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推行拼音壮文出现的两次高潮和现状,剖析了推行拼音壮文步履艰难的原因,提出了拼音壮文的出路在于摒弃纯拼音壮文的做法,实行汉壮混用,并分析了汉壮混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推行使用壮文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提高壮族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的重大措施。本文论述了新世纪壮文推行使用工作的新思路 ,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试论拼音壮文推行困难的基本原因──以广西武鸣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论拼音壮文推行困难的基本原因──以广西武鸣县为例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所)1957年(壮文方案)正式公布推行到现在,已经38年了。38年来推行拼音壮文工作几经曲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从当前的情况看,推行的难度越来越大。过去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4月27日,广西日报公布了国家民委批准的壮文方案(修订案),并发表了题为“壮族人民的一件大事——祝壮文方案(修订案)公布推行”的社论。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坚决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一千二百多万壮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这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又一次体现。壮文是在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根据广大壮族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而创制的一种民族文字。壮文方案(草  相似文献   

5.
<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成为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但由于<嘹歌>的翻译整理版本有很多错误,最主要的是拼音壮文和翻译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嘹歌>的学术价值的发挥和艺术魅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略述壮文和汉文壮族原生历史档案,揭示其研究与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有一千三百多万,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但由于历史原因,壮族没有全民通用的统一的民族文字。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自1957年国务院批准壮文方案后,壮文在全壮区(主要是广西)普遍推行使用,受到广大壮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后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没  相似文献   

8.
书讯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出版由张声震主编,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共同编纂的8卷本5 0 0多万字的《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一书,日前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壮学丛书》研究资料部分的重点项目。全书汇集了壮族民间布麽用古壮字手抄并代代传承的2 9种布洛陀麽教经典,用影印的方法完整地保留了手抄本经文的原貌,同时用拼音壮文、国际音标、汉文直译的方法解读古壮字抄写的经文。全面记载了布洛陀开辟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排忧解难的丰功伟绩,展示了壮族先民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而创造…  相似文献   

9.
论推广新方块壮文的必要性韦星朗(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编者按:文字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关系重大。壮族是一个有1500多万人口的较大的民族,她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但是壮族用什么样的文字才能更符合壮语方言土语差别较大的特点?才能...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推行使用壮文,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壮族地区推行和使用壮文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壮语文推行使用工作保障机制,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加大壮语文人才培养力度,拓宽壮语文应用领域,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等工作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靖西的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开发现状靖西是典型的壮族大县,壮族人口占99.4%,所占比例为全国第一位,壮族绝对人口在全区各县市中排在邕宁县之后,列第二位。靖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一直是壮族高度聚居的地方,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靖西独具特色的壮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耕作方式、民居、服饰、刺绣、戏曲、山歌、医药等文化资源。靖西具有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naz文化。naz是壮文,意为“水田”,naz文化即具有壮民族特色的稻作文化。靖西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村落多沿山脚自下而上,呈“品”字形梯状排列。干栏式房群落的布局,反映了壮族地区同一…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民族报(壮文版)》自今年7月起以周二刊公开发行,它是一份用壮族文字编辑出版的刊物。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各地推行壮文的经验,宣传科普知识、脱贫致富典型、民族团结佳话、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上的民族知识人民币上的文字有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人民币票面的人像是:1角票面人像:高山族、满族2角票面人像:布依族、朝鲜族5角票面人像:苗族、壮族1元票面人像:侗族、瑶族2元票面人像:彝族、维吾尔族5元票面人像:回族、藏族10元...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学上说,对做生意的“圩市”和商业活动上的“买”、“卖”等名词,壮语都有自己的民族语称,如南部方言谓圩市为非(fei~4)、买为取(si:4)、卖为开(hai~4),北部方言叫作伟(wei~4)、初(Caw~4)、该(Ka:i)。不难看出,壮语的这些语音与汉语的读音是不同的。表明壮语的这些语音并非袭自汉语,壮族地区的商业活动,自古以来就有,壮族应是一个善事买卖、经商的民族,壮族并非是象一些史书所说的是个“不知商贾”的民族。历史上壮族地区“多妇人为市”就证明了这一点。但不容讳言,历史上壮族人经营商业  相似文献   

