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先秦至明清时期,环北部湾沿岸的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繁荣的阶段。根据考古学材料和文献的记载,环北部湾沿岸的文化既有本地的特色,又与中原文化,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外来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北部湾沿岸的合浦、徐闻等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点。环北部湾沿岸的农业文化、商业文化、陶瓷文化、青铜文化、珍珠文化、佛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与当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北部湾沿岸的北海、钦州、防城、合浦、东兴等地相继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对外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北部湾沿岸作为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和中国与东南亚毗连的枢纽地带,其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动作用。因此,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环北部湾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放弃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高效农止的基础上,发展知识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统一岭南以后,环北部湾沿岸就和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发生了贸易往来,形成了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汉以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更往西延伸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环北部湾沿岸,成为中国古代最早开展远洋贸易的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的同时,环北部湾沿岸与国内的中原和西南地区也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由于国际国内贸易的繁荣,环北部湾沿岸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和汉王朝在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北部湾沿岸的对外贸易,也使中华…  相似文献   

4.
环北部湾沿岸出产的珍珠 ,质优物美 ,曾被作为贵重的装饰品和贡品使用 ,也用于商业贸易、医药和旅游等方面 ,是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土特产品。在沿海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应十分重视环北部湾沿岸珍珠文化资源的保护 ,以使南珠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北海市为中央定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防城港市和钦州市的对外开放、中央关于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方针的确定以及海南建省、广东西南部地区的发展,祖国环北部湾沿岸这片过去默默无闻的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出现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势,己为世人所瞩目。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原来早在古代,以合浦港为中心,就是我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有过它的辉煌。研究环北部湾沿岸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规律,无疑是广西地方史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近读《广西民族研究》连续发表的广西师范大学青年…  相似文献   

6.
环北部湾沿岸有着悠久的采捞珍珠的历史,其历史上珍珠的采捞方法多种多样,围绕珍珠的采捞活动,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珍珠采捞的次数、规模和产量也逐渐增加,采捞的海域不断扩大,给环北部湾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环北部湾沿岸珍珠采捞的历史,警示人们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尊重自然规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环北部湾沿岸珍珠养殖历史悠久,至少在南北朝起就生产了"蚌佛".到近现代,珍珠养殖落后于日本.新中国成立后,环北部湾沿岸的珍珠养殖业成为中国海水珍珠养殖业的龙头,急起直追日本的珍珠养殖业,在人工植核和养贝等方面的技术上都获得了成功.由于种种原因,珍珠养殖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珍珠生产未能形成规模,珍珠产量不及日本的零头数字.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北部湾沿岸的南珠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缩小了与日本国珍珠生产的差距,使中国与日本并列为珍珠大国,但环北部湾沿岸海水珍珠养殖生产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以促使古老的南珠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8.
壮族对于火的崇拜及其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钻木取火"的神话传说,"添灯节"、"火把节"、"跨灯梯"、"踩火筒"以及在丧葬、农耕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关火的种种禁忌,都充分体现了壮民族的火崇拜文化。壮族对火的自然崇拜,以对生殖和农耕的祈求为主要内客,以巫术为其实现手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而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更是把摩擦生火视为"人类历史的开端"。确实,火对于人类而言,其作…  相似文献   

9.
港澳台的禁忌习俗渗透于港澳华人和台湾汉民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婚育丧葬和岁时年节等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港澳台民间禁忌与现代化并存共处的事实说明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非完全对立 ,而是互动有时甚至是互补的。港澳台禁忌习俗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变异 ,既说明了传统的“中原文化”与“闽文化”、“岭南文化”的兼容与并蓄 ,同时又反映出中西合壁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妈祖文化作为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港澳台地区也很流行。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除了受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影响之外,还与港澳台多闽粤移民和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封赐褒扬及文人儒士的宣扬有关。港澳台的妈祖文化基本上是一种“移民”文化,它既具有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特点,同时又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其中主要表现在妈祖文化与当地政治、经济的互动方面。  相似文献   

11.
贵州南部及西南部是壮侗语民族聚居地之一。其地的壮、侗、布依等民族与 广西的壮族,都是来源于古代瓯骆越族。早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贵州与广西的石器 文化就有密切联系,属同一种文化类型,青铜文化亦表现出诸多的相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环北部湾经济圈具有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是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环北部湾经济圈内壮、瑶、京、黎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以及少数民族旅游品牌的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有着40多亿亩草原。在这些广袤的草原上经营畜牧业的主要是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裕固、塔吉克等民族的1000多万人口。直到20世纪的中后期,他们中的一部分仍在维持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壮族师公又称“三元教”或“梅山教”,是一种在原始“越巫”的基础上整合傩、道教、 佛教等外来宗教文化因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老民间宗教。近年来,壮族师公以其独特的内隐意蕴和 外显形式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是作者为了揭开师公渡戒仪式的神秘面纱而实地考察的真实记 录。  相似文献   

15.
盛夏时节,历史上被称为“阳古地,夷水名疆”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汇聚了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八方宾客。由国家民委和文化部共同组织的全国民族文化工作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余脉向江汉平...  相似文献   

16.
壮族对于土的崇拜及其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泥土造人”;考古资料中的陶祖、象征男根的石铲;民间习俗中的男女青年“打泥仗”、“春祭犁圈”、祭田公地母、立土地庙祭土地公以及“人牲祭田”等仪式,都是壮族土崇拜的反映,其目的是祈求农业丰产,人丁繁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壮族石崇拜文化形成的过程,指出壮族石崇拜文化是壮族文化特别是壮族自然崇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古老的传统文明,在现代化席卷全球的趋势下,其传统文化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冲击.以维吾尔族传统家庭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起居与礼仪文化和婚姻制相关的文化传统变迁为基点,应重点研究影响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是自古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的民族,壮语和泰语均称水田为"那"(na<'2>),壮族和泰族聚居的乡村有许多带"那""纳"(水田)字地名,构词和含义基本相同;有相近同的稻作农业生产及加工食品词汇并自成体系;有类似的稻作生产传统仪俗和信俗观念.特定的地名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为揭开民族来源和历史文化的谜团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