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师范院校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特殊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对山西省师四所师范类院校大学生体育意识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较高、体育情感积极,但体育意志力较薄弱,造成认识与实践相脱节。当前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取向反映了从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的变革。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较大的亲和力,这是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有利因素。但缺少活动场地器材、无时间及学生自身缺乏运动技能是制约学生良好体育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在八个维度的得分上都比较高,说明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普遍良好。2.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受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普遍比女生要强。3.体育锻炼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锻炼者的锻炼行为,而其锻炼行为又影响了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5所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不固定者居多;大多数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价值;62.4%的女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体育态度;47.8%和45.9%的女大学生是以上体育课和自发的方式参与体育锻炼;多数女大学生选择羽毛球、健羡操和乒乓球作为主要体育锻炼项目;大多选择不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薄弱,消费水平低;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和学习压力大以及缺乏氛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健康状况进行的广泛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客乐观.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体育锻炼常识淡漠,缺乏健康的行为习惯等等.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大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注重提高大学生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与50年代大学生体育意识作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规律,及形成机制受自身因素,教育观念,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引导、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正确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育锻炼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但多数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进入大学后不能对自己的体育锻炼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以江苏省S高校为例,基于体育社会学的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指出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学校、环境氛围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探讨了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 ,结合多年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 ,发现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积极性较差 ,它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尤其是其成才的质量 ,提出普通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积极性的培养 ,以适应高校及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饶、南昌、九江、10所高等院校2000名(男生1405人,女生595人)大学生进行全民健身意识、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消费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喜欢的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体育能力、行为、体育投入及效果、体育锻炼环境等方面存在着问题.本文就如何使大学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尽快接轨,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生中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倡导和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引导大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针对当前高校在学生中开展"三走"活动中存在着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沉迷网络、学校业余体育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硬件设施条件薄弱和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等问题,应探索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群体性体育锻炼的长效机制,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女生人数已超过半数,其体质状况持续下降令人担忧,因而大学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校教学实验研究大学女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条件和效果,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余暇用于上网的时间大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合理的引导和一定强制的监督能够有效使学生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体育社团中学生伙伴关系有助于维持学生锻炼的习惯;学生习惯养成后进行自觉锻炼,能在一定时间上维持自身体质处于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华北地区12所“211工程”高校与29所普通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构建并实施了青少年体质健康综合干预方案。结果表明:1.现行大学课程内容存在课程内容设置较为丰富,覆盖面较宽,但有些内容未能很好的体现体育课程目标;过度关注大学生兴趣爱好,致使课程内容游离于锻炼效果;过分强调课程内容的娱乐性。2.青少年体质健康综合干预方案实施效果显著,加深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体育兴趣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反映了方案的不足自处与未来努力方向,为高校体育改革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选修课教学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开设体育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自我审美意识、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合肥市8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及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合肥市高校素选课程中开设体育欣赏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体育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相关结论:体育欣赏课对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有很大帮助,可以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望,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农业方面的理论和实用技能,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实施的,旨在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农林院校与大学生村官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点。在分析了农林院校开展大学生"准村官"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人才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锻炼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为重点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运动性伤病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应加强科学锻炼和自我医务监督的思考,以期达到指导大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有效增强体质,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高校390名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和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肥胖大学生体育态度基本处于低水平,极少甚至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提出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应区别对待超重和肥胖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其体育态度的认知成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课外体育锻炼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并且对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入手,找出促进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培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预防、减少和避免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运动损伤,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效益.通过问卷调查、病历分析,研究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急性运动损伤、专项损伤和损伤分类的特点,分析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损伤的原因,提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长沙市普通高校女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大学女生基本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参与意识不强且动机多元化;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偏低,且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偏好健身健美的运动;其体育消费主要是用在购买实物性的体育用品;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但缺少一起运动的伙伴和学习压力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