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5,(3):23-23
为纪念攀枝花建市40周年,3月1日上午.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召开了“攀枝花市纪念建市四十周年理论座谈会”。全市各区县、各大企业宣传部长,市委党校、攀枝花学院以及各社科学会的理论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弘扬攀枝花精神.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2.
《四川社科界》2004,(4):28-28
中共中央3号文件下发之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2月10日,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召集攀枝花各级宣传部门、各社科研究单位、各大专院校、党校、社科学会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5,(1):60-60
2005年1月19日下午,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召开了攀枝花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颁奖大会。各区(县)委、各大企业党委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各大专院校、市委党校以及各区县党校、各社科学会、市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获奖作者代表18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邹吉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可兴、副市长张祖芸、市政协副主席庞向东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1)理论建设与现实生活迫切需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2)研究邓小平理论体系应首先在探讨和遵循邓小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在认识和把握邓小平始终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在找准和透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以切实做到理论研究中的“不抬高、不附加”、“不淹没、不贬低”、“不曲解,不篡改”,达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之目的。(3)根据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形成和扩展的历史轨迹及其丰富内涵、理论价值与实践效用等内容,按理论根源、理论原理、策略原理、方法原则、理论特色框架构建邓小平理论体系。(4)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从其理论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与发育的成熟性等视角看,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之特点,其理论体系亦具有完备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之特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兴起一个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加强理论学习。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全党同志首先是领导干部,务必站在面向世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更应该认真自觉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切实地为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十五大报告不仅对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准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和国际战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邓小平理论解答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性难题,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胜利走向21世纪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七一”讲话面对新时代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本文着重探讨了其中的三个理论创新点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不仅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深化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深化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中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创新。这个论断宏论首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深化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是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理论的突破,必将为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更加坚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若干原则□周安伯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既是深刻理解这一理论,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又是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那么,我们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究竟应该坚持哪些原...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展开的历史顺序和逻辑顺序,把邓小平理论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其他各理论的同一尺度上对待,是理解"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何哲 《学术研究》2002,(2):127-127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理论组、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深圳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于2002年1月21日至22日在深圳市召开,冷溶、石仲泉等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办及全国各主要邓小平理论研究机构从事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江主持开幕式,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庄礼祥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1.
回顾和反思二十年来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理论生活,拓宽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视野,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邓小平理论既具有科学的认识功能,也具有解放的旨趣、理想的力量和教化的功能。只有从人文科学的视野去理解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才能使它成为全民族的共同社会理想,成为我们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四川社科界》2004,(11):37-41
近年来,省纪检监察学会在省纪委、省监察厅的领导下,在省社科联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下,以繁荣发展纪检监察学及相关学科理论,服务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为目的,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中央纪委和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省监察厅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超越与发展,在理论形式上的直接体现,便是由实事求是的阐释到解放思想的标举。本文具体地考察了解放思想的提出过程,进而在姿态、方法与理论三个层面上来分析解放思想,从而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成形的时间,以及邓小平理论在哲学上的属性  相似文献   

14.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江泽民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理论作为旗帜的深刻内涵。党的理论,就是党的旗帜。旗帜正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正确,反之就会错误。因此,我们党十分珍惜理论,十分重视革命理论旗帜,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作为党的头等大事。面对这一头等大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必须竭尽全力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这是历史赋予理论宣传的时代任务。为不辱使命,理论宣传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自觉高举、努力宣传、勇敢捍卫这面伟大旗帜。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指邓小平同志投身中国革命以来的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论述,从狭义上讲,指邓小乎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狭义的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问题,理论界莫衷一是,而关于1975年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的见解更具有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五大”的最重要成就,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和旗帜意义。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江泽民同志在政治报告中,将社舍主义初级阶段的界说摆在突出位置加以阐发,喻意极其深远。它昭示我们今后一切理论与实践活动应该而且必须围绕这个基本国情展开,推有如此,方能真正领会和贯彻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的形成,既直接源于中国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更根本的还在于它是对中国共产党七十余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作的报告摘要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研究综述陆云彬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十四大向全党提出的战略任务。认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它的精神实质,无论对理论发展还是对建设实践都有重大的意义。最近全国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新...  相似文献   

19.
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评《邓小平理论在广东》吴奕新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编著《邓小平理论在广东》一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紧密联系广东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好书,也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系统研究和阐述邓小...  相似文献   

20.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实践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地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研究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深化了邓小平理论中贯通着的根本观点,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