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产品比价复归的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价值,旧中国形成的剪刀差虽然在逐渐缩小,但一直存在;二是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粮、棉、油特别是粮食价格长期处于“谷底”。1979年,国家分别提高了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生猪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为25.7%,其中粮食收购价提高30.5%,油脂油料提高38.7%,棉花提高25%。这使以上两个农产品价格问题同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以后几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又进一步提高。与1978年相比,198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53.6%,其中粮食和棉花收购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2.
(一) 广东农村十年来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使全省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农村社会总产值来看,从1978年到1988年,十年增长3.2倍,年递增15.6%;从农业总产值看,十年增长97.7%,年递增7.1%。全国有人把十年改革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从1979年到1984年的前六年,认为这一段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各方面的生产蓬勃发展,从1985年到1988年的后四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段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出现了徘徊,改革的效果不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产大幅度增长,人民收入相应提高.1987年全省国民收入预计365亿元(不变价),人均729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68和2.97倍.反映在市场上,商品购销增幅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1987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65.27亿元,比1978年增长3.45倍年递增13.2%,高于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1.9%的速度.居民消费额269.64亿元,人均48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794元,农村居民人均399元,比1978年提高130.3%和210.7%.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农产品收购所投放的货币形成的购买力,有相应的农产品作为物资保证,需求与供给总是相等的。因此,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没有影响。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从1979年以来调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情况看。由于粮、油等购销价格倒挂,国家收购粮、油所投放的货币不能从粮、油销售中全部回笼。购销价格不倒挂的  相似文献   

5.
<正> 1984年后,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四年徘徊不前,1988年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减少2·3%、4·3%和15·9%,比1984年下降的幅度更大。农产品短缺的信号频频传来,终于使国人猛醒过来,我国农业已陷入了严峻的困境,前途令人担忧。但是,农业问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国人却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主要症结是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过程中矛盾尖锐化的结果,①有的说是因为农产品价格没有理顺;或者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农业经营规模过小;②还有的认为是农业生产条件的人为破坏,③等等。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环顾一下世界,进行国际比较,便不难发现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投入太少,农业失去了基础地位。我国农业陷入今天的境地,是掠夺性经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价格改革经历了以调为主和以放为主两个阶段。从理论上说,这种改革思路和做法是符合逻辑的,因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价格体制应该向自由市场价格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但是,改革的实践远比理论上的设想要复杂,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以及主要由此而引起的物价大幅度上涨,困扰着改革的进程。1978—1987年,国民收入增长2倍多,而同期货币发行量增长了近7倍,全国零售物价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累计上涨45.7%和56.2%。1979~1984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6.9%,除1980年6%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1.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1997年我国的粮、棉、油、糖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0.66倍、1.1倍、3.1倍、2.9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远超过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另外,随着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城乡居民对基本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也随之下降.上述两方面的变化决定了我国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也由供给总量短缺的数量问题,变为供给品种和质量不适应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优质化的结构问题.近两年我国农产品出现销售不畅,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增产而农民增收不多问题,正是农产品供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后农业结构调整滞后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9.07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311.7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9%,预计1992年可达335亿元,增长11%左右,比前26年(1953—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快4.9个百分点。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34.08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252.4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2%,1992年预计可达291亿元,增长11.3%左右,比前29年(1950—197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快3.2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年均增加额1978年  相似文献   

10.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农业蓬勃发展,到现在,中国已彻底告别了农产品供给绝对短缺时代,到1997年底,农村中贫困人口已下降到5000万人以下,贫困发生率降到4.75%。目前,我国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仅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在人均占有量上已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出口创汇取得了很大成绩。1989年出口额5.84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1.34倍,年均递增8.07%。1990年比上年又有较大增长,出口额达7.29亿美元,增幅达24%。但同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差距呈拉大趋势。1989年比1978年增长幅度低于全国的3.5倍,年均递增也低于全国14.6%的水平。到1989年,广西人均创汇额只为全国的  相似文献   

