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房预售是"万恶之源" 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盛行10余年的期房销售制度遭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齐声抨击.这场抨击潮源于2004年8月1 5日央行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近几个月来,要求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呼声一浪高一浪,在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挤压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大背景下,分析期房预售制度的弊端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8月15日,央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对外公布《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该建议一经提出,就如一枚重磅炸弹在房地产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房地产开发商的集体性恐慌。随后,作为地产商的监管者中国建设部对此立即作出反应:召集若干房地产开发商“论证”一番之后,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于8月24日正式表态,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理由是:“从十多年的实践看,这一制度与我国国情是适应的,目前不能取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导致房价上涨。但是,从开发商获得预售许可证商品房到开发商完成初始登记并获得房产证书的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预购者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重新转移所购买的预售商品房。但是,我国的法律没有关于转售预售商品房的统一立法规定。所以,在转售预售商品房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统一的法律调整和纠纷解决机制,必然会对市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法律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阐述了转售预售商品房的行为以及预售商品房转让行为的有效性。从目前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法律监督情况出发,对商品房预售的法律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刘子莉 《安家》2006,(6):118-121
政府之所以出台招拍挂政策,目的是为了土地交易市场的公开与透明化.但是,招拍挂的政策出台后却又出现了太多的新问题,比如说"地荒"论.有人说,当前,"地荒"已经成了几乎每个地产大腕们心中最大的隐忧. 不过,在"地荒"论高调进行的同时,机警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找到了另一条出路;明智的房地产开发商似乎也早已发现,其实这条路早就存在. 据相关媒体报道:京城有不少开发商的二级市场拿地计划在悄然进行中:潘石屹已经在CBD拿了一块二级土地;某香港房地产投资公司就正运作在长安街沿线拿地,该公司负责人称,长安街沿线尚待开发的土地其实还有一些.但在未真正拿到土地前,他们不愿透露交易的具体细节,包括土地规模、供应商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现行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央行认为,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予以取消,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建议如果实行,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对开发商意味着重新洗牌,对银行业意味着舒缓金融风险积淀,对买房人则意味着缩短贷款压力、减少非市场风险;对宏观经济而言,可能意味着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回落,楼市供求关系产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法言 《老年人》2008,(2):50-50
问:我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一份房屋预售合同,后来才得知,开发商尚未取得该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请问:我与其签订的房屋预售合同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7.
纵观世界各国的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商品房预售都普遍存在。而国内则对实行多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和港台地区在房屋预售中所呈现出来的预售规模、政策、管理制度和管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在以增量房交易为主体的市场背景下应该继续实行商品房预售制度,并在融资功能、预售许可条件、预售资金支付和使用等方面对现行预售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纵观世界各国的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商品房预售都普遍存在。而国内则对实行多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和港台地区在房屋预售中所呈现出来的预售规模、政策、管理制度和管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在以增量房交易为主体的市场背景下应该继续实行商品房预售制度,并在融资功能、预售许可条件、预售资金支付和使用等方面对现行预售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下也得到了发展,并且一直都深受政府重视、人民的关注.中国政府实施的一些关于住宅、土地制度的改革,大大促进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为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与运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房地产开发与房地产市场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活跃促进了房地产开发市场.作为一个房地产的开发商、经营者、投资者、购买者都必须做到了解房地产市场,认识到房地产市场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掌握关于房地产的最新信息,实际的观察、分析和掌握社会的供需形式都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房地产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不降价联盟",沈阳有72家房地产商联合起来公开对消费者说,"我们在一年之内不降价".在房价的下降已是大势所趋的今天,沈阳这72家房地产企业居然组建这样一个联盟,这种赤裸裸竭力维护其行业暴利的姿态,无疑是对群众、政府和法律的公然挑衅.它不仅无助于解除当前房企的凼境,反而加剧了房地产商和社会大众间的对峙和矛盾,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邱强 《科学发展》2012,(4):69-76
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房地产市场受到较大影响。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本国房地产市场。如通过制定非常严格和规范的审批、建造程序防止房地产市场的爆炒;通过控制开发商取得购房款的速度,影响开发商开发周期,以控制房地产市场风险;实施宽松的移民政策,保障在经济萧条时房地产市场外来需求的补充;制定优惠的贷款政策,促进房地产发展;倡导国民制定合理的购房计划等。根据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借鉴澳大利亚房地产调控经验,努力促使我国房地产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2.