15.
左江流域壮族山歌种类繁多,曲调鲜明,内容、形式丰富,韵律铿锵悦耳,属于"歌海之乡"里的南路山歌。壮族山歌的曲调实质是该地区人们语言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写照,南部壮语方言腔调、语音的高低和语势的缓急轻重,造就了山歌曲调韵律的自然基础。从音乐和文学结合角度进行整合分析,是对左江流域壮族山歌的曲调韵律进行诠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闲话壮文     
我们壮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多通晓汉语,使用汉文,这是吸收先进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可喜的。但在目前,许多壮族地区(主要是广西),尤其是山区壮族,由于交通不便,又长期聚居,仍然不能普及汉语。这样,符合我们民族的壮文就在介绍外界事物、传播信息等方面起着汉文起不到的作用。在南宋时,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自己的“土俗字”,它是利用汉字的形声、意和上下边旁构成的方块字。如“田”字,壮语叫“那”,“土俗字”写成“(?)”字。这种“土俗字”一直用来写经文、契约和作为民间记帐用。广西柳州地区就收集到用“土俗  相似文献   

17.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5,489,630人。壮族分在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区,为天下少有的奇景。壮族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百越”民族,族称来源于部分壮族的自称,这些自称如“布壮”、“布土”、“布侬”等。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1300多年前,壮族曾出现“土俗字”。著名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老先民的伟大创造。在广西北流出土的云雷纹大铜鼓,号称“鼓中之王”。壮族有著名的创世长诗《布洛陀》、英雄史诗《莫──大王》等。壮族的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共1000种以上。古代壮族先民曾把凿齿当成是成丁礼(成人礼),还曾有文身的习俗。至今壮民崇尚蓝黑色,并将之用于服装的镶边和居室栏杆上,实际上是文身的延续存在。今天的壮族,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提高,教育与文化也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相似文献   

18.
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信仰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安故地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民间信仰巫、麽、道并存,以道为尊;法事仪式大都是巫、麽、道各种神职人员共同参与,通力合作;而镇安故地壮族民众对巫、麽、道信仰的虔诚和根深蒂固,是巫、麽、道民间信仰延续不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族居民三个组群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3个分别位于桂北、桂中及桂南地区的与其他民族比较隔离的壮族居民组群的活体调查结果。并讨论了他们之间的及其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至今仍生活在封闭地区的壮族群体其民族体征仍是鲜明的。分布于城镇的壮族群体与同一地区的汉族群体在体征上已非常接近。与壮语分化为若干方言相似,壮族各组群间在体征上也出现一定的差异。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地理隔离屏障的作用日渐消失,不同人群的基因得以更为频繁地交流。作为这一变化的结果之一是各人群之一是备人群之间混血程度越来越严重,体质特征越来越接近。从这一意义上说,及时收集现今各民族的体质资料,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国人体质数据库,也是一件抢救性工作。由于自秦汉以来历朝均鼓励壮汉之间互相通婚,使得壮汉之间混血的程度可能较为突出。不过,一般相信,在广西不同地区壮汉混血程度仍有轻重不同之别,在比较封闭的地区壮汉混血程度可能就比较轻。居住于城镇、交通发达地区的壮族居民体征已有调查研究报告(张振标、张建军,1983),但交通相对闭塞、壮汉混血相对较轻的地区的壮族居民体征尚未见报告。壮族是一个人口较多,分布地域较广的少数民族。对不同状况,特别是对混血程度较轻的壮族居民进行人类学研究很有必要。在广西  相似文献   

20.
壮族文人的形成及其近代思想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族文人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它对壮族的进步和觉醒、崛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代壮族文人从为官到为学,从科举到新学,从入仕到入俗不断演变,成为壮族民族、民主变革的先声。近代壮族文人的民族性、家族性和平民性,是壮族文人的鲜明个性,它与其他民族的文人相比,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成为壮族不断发展进步和走向近代化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