12.
天津无缝钢管厂是一个全民所有制中型专业化企业,现有职工2,065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1979年到1984年,该厂利润前三年翻了三番,后三年又以每年平均递增57.88%的速度大幅度增长。1984年实现利润2,500万元,是1978年的二十倍,当年上交国家的利税等于从建厂到1978年二十年上交国家利税的总和。1985年1到8月份,该厂实现利润已达3,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9%。六年多来,企业的巨大变化是怎样取得的呢?  相似文献   

13.
怎样看待农产品价格补贴,在面临的价格改革中要不要一并解决价格补贴问题,是摆在经济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不能全面否定农产品价格补贴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按被补贴的对象划分为对生产者的补贴、对经营商业的补贴和对消费者的补贴三种。例如,超购加价、利润返还属于对生产者的补贴;商业经营粮、油、肉、禽、蛋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属于对商业经营者的补贴;前些年提高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直相当惊人,其速度和规模都十分可观。国际旅游业发展迅速,国内旅游业也出现了好势头。1985年全国旅游入境者总人数比1983年增长8.86倍,平均每年递增38.7%,其中外国人138万人,比1978年增长5倍,平均每年递增29.2%。1985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2.5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10.6%。198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4亿人次,回笼货币80亿元。但是在喜人的数据后面却隐藏着危机。以1982年为例,我国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为菲律的8.8倍,而旅游收入却只有菲律宾的2倍。1982年我国接待国际旅游人数比1981年增长32%,外汇旅游收入增长了7.69%,而法国在1978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同样比上一年增长2%,但其旅游收入却增长了33%。同时最新的数据表明,1986年我国接待国际旅游人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大以后,高安县委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中加强党的建设,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党内凝聚力和党在群众中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较快发展。198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比1978年增长196%,平均每年递噌11.6%;财政收入39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36%,比1978年增长342.6%,平均每年递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579元,比上年增长12.6%,比1978年增加484元,平均每年递增19.89%;推广科技成果12项,培训科技骨干5万余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通过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组合和综合作用形成的农产品产出的实际能力,它综合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总水平和总规模。建国以来,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稳定提高,这主要反映在农业总产值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粮、棉、油、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增长速度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农业  相似文献   

17.
1989年以来,我国农业形势出现了转机,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全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收购却又重蹈1984年的覆辙,重新出现了“卖难”的局面,很多地方收购压级压价、停收、拒收、限收、给农民“打白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应该说,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农产品并不存在供给超过需求的“绝对过剩”,农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所以出现了大范围、多品种的农产品卖难和积压,关键在于流通体制的改革滞后于生产。今后十年,要实现继续保证粮棉油的稳定增长,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农产品流通中的一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18.
1984年以前和1985年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先后分别进行了“内调”(调整了计划内的煤炭、焦炭、矿石、生铁、钢材、木材、建材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外放”(放开了煤炭、钢材、木材等主要生产资料的计划外部分的价格)两种形式的改革,使生产资料价格的积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疏散。与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我们以加工工业品价格上升11%的代价,把采掘工业品价格提高了50%,原材料工业品价格上升35%。在这期间,还几次调整了农副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波动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建国40年来我国的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不仅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而且这种波动还具有高频振荡的特点。第一,1949—1987年间,农业总产值波动9次,平均约4年波动一次,粮食产量波动10次;第二,1952—1987年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波动幅度为10.2%,比美国农业平均波动幅度高出一倍,而峰值与谷值的落差很大。农业总产值波峰值为17.8%(1950年),波谷值为—13.6%(1959年),波幅为31.4%;粮食产量波峰值为16.7%(1950年),波谷值为—15.6%(1960年),波幅为32.3%。 一个产业部门的波动,如果影响的仅仅是自身的发展,那么它的重要性是有限的,然而,农业波动所产生的效应远远不囿于自身的范围而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40年来我国农业的每一次波动都导致了或大或小的恐慌和政策调整,正是农业波动力度的强力扩张,形成了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1978年至1983年,广西乡镇企业总收入年平均递增6.6%,低于全国发展速度。而且差距还在拉大,在全国排队名次逐年后移,1978年排第17位,1979年第18位,1980年第20位,1981、1982、1983年均为第21位。1983年,广西乡镇企业总收入仅相当于江苏、山东和浙江的6.5%、10.9%和13.3%。据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局统计,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缺西藏),1984年1—6月,除广西总收入比1983年同期减少外,其它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大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