邹毅 《安家》2008,(7):90-93
目前,各路港资对内地市场已经摆出了与内地开发商的争夺态势.虽然,港资在内地也不是"战无不胜",但其雄厚的实力、专业的运作和国际化的视野以及独到的判断的确使其在各路开发商中脱颖而出,尤其是新世界中国、恒基和和记黄埔等一些港资大鳄,在内地房地产战场上更是屡出奇兵.  相似文献   

13.
日前,是否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制度给国内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它存在哪些弊端?是否应该取消?又如何控制购房风险,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日益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把中国的房地产业推向市场,房地产市场蓬勃兴起并持续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住房的商品化使得住房类型也翻陈出新,形式多样,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由于土地严控、银行信贷紧缩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和进一步落实,导致土地日益成为紧缺资源.楼市竞争出现"拐点",大盘时代粗放型土地开发模式走向尾声,开发商手头地块的变小,使得做"小众"市场越来越成为可能.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逐渐由批量生产式的大众开发转向锁定特定人群的分众开发.  相似文献   

15.
郁鸿元 《科学发展》2013,(11):108-112
我国房地产调控经历了“支持→谨慎→抑制→再支持→再抑制”的5个阶段,这几轮调控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未建立起着眼于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的机制,并且由于政策反复而影响市场预期,致使房地产市场难以长期稳定的发展。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国家层面深化改革,必须从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分配制度、金融制度、财税制度、房地产项目资本金制度、商品房预售制度、土地储备制度入手实施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刘翔宇 《安家》2005,(4):56-57
房贷新政 伴随着2004年房地产业界的许多大事的发生以及岁尾甚嚣尘上的泡沫论,房地产成为全民关注的一个"危险的行业",仿佛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作为中国经济基石的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被今年两会的议事日程广泛关注.面对着明显过热的中国楼市,央行果断采取调高住房贷款利率的措施,即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这被外界称为对付楼市过热的"狠招",显示了金融领域对房地产调控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2004中国(四川)第二届房地产形势报告会上,几位经济学家均对房地产整体性过热、存在泡沫的说法予以否定。与会一些专家和房地产业内人士均表示,我国房价继续上涨不可避免。可以说,这是从央行加息以来,第一次有组织地否定房地产存在泡沫和公开鼓吹我国房价将会继续上涨的论调。笔者对一直鼓吹房价上涨不可避免论者进行了分析。大概有这样一些人:一是房屋中介组织和人员。一次,笔者路过某个房屋中介所,看到里面人头攒动,顺便进去看热闹。一个经纪人正在滔滔不绝地宣扬房价将会继续上涨,现在不买房,将来就买不起。买房是最好的保值增值,比钱存银行好几百倍,使听者中没房的马上就想买,有房的, 还想再买一套。二是房地产开发商。这类人员的关于房价上涨不可避免论已经屡屡见诸于报端。三是一些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极力鼓吹房价上涨不可避免论,或许出于对市场情况的真实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否认,存在替某个阶层代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央行终于找到了中国地产市场的病根 央行研究报告中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什么会引起房地产市场如此紧张与哗然?为什么会让房地产开发商处于一片恐惧之中?特别是,有人说这个建议一旦实施,则会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近几年来国内楼盘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大资金需求逐步攀升,房地产开发商们渐渐把目光聚焦在集金融、互联网为一体的房地产众筹。加之房地产投资群体开始走向年轻化、分散化,房地产众筹开始在中国开始"大热","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更在平安好房、万科、协信、碧桂园等房地产巨头的联合下建立起来。随着楼市开始逐渐增大的去库存化力度,其去行政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但在中国,房地产众筹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故而本文将就房地产众筹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我国相关制度完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今后房价还会继续稳步上升 房地产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与GDP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关联同步,但是它又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孩子",拉动经济、刺激消费有它,制造泡沫、搅乱经济也有它.但中国房地产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离泡沫还差得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