用。这是当代生态问题的根源之一,也是传统现代化只是半现代化的原由。要摆脱或改变这种忽视生态的社会生态结构,有必要实现三方面的观念扩展———扩展社会共同体的观念,扩展健康的概念,扩展国家安全的概念;解决两方面的难题———消灭贫穷和保存荒野;铺设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社会生态轨道。 相似文献
5.
6.
模因论下的文化进化与杂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和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117-120
以模因论为基础,以婚纱的流行为例,从跨文化的视角探讨模因是文化进化的重要单位和模因对婚纱文化进化的影响,指出跨文化交际中要重视模因对文化的影响,采取"文化自觉"的态度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为丰富人类文化宝库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组织作为协同治理多元化主体中的重要一员,在协同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为何在社会组织协同政府治理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双方协同尚处于低水平现状,现有研究缺乏解释力.本文运用进化博弈论理论,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判定影响双方协同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协同成本与协同额外收益的分配直接影响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策略的选择.因此,要推进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关系的深入,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协同中的主导作用、不断降低协同所产生的成本并优化协同额外收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8.
企业结合生态型企业建设的要求,可建立以集体智慧为动力,以生态效率为目标,由生态战略、生态动作和生态文化构成的"三位一体"生态型企业协同进化管理框架模型。企业生态观、企业资源能力和企业动作能力在集体智慧作用下共同构成了生态型企业内部协同进化管理的三要素。基于集体智慧的生态型企业外部协同进化管理涉及外部环境、合作者、利益相关者、以及竞争者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苏慧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9):7-9
本文以集体智慧为动力,以生态效率为目标,分析了由生态战略、生态动作和生态文化构成的三位一体生态型图书馆协同进化管理框架模型。图书馆生态观、图书馆资源能力和图书馆运作能力在集体智慧作用下共同构成了生态型图书馆内部协同进化管理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10.
徐火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文化是与人类生物性智慧结构相适应的社会性智慧结构。文化进化,既是生物智慧结构的更新,也是社会群体智慧结构的更新;既是生物智慧向社会群体智慧的外化发展过程,也是社会群体智慧向生物智慧的内化发展过程。文化进化的宏观阶段.与人类生物智慧结构进化的层次相对应。文化进步的最基本因素,不是物质生产力的进步,而是由群体智慧结构进步所决定的知识生产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付开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16,52
加强新时期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事关执政基础的巩固,事关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经济社会的稳定。深入群众路线研究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时代性课题。本文以黄石市为个案,以期为创新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3,(6):65-69
文章以“社会共生”为视阈,结合对白岩傈僳族村的实地考察,以其社会空间中的语言文字、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等文化的多元互补为切入点,通过对白岩傈僳族在建构多元文化共生空间的历程中所总结出来的既“坚守”又“融通”的生存智慧分析,认为:白岩傈僳族建构的共生空间具有双重性,原因为“自觉”与“攀附”的文化碰撞,“文化自觉”造成“差异”,“文化攀附”促使文化得以“地方性”的重构,其演进的结果是将白岩僳僳族的生存空间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下的“共生格局”之中。 相似文献
13.
张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49-51
本文主要从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作为形成手段性质的文化的迫力——经济组织、法律制度和广义的教育——与巴文化之间的相互需要的考证与分析,阐明作为三峡文化的源头与内核的巴文化在至少800年之久的历史时空中得以演生与绵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是大学教育的方向性教育,旨在培养会做事、会做人、会合作、积极参加活动、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有用 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嬗变,高校德育的目标将不断得到提升。进入21世纪,高校德育应从培养现代意识入 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活动意识、共生意识和健全人格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材。 相似文献
15.
周正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24-28
县域文化由植根于县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等多种要素构成。县域公益性文化构成主要包括科教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与运营、对公民的义务宣传和教育活动等;县域经营性文化主要有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印广告、文体培训等;县域兼容性文化介于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之间,主要有文化传媒产品的生产与经营、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文艺创作和演出等。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移植生态学的方法 ,分析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涵义和结构 ,论述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 ,指出只有协调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 ,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 ,文化生态系统才能稳定地朝文明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7.
组织文化研究的演进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7-160
近年来出现了对组织文化研究反思的倾向。笔者通过对组织心理学历史的回顾,提出组织文化的研究是组织心理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并预测组织文化研究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提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之相契合,以形成稳定的教育体制。不同类型高校对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有差异。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通过总结以往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经验,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天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4):170-172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国内流行的饮茶习俗就已经传入日本。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历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终于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变迁,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建筑、园艺、美术、宗教、思想、文学、烹饪等诸文化风格的以饮茶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技能。 相似文献
20.
传承与传承人论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刘锡诚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5):24-3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化是靠传承而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对非物遗产所下的定义强调的是“世代相传”和在社区、群体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并有“持续的认同感”,与我国学界传统上理解的民俗(民间文化)强调其作者和传承者的身份有所差异。传承大致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