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圣芳 《科学咨询》2009,(10):90-90
高中的学习生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在紧张的弦律中渡过的,高考备考更是一项极具竞争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它既是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全面测试,也是对老师素质的综合检验:它既离不开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也离不开老师的苦心耕耘.如何搞好高考地理复习并取得预期成效,笔者浅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离不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网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应不容忽视,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去培养它,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道路上的一根助力棒。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要创设物理情景、激发情感、巧妙设疑。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做呢,我提出几点建议:一、创设物理情景。制造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任何学科的教学要创设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理论较强的、也比较抽象的物理科来说,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备课时要下大量的工夫,因为老师是一个创设者,这节课的好与坏这跟老师实施的教学方法、步骤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尽量的放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中感悟物理知识的神圣和魅力。…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自主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它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那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自主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它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那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汪建德 《科学咨询》2009,(12):37-38
如何才能真正的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呢?实践证明,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情感激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 <学记>认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茸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皋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前提.那么,如何增进师生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体会是:(1)合作诱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是合作中的首席.学生不会学习,我们老师来教;学生不愿意学习,我们老师来引导."引导",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7.
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多少,而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发现知识以外数学学科本质特点敏锐观察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表达能力获得锻炼和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体验成功和享受自信。我还认为学习中发现问题比起解决问题,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更具有价值。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是老师的教学中很大的一笔财富,教师如果忽略了它,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也能完成教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摸索,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在于教师给学生营造的课堂的开放程度,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他仍然需要老师的培养和帮助,仍然离不开课堂.当然这个课堂肯定不是一个传统的课堂,而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要写好作文,同样离不开老师对其作文兴趣的培养.初中课文<散步>的作者、著名作家莫怀戚老师在谈写作素养时也特别强调了兴趣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他说"写作需要热爱,热爱是最大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作文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体会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中的化学教学改革,着重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而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学生做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老师做好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教育。它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研究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贯彻这种学习方式,我认为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做好四个转变:1.变“被动”为“主动”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强调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以老师传授和灌输思想和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的被动位置,即所谓“…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何列明 《科学咨询》2009,(10):69-70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笔记是永恒的备忘录,可以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记笔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它不仪在平时的学习中,而且在复习阶段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做笔记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技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而言,将终身受益。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应该自己动手动脑去应用实践课题知识,课后解题就成了学生巩固知识和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高中生学习物理,就离不开解题。而解题习惯,将很大程度决定解题效果。学生在解题活动之前,经过老师同等的教学指导,但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一样。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学生在做题之前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活动习惯。为全面了解学生的解题习惯,我们从“学生解题的动机”、“学生在解题活动之前的准备习惯”等对860名不同层次的高中生物理解题活动前的习惯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光伟 《科学咨询》2007,(16):33-33
平时与同行们常谈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颇有几分感触。一般地讲,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很注重自己的“教”,对学生的“学”,特别是学生“学习习惯”容易忽视。没有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的老师教得很好,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成绩很一般,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对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没有严格的要求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内在动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忍受各种挫折,从而走向成功。物理教学中我通过巧妙设计,精心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发现探究的欲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创造性的评价方式,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习兴趣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开放式的、一种主动性的、基于信息的、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建立在网络之上的学习。网络学习既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网络本身的过程。它还是利用和开发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所以,网络学习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离不开网络上的一切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地理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中,作为班主任,要面临的应是怎样发动学生参与,怎样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选择指导老师等。以下是我作为班主任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几点体会。一、学生聘请指导老师。寻找指导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关系到一个课题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没有现成的教科书,老师也没有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经验。在课题的假设、验证过程中发现,每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心里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只有学习者本身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愉快接受教育,才是教学的最佳途径。物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