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众传媒主要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参与抗灾救灾。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完成灾难新闻报道,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从事灾难新闻报道应当具有与救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建构,具有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才能既客观、公正、真实和全面向公众告知真实的灾情,又强化应对灾难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在求得防灾减灾实效的过程中提升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及其子孙后代利益,敦促全社会提升环境意识刻不容缓.公众环境意识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环境报道是大众传媒的责任所在.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平衡、推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环境新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环境报道尚待改进,并应重点关注几类报道题材,时刻关注环境生态的安危变化,切实体现出环境"瞭望哨"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3.
甬温动车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微博的传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挑战:新闻价值、把关人、新闻真实性、议程设置。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与新媒体的互补和双赢:以深度报道凸显新闻价值;监控网络舆情,提升把关能力;关注公众的需求,加强融合报道,提高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新闻在传播与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大众传播的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过多地报道负面新闻,一些媒体一味追求"看点"和"卖点"而不顾及或较少考虑其社会影响,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乃至杜撰、编造新闻,等等.鉴于此,必须加强和改进社会新闻报道,充分发挥社会新闻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统的差异带来中西方新闻价值取向及报道观念的差异。本文以灾难新闻报道为例,从传播者角色定位、新闻主体选择、报道方式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考察中西方新闻报道观念的差异,并对形成这一差异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和超越才能带来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才能带来新闻报道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具有超级传媒帝国之称的美国,新闻传播影响力犹如它有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一样,引人注目。在当代新闻资讯传播全球化时代,关注并深入分析美国新闻报道的存在与发展形态,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某种借鉴启示。中美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新闻生态各自存在着其独特性与合理性,而这两种社会形态衍生出的新闻体制、法规、营运模式等也有各自存在的合理性、差异性及社会规律性等。所以,对中美新闻报道作评论时宜持辩证的观点;另一方面,中美新闻报道在新闻采写的程序等方面存在着某种可交融性,尤其是美国新闻报道文本话语运用显示出一定的个性,在词性、语境、语用等方面具有多元特点,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新闻信息传达的贴切、务实、传神。诚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中美新闻报道的话语特征及其运用也是如此。美国新闻报道在动词与“子概念”的活用、“潜对话”及“信息空洞”的填补、追求有效信息表达方面,的确有许多值得借鉴、参考之处,有助于目前国内某些传媒报道摆脱存在已久的官话、套话、模式化等弊端,追求新闻话语的创新表达,不仅可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向诉求,同时又能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媒体的公信力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理论”作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逐渐代替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出现了严重的失实报道,为争夺所谓的收视率、点击率而夸大事实报道,导致媒体伦理失范。尤其是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存在失态报道谣言信息“满天飞”、新闻标题瞬间“两重天”、媒体道德缺失促使大众冷漠等道德缺失现象。为重构媒体伦理,强化媒体形象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传递真实并且符合媒体伦理的信息;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加强媒体自律;完善新闻立法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臧国仁的新闻框架理论,通过对比2014—2017年中国科技新闻报道与2015—2017年“换头术”新闻报道的文本结构与生产方式,分析两种新闻框架在传播效果方面的差异,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角度,提出增加中国科技新闻可读性的可行性方案,以期使科技新闻报道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加快科技新闻报道的生产与传播由“传统科普”阶段[1]向 “有反思的科学传播”阶段[2]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成都电视台对民生新闻模式的运用,在众多新闻报道中保持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民生新闻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在灾难报道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代表了灾难报道中的一种"民众话语",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的精确报道在我国新闻界已出现多年,但很少有学者对二者的结合形式和效果进行理论阐释。本文从数字化新闻、公众心理及行为调查、舆论反馈和互动、灾难事件的精确报道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灾难新闻引进精确报道方式有利于报道的真实、强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媒体明确报道方向和政府决策。同时,二者的结合方式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发生后,大批新闻从业人员快速赶赴灾情发生的第一现场,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手机等一系列媒体手段将灾情信息真实、客观、快捷地传达给全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各类媒体在应对突发性灾难时,发挥各自特长,充分整合资源,凸显了媒体联动的优势和特点,信息发布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和全面,媒体联动的程度之高,都是历史上少见的,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2.
灾荒史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偌大的国家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往往影响着王朝更替、历史兴衰的演变历程。由日人创办的《盛京时报》,因其所包含的新闻资料涉及面广博、新闻报道时效性较强等特点,成为研究近代东北地区灾荒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之一。基于此,应重视《盛京时报》在灾荒史研究中的新闻资料使用价值的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都选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作为分析的文本,却极少采用体育新闻、娱乐新闻、自然灾难新闻等来作为研究对象.文章选取灾难性新闻语篇为分析对象,以期对现有的批评性新闻语篇分析做个补充.文章旨在通过研究美国媒体对汶川地震事件的报道,来论证主观性同样存在于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语篇中,并揭示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犯罪新闻报道一向是媒体和受众普遍关注的新闻报道类别.它更因与社会稳定、个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危、法制建设的密切关联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从春秋时期大臣谋反的罪行记录为发端,沿革历史的推延,中国犯罪新闻报道在报道范围和报道深度上不断地在拓展与加深,逐渐地呈现出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犯罪新闻报道的发展态势更趋迅猛,其形式上日益多样且完善,并呈现出了许多新时期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篇好的英语报刊财经报道,其数字的运用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罗列或堆积,而是多种处理方法并举的灵活运用,如比较法、扩大法、缩小法、比喻法、解释法、悬念法等。在英语报刊财经报道中,如果能够恰当地灵活使用各种数字处理方法,那么就可以更为鲜明地说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并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准确性、客观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6.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是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试图利用这一工具对鲜有问津的貌似客观公正的"中性"自然灾害类报道进行分析,揭示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新闻语篇中。以期读者提高批评阅读意识,增强在阅读国外强势媒体新闻时的判断力,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17.
隐性采访是非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收集或披露新闻素材的方式,它能真实地采访到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将社会丑陋现象曝光,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因而受到各新闻媒体的普遍青睐。但同时,隐性采访是否合法,作为舆论监督手段是否值得提倡的疑问也在学界存在。隐性采访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对隐性采访可以有条件地合法化,即隐性采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道德的约束下采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呈常态化的趋势,从对出镜记者的内涵认识入手,结合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特点,详细论述了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出镜记者如何发挥好"我在现场"的优势,从不同角度把握好突发新闻事件的现场,确保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传播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具有非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因而其危害比显性失实更大.目前,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有以下几种形态:过度阐释新闻事件、娱乐化、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叙述、新闻事件背景模糊化,新闻事件信息源不可靠.隐性失实和显性失实同样违背了准确性、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