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育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先后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173名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年龄和运动年限方面看,比赛准备焦虑差异明显,对方实力焦虑和失败焦虑因子与瘦因子存在显著相关;而不同年龄和运动年限的大学生,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差异明显,他们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与负面身体自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量表,通过对126名高师生焦虑情绪和人格特点的测试,结果发现:高师生状态焦虑情绪与正常人群状态焦虑差异不明显,状态焦虑男、女生均略低于正常人群,特质焦虑男生略高于正常人群,对可能影响其焦虑情绪的家庭、学校及个人因素作了调查,并对不同因素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同时还发现男女生状态和特质焦虑情绪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对男生高于女生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谈话;最后对文、理科学生焦虑情绪进行了对比,发现差异显著,其原因可归为与人格特点、专业学习和所学专业的满意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老年单纯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指标现况。方法选择在辽宁省人民医院2015年春季体检中检出的老年单纯VA患者55例,对他们进行了STAI问卷评估,并与53例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无VA同龄老人(对照组)相同问卷测试结果比较。结果老年单纯VA患者STAI问卷中的状态焦虑、非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及非特质焦虑条目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单纯VA患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及人格特质性焦虑变化,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求职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有关学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得到如下结果: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状态-特质焦虑(STAI)得分高于非毕业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毕业生群体中,高焦虑者占5.05%;总体显示情绪不愉快,但并未呈现出极度紧张不安状态.毕业生焦虑状态的成因在于求职过程中学历、专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少数高焦虑者,有关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担忧考试成败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考试前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适度的紧张,可以对人起到作用,产生良好的效果,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身心健康。以下测试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考试焦虑水平,以及急虑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战技战术发挥和比赛成绩,通过调查,目前散打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状态主要包括赛前焦虑情绪和赛前恐惧情绪。针对散打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状态,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口腔肿瘤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相关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口腔肿瘤患者22例,对照组为27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结果老年口腔肿瘤患者的状态焦虑因子、非状态焦虑因子、特质焦虑因子、非特质焦虑因子评分及STAI总分均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老年口腔肿瘤患者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试数据。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PACG患者59例,他们接受了STAI问卷评估,并与61例同期参加体检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PACG组STAI问卷状态焦虑、非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等维度评分及STA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PACG患者均存在着明确的焦虑情绪状态及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起,焦虑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运动员的唤醒和焦虑研究也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运动焦虑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而影响运动焦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期望和动机、认知水平、害怕失败、完美主义及自信心低)和情境因素(竞争、压力及地理环境和场地器材)。其主要通过脱敏训练、语言疗法、表象训练、心理训练及情绪疗法等措施来调整,旨在对运动中减缓运动焦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各类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前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急症患者35例,对他们进行了STAI问卷各类指标评估,并与31例同期来院接受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同性别老年人评估结果比较.结果 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患者的状态焦虑因子、非状态焦虑因子、特质焦虑因子、非特质焦虑各因子评分及STAI总分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既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情绪状态,也有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绍兴文理学院2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揭示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焦虑的关系.结果显示:(1)文科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学生;(2)在错误关注、怀疑行为、对父母期望的态度和对父母批评的态度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完美主义上错误关注、怀疑行为和父母压力三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条理组织化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员工金钱心理特征及其与工作压力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编问卷"金钱心理问卷"和标准化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上海、南京、西宁三个城市随机抽样调查企业管理人员204人。研究发现,金钱不满者比金钱冷漠者和金钱崇拜者具有更高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高状态焦虑者更为显著地把金钱视为万恶之源,花钱也不作精打细算;越是视金钱为邪恶根源的人,其在工作中越容易体验到愤怒、生气、不高兴或烦恼等负性情绪;越是认为金钱是好的、承认金钱价值的人,其在工作中越不容易生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绝经期综合征妇女(MP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相关指标。方法连续75例新近就诊的MPS女性接受了“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和STAI问卷评估,对照组为21例同期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结果75例MPS女性中,肝郁证11例(14.67%)、肾虚证14例(18.67%)、肝郁肾虚证23例(30.67%)及肝郁肾虚夹瘀证27例(36.0%)。各个中医证型MPS女性STAI问卷大部分状态焦虑、非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等维度评分及STA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郁证及肝郁肾虚夹瘀证组的状态焦虑、非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等维度评分及STAI总分均明显高于肾虚证及肝郁肾虚证组(P〈0.01,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MPS女性均存在着明确的焦虑情绪状态及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肝郁证及肝郁肾虚夹瘀证MPS妇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社会支持问卷、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就业认知问卷对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学生在积极评价、中性评价和特质焦虑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就业认知评价和状态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中性评价、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支持和就业认知评价都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就业认知对焦虑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运动项目对在校本科大四找工作的学生进行8周的体育干预实验,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就业压力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节奏的、具有一定强度、负荷的运动项目都能很好地降低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集体对抗类运动项目对降低大学生焦虑情绪效果与个人非对抗类运动项目成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集体对抗类项目对降低男生焦虑情绪效果比女生较好(P<0.05),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而个人非集体类运动项目较适合女生。揭示了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不同,所以面临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科学地选择最佳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效的降低就业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它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求知欲增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不良的情绪不仅会干扰心理活动的内稳定,影响个体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会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信号向周围扩散,使一些心理素质较低或动作尚未氰练掌握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出现运动能力降低,躲避练习,影响教学的现象,甚至会导致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不良的情绪不善于进行及时有效的调…  相似文献   

17.
美国情绪心理学家罗伯特·利珀认为: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如果教师能够抓住上课前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和学生们交流,创设一种良好的情境或氛围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则能有效地消除学生们上课前的紧张、焦虑、不安和浮躁,从而以积极愉悦的状态进入课堂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焦虑的防范与消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虑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态,是人类自身天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这是指人在面临原因不明的危险情境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愉快的复杂情绪。适度的焦虑是行动的催化剂,它能促使我们在行动前产生一定的警觉,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一定的紧张度能提高个体活动的效率。然而,在更多的时候,焦虑是一种危害.破坏我们身心健康的因素。如何预防和消除焦虑是现代心理卫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对焦虑的原因、结果、表现进行讨论并提出预防和消除焦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收集和验证尴尬情境故事来编制小学儿童尴尬情绪理解能力测量材料,进而考察236名一至六年级小学儿童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在五至六年级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女生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2)小学儿童在三种尴尬情境中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棘手情境、失礼情境和注意中心情境;在注意中心情境和棘手情境中,女生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高于男生,而在失礼情境中,男生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高于女生,但差异均不显著。(3)小学儿童在三种尴尬情境中的后继行为策略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且后继行为均以解释策略和弥补策略为主,但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焦虑背后的"冗思"这个特点,选择以"无思虑觉醒"为目标的冥想法为主要方法,设计相应的减缓焦虑的团体辅导方案,以18位焦虑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为期6周,每周1.5小时的干预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用状态和特质焦虑量表(STAI)为工具进行施测。结果显示,经过辅导,团体成员的特质焦虑显著下降。"无思虑觉醒"冥想团体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