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许振明 《社科纵横》2007,22(12):10-13
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佩芸 《社科纵横》2010,25(5):173-174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因为深刻地揭露了西方社会的"异化"现象而广受评论界关注。本文从表现主义入手,论述了"异化"现象,分析了《变形记》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我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全面异化,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  相似文献   

3.
彭传华  Zhu Yuan 《孔学堂》2022,(4):86-96+190-201
严复是中国近代语言哲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其《英文汉诂》是一部可与《马氏文通》相媲美的语言哲学名著,二著并驾齐驱,同被梁启超誉为“文典学”之椎轮。此外,其语言哲学思想在诸如《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政治讲义》等著作中都得到很好的呈现。要言之,严复在中国语言哲学史中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强调了语言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方面的意义(“人所以能为人者,在能言语”),其关于语言本质的观点几与西方语言学家赫德、洪堡特等人接近;其二,分析了中西语言的异同,并提出了“即异观其同”的语言学习方法;其三,阐述了其地理语言学视域下的文谱观,凸显了语言受具体的地理背景、社会条件和文化语境影响的观点,其文谱观是他对人类语言形式与人类思维形式、逻辑形式思考的集中反映;其四,关注到了语言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虽然承认中华语言形式影响了中国人对“自然之道”的追求,但秉承“国语者,精神之所寄”的观点,强调中国语言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末与本、器与道的关系,因而否定尊国语与爱国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最后,论证了界说之于中国语言哲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同一律和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为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中国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马尔库什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一书,试图对马克思理论作出人道主义解读.全书围绕“人的本质”概念展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一是以劳动为切入点,说明人是普遍的自然存在.二是通过对社会性和意识以及体现在其中的普遍性的探讨,说明人是社会的、有意识的存在.三是指出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以及人的本质只有在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中才能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5.
托运人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重要的一方 ,我国《海商法》关于托运人的规定历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对此提出了将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二条所规定的两类托运人分别规定为“合同托运人”和“实际托运人”的观点 ,并重点探讨了合同托运人的定义与识别 ,试提出了识别合同托运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内在地蕴含着人学维度,但又不能把它等同或归结为人本主义.长期以来,马克思哲学中人的维度之所以被遮蔽,是因为传统教科书所奉行的哲学解释框架的固有缺陷.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才能对人的问题求得合理的解答.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述中,分别从实践和社会关系两种视角对人的本质做了规定.这是两个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视角,如果说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或一级本质,那么由实践活动所形成和派生的社会关系就是人的二级本质或次生本质.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即历史地发展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二是指作为历史运动最高目的的、符合人的自由本性的活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或“自由王国”.它们都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人类学”概念,前者可称为“历史人类学”,后者可称为“哲学人类学”.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必须涵盖这两种意义的“人类学”概念,否则就难以避免“经济决定论”的指控.而按照“经济决定论”的解释,马克思哲学中人的维度将始终处于被遮蔽之中,不可能获得内在肯定和确认.  相似文献   

7.
从实践的对象性关系来说,人的本质有四方面内容,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自由本质和个体本质。从唯物史观视角,马克思将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自由本质分别赋予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的意义,从人作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来看待人的个体本质。进一步得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逐步展开,其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其现实维度就是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略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 《学术交流》2002,17(3):9-11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分析 ,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预见的目标———人的现代化 ,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与环境模式改变了问题取向模式只看个人及其问题的理念,特别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注重挖掘和利用服务对象及其系统自身拥有的正向资源,促进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文以高女士的个案为例,详细论述了人与环境模式应用于社会(个案)工作的富有特色的工作过程和手法,并分析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侯衍社 《浙江学刊》2001,2(2):51-55
马克思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有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总趋势来说,两种尺度是一致的,但从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具体过程来说,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不一致性,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是两种尺度统一起来的基础;在社会实践中要兼顾两种尺度、两种发展.马克思两种尺度的思想给新世纪的人们指出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启示人们要处理好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避免人的片面化、机械化和退化,力争人的发展的全面化.  相似文献   

11.
肉身化的思与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建军 《唐都学刊》2000,16(4):20-23
本文认为,长期受封建主义和理性主义压抑贬损的人类肉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存在。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肉身化思维,把整个世界人化。于是,世界具有了人的形体结构,情感愿望,生命追求。这个人化的世界实际是人肉身的诗意创造物。而整个的诗意创造活动本身,一方面展示了人的自然活力,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诗意驾驭力。这是人的肉身生命的诗意再生产,也是人作为万物灵长的资格证明,更是人诗意生存的基本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2.
张玉霞 《学术交流》2004,42(9):24-27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巍 《学术交流》2003,4(5):103-106
人的本质是人通过技术自己构成的。技术存在着两面性 ,它把自由由潜能带向现实 ,自由只有依靠技术才可能表达出来 ,因为正是技术展开了人的可能性空间。但同时技术所展开的每一种可能性空间 ,都必然会失去更多的可能性 ,使丰富的可能性单一化。当代技术为着合用和效率所展开的工业世界 ,确实更多地表现了技术的后一方面。对整个人类而言 ,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力量的象征 ,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根深蒂固的二元性。  相似文献   

14.
浅论大学教育理念重构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琳 《学术交流》2005,(9):179-182
教育可概分为两大类:一是“大学”之学,作用于人性的完善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一是“小学”之学,作用于获取现实利益和促进社会的富有,二者有机贯通与整合,构成完整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思维中有重实用、技能、职业的导向,忽视了“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的本质。大学教育理念的重构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责无旁贷地落到校园文化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广 《学术交流》2005,19(8):14-17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三重内涵;从主体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个体发展和人的类整体发展;从历史维度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确证了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强调了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生成论的视角来看,自然、历史与人的存在是统一的,都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历史理性就其本质而言,既不是人的先天本质,也不是神的意志,更不是客观的自然必然性,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成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人的理性和社会理性。因此,历史理性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存在,只能是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程度不同,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不同,就会形成对历史理性的不同理解。历史理性内涵的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是一致的,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原始的丰富性到近代理性齐一再到现实的丰富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老子将“道法自然”的天道与“上德不德”的人道联系起来考察“圣人之德”的理想人格,认为“圣人之德”的显著特征是“上德不德”和“上德若谷”,并以“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圣人之德”的成长之道:私寡欲、守柔处弱和清静无为。  相似文献   

18.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5,21(5):125-127
在工业化时代,人性的不和谐首先表现为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追求的不和谐。工业化及现代科学技术使人内在的时间体验被压缩,人性更多地倾斜到外在感官欲望的满足和享受之中。人类物质消费欲望无止境地增长,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许多社会的不和谐。审美在人心灵最深处滋养和培育一种对别人生命、对万物生命的同情、怜惜和大爱,它能培养人的生态意识,使人以一种音乐的心境与他人及万物和谐相处。高科技时代,人性的不和谐还表现为理性过分压抑感性,使人成为思想的机器或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审美教育是造就心智和谐的一代新人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儒家用伦理的眼光看待自然 ,形成了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的自然观。在儒家看来 ,最高的美就是理想人格。道家以天地自然的和谐相生为一种“大美”的境界 ,导致道家自然山水审美中“以人合天”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20.
王刚 《学术交流》2007,(11):33-36
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以自然无为的思想逻辑主线为切入点,把人生的幸福看作是一个效法自然的过程。他们提倡重身贵生,顺应自然,对人的生命进行积极关怀;提倡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追求人的精神愉悦和自由;提倡不悦生恶死,超然面对死亡,让人不拘泥肉体的束缚而获得自由和快乐。对先秦道家幸福观从个体维度、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并合理扬弃,就可以凸显其现代价值:要重视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