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活跃在中国画坛的油画家进行的写意油画创作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从"写"和"意"两方面结合目前油画家的创作与实践,分析了中国写意油画的独特审美内涵,揭示了中国写意油画强调意境的主观构建和极富想象力的艺术特质,并提出中国油画家在系统学习和研究西方油画技法的同时,把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趣、表现技法引入自身的油画创作,可以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油画。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表现为中西方民族、心理、价值观等不同。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深入,文化互动越来越频繁文化转型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很多西方人也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在两种文化的互动和转型中,人们开始理解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作为拥有“秀才”和“博士”两种大相异趣头衔的现代学人,蒋梦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现代文明均有较深的理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是蒋氏中西文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意欲通过对蒋氏中西文化观的梳理与分析,对蒋梦麟游刃于中西双重文化间的学养及文化辨析能力予以展示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使我们有更多机会与西方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一些误解也就在所难免。本文拟从教学的角度就西方文化中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方面与中国文化进行粗略比较 ,避免由于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引发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5.
出身于书香门第、又长期在教会和英法学校学习的湖南作家袁昌英,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生交汇着欧、亚文化的思潮。从其戏剧作品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再塑造中,我们可以探究出袁昌英是如何把中国与西方文化及文艺相融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现代话剧。  相似文献   

6.
出身于书香门第、又长期在教会和英法学校学习的湖南作家袁昌英,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生交汇着欧、亚文化的思潮.从其作品的剧情的构思及安排、戏剧的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可以探究出袁昌英是如何把中国与西方文化及文艺相融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现代话剧.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以马作喻体的隐喻,英汉“马”隐喻的偶合体现了中西文化的重合性;两种语言中“马”隐喻的失配现象,反映出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在地域文化、价值观念、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而英汉“马”隐喻的交融,则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中西文化随着相互借鉴与交流而日益趋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满建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67-69,73
方鸿渐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混血儿。中国传统文化在赋予他人性中正直、善良一面的同时,也窒息了他的个性的发展,造成了他的懦弱无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短暂游离并未使他获得真正的西方文化人格,反而使他丧失了原来的文化立场,他徘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人格产生了分裂,因而他无法突破精神的围城,摆脱人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对比是为了加深对两种文化的认识 ,促进交流 ,取长补短。以适当的立足点和方式进行对比才能更好地认识不同的文化。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中的长处和弱点 ,清醒地分析存在的文化现象 ,处理好交流、借鉴和保护、继承的关系 ,才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西方文化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的,是不断地跃进、不断地相互否定的,而中国文化则常以“不变应万变”。本文从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及分析方式等方面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优劣之处,从而使中国文化能取长补短,成为领导世界文化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1.
论民国时期的中学西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中学热”,促进了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传,不仅以儒家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经典、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诗文、中国古典戏曲被大量地翻译、介绍到西方,而且还出版了一大批西方汉学家研究、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艺术、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及有关资料集。从抗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学的西传不仅没有因战争的影响而中断,相反,由于有关方面的重视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但与以前西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一时期西传的主要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中国的文艺家们在战火中创作的抗战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是特异的,当别的女作家还在回味自己的时候,她已经冷静地为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意味的封建旧家庭唱出了一曲挽歌。成就她的深切的表现的正是她曾生存其中的没落的贵族世家。在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这种封建旧家庭的衰败及家庭中个体生命尊严的丧失,都表明了一个时代的沉落,一种文化的衰竭,从而也表明了这种封建家庭的分崩离析。  相似文献   

13.
论赛珍珠创作和论说中的辩证思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赛珍珠的创作和论说中充溢着高明的辩证思想,体现在她的认识论、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辩证认识,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辩证认识等方面。赛珍珠掌握并善于使用辩证法,是她获得高度创作和理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略论西关在广州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关是现广州市老城区荔湾区的俗称,地处广州市城区的西面,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珠江主航道,自古商贸十分发达,商家云集,盛极一时,一度成为旧广州商贸中心和中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成为"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桥梁,在广州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所孕育出来的个性鲜明的"西关文化"对中国近代文明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的两条不同发展之路,决定了中西科学的不同走向。这充分揭示了文化与科学的互动原理。当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必须以文化的发展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历经传承积累而凝聚出的共有的、成体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过程中,中华民族侧重矛盾的同一性,化生了悠久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西方民族偏向于矛盾的斗争性,演绎成为颇具个性的竞争文化精神。前者追求“天人合一”,讲究“中庸之道”,提倡“协和万邦”;后者主张认识改造自然,强调个性和个人的权益神圣不可侵犯,并力图征服世界。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差异是追求“仁义”境界与实现“功利”目标的差异。当代社会,应把两种文化精神辩证地统一起来:在和谐中讲究竞争,在竞争中追求和谐。这也许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佳机制。  相似文献   

17.
17至18世纪,基督教第一次大规模传入中国,由此导致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接触跟当下的跨文化交流与对话,跟当下学界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一脉相承。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当今跨文化对话的起点,当今的跨文化对话,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继续。明清间两种文化传统在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所面临的问题,在当今的文化交往中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说,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基于此,仔细审察、反思这段历史,对于今天的跨文化传播,对于比较文化研究,都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兰国家,其深厚的历史渊源造就了民族文化中的融合性和包容性,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为主的家庭伦理观念深刻影响着土耳其文化艺术的创作发展。梳理土耳其家庭伦理电影的发展历史,指出其创作特征:对建构和谐温暖家庭的呼吁、对传统父权观念的坚持和对西方个体本位观念的认同,并与同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家庭伦理电影进行异同性比较。  相似文献   

19.
历来学者对《伤逝》爱情悲剧进行文化上的探讨时,常将其归结为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对现代西方外来文化的单向度的扼杀,而没有看到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因子残杀的痕迹。这种解读事实上有对民族文化失之自信的嫌疑,同时也失之学者的理性、审慎和辩证,它的实质是立足于中西文化的对撞与冲突,而没有立足于中西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的角度来做深入拓展。而《伤逝》爱情悲剧是因为主人公们存在多层面的中西文化的彼此残杀,从理论上探讨中西合璧式的美满家庭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和具体的重审做一点抛砖引玉的先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浅谈英语学习中的几点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却不多,因而这妨碍了学生的英语的语言表达以及文化习俗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达不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水平。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比较两种不同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不同习俗等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巨大作用。应该说文化教学就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