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在追寻现代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但是,当前中国文学界对现代性的理解却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观点.文学现代性是文学为实现现代化所追寻的现代属性,从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通俗现代性三个维度展开.文学现代性的三个维度对晚清文学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政治现代性是围绕现代性的两大根基(主体性与理性)的展开而获得的政治旨趣,是理性在政治领域得以实现的结果.通过对政治现代性的主体性维度、现代制度维度以及现代价值三个维度的分析得出,回归人的主体性、构建科学的现代制度,倡导多元现代价值理念,使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 ,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现代性包含着相互关联的多重维度 ,在最广义的尺度上可划分为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 ,具体表现为 :个体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的现代性 ,以及表现为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 ,等等。现代性不可避免地包含内在的冲突和风险性后果 ,但是 ,人类历史迄今为止的演进状况和发展趋势尚未展示出现代性完全终结的迹象 ,现代性依旧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主要支撑力和前行的动力。从中国语境反思现代性批判理论 ,必须摆脱对现代性进行“取”与“舍”的表面化价值判断的误区 ,正视全球化的“现代性”本质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对话维度与独白维度--对布伯现代性理论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伯引进一种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支撑的现代性理论,区分现代性的"我-它"关系维度与"我-你"关系维度、现代性的行动层级与观念层级、现代性的对话维度与独白维度.以此反观西方现代性的问题在于第一,"我-它"关系维度的过度发展,遮蔽了"我-你"对话关系的维度;第二,现代性的独白维度占据上风,遮蔽了现代性的对话维度的可能性发展;第三,人们只在观念层级上讨论现代性,忽视了现代性的行动层级.  相似文献   

5.
6.
文学实践的政治维度理应是一个常识话题,但在当下学界却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论者往往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形下无视甚或拒斥这一基本命题,而隐含于背后的则是不同意识形态倾向以及由此生发的不同理论阐释之间的较量。事实上,文学实践的政治维度,既是作为人学的文学之实然存在,也是作为人学的文学之应然诉求。文学实践的政治维度作为一种事实存在,肇源于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作为一种应然存在,其建基于人之实践的生成性和价值诉求。而开启和链接人的文学实践与政治实践关系的则是人的审美想象,文学以其肯认或批判、再现或表现、确证或扬弃的独特对象化活动,表征和建构着与政治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漆思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32-37
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有着不同的理论维度:现代主义是修正现代性的肯定性维度,后现代主义是解构现代性的否定性维度,马克思主义则是扬弃现代性的辩证批判维度。马克思主义批判分析了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制度困境,实现了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极对立思维的超越。今天我们反思现代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批判维度就不能缺席,以此在立足批判现代性所形成的张力基础上辩证地推进现代性的范式革新。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J·Habermas1929-)是当代德国最著名的几个哲学家之一,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将,与他的前辈相比,由于他大量地吸纳了最新的哲学方法论成果(如现象学、解释学、语言哲学等),从而使他的思想显得更为宏大和深入,因而在一个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上展示了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力度。关于他的理论体系,他的名著《交往与进化》的英译者T·M·Carthy指出:“或许可将它描绘成一个由三个层次或三个子方案组成的研究方案:(1)最基础的层次由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所构成,哈贝马斯称之为普遍的语用学;(2)次高层次以基础层次为元本…  相似文献   

9.
尽管按照历史影响的不同,存在着英雄(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普通个体)的区分,但“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①换言之,人类的历史进程始终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的活动所构成,因此历史的主体总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个体作为社会的存在,总是与他人处于同一社会空间,形成共在的关系,于是历史之域的个体与群体之辨就进一步展开为主体间的关系。李大别把“众意总积”、“自由的认可”等论题引入个体与群体之辨,在批判英雄史观,对英雄与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合理定位之后…  相似文献   

10.
11.
12.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具有独立的哲学维度?这并非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澄清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维度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反哲学”的立场摒弃了以往哲学所具有的“从原则出发”、“包罗万象”、“作为科学的科学”的性质,仅仅赋予哲学以“世界观”的意义,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新世界观,它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在“世界观”的意义上,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要防止向旧哲学的回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的标志与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王国维的《论哲学家和美术家之天职》两篇上个世纪初的文章标志了中国古代文论实现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 ,因此可提出并论证中国文论的现代化转型的四个维度 ,即文学观念的转变 ,文体观念的转变 ,批判观念的勃兴 ,文论话语的转变。这些变化说到底是价值和意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7,(7)
"劳动"一词是马克思文本中的重要范畴,交叉于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等领域之中。马克思对劳动这一种客观的社会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有不同的表述,与其从早期的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转变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立足于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来理解劳动,充分肯定劳动的现实性,强调劳动发展的历史性,关注劳动者的利益诉求,将劳动活动蕴含的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予以融合,开启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解释视角。坚持双重解释维度下的马克思劳动观,有利于回应和走出现代性困境。  相似文献   

15.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07,(3):110-117
主流心理学表现出经验主义、个体主义和普适主义的方法论特征。这些特征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困境,表现在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引发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与社会文化的脱节。释义学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经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方法论,其质化的研究方法更适合心理现象的探讨。同时,释义学对理解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强调对于克服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和普适主义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多种层面的意义,其内在的诸多意义,本身就相互抵触和冲突.现代性的冲突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讨论现代性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冲突和文化-技术领域中的冲突.前者的冲突表现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意识形态的纷争;后种冲突表现为审美现代性和技术现代性的对抗,以及哲学领域中的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攻击.  相似文献   

17.
梅琼林 《东南学术》2006,(4):149-154
由于传播学在学科体制和理论体系上的不完善,使得中国传播学的创新成为一个巨大而艰巨的理论问题。文化维度和现代性视野是解决这一问题必不可少的两个参照物。本文阐释了从文化的维度对中国传播学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认为在现代性的视野中考察传播学的创新问题,正好与从文化维度出发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互补性视角。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是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批判和资产阶级现代形而上学批判的双重维度上展开对现代性批判的,然而,卢卡奇是在作为资产阶级现代形而上学之完成形式的黑格尔哲学框架内展开对资产阶级现代形而上学批判的,即在形而上学范围内解决形而上学所造成的理论困境,从而使其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9.
现代还是古典——论新保守主义对现代性政治伦理的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认为,现代性政治伦理的危机就是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危机,它们导致政治的技术化、价值的虚无化和人的平庸化,而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就是重回以政治共同体和精英统治为基础的古典政治伦理.新保守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具有深刻的意义,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需要人们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需要引入现代性批判理论,并经过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洗礼才得以可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尤其是马克思对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所做的双重批判。在理论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要反对资本话语霸权、坚持对现代形而上学的继续清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启西方现代性之蒙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