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谈“价值论”——兼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映梧 《求是学刊》2002,29(1):47-49
经济科学的两大学派———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学派与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 ,各有自己的价值论。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论有一个根本区别 :前者是为市场交换制定一套规则 ,后者是为“剥夺剥夺者”的政治目标奠定理论依据。市场交换日益国际化 ,只能实行一种公认的市场规则 ;中国加入WTO后 ,也必然要遵守国际交换规则。与此相适应 ,理论上也要承认多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形成和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2.
简雄 《社会》1988,(12)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达尔把权力称作是一种“影响”,即行动者之间的一种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其中某个人可带动别人采取行动。但现实社会中人们理解的“权力”和政治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不尽相同,所谓“有权的”就是“当官的”,这是在“官本位判”盛行的社会中一种不平等人际关系的观照。一个政治系统时权力既缺乏内部调节,又没有外力约束,而仅仅靠权力的拥有者牺牲利益来保持廉洁,那么这个政治系统就会权力膨胀,如同经济系统中通货膨胀一样权力作为“通货”,其拥有者可以依仗别人的拜权心态而创造出一些附加权力来,就好比企业产品有信誉,很容易得到贷款一样,权力也可有“权力信贷”生活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譬如,迁个户口,调个工作,槁架彩电,以及小孩入托、上学、招工什么的,有时候只要有意无意敲敲边鼓:“这位是××长的××”事情似乎就格外方便一些,尽管那位××长既没有“打招呼”也没有“批条子”;再如两个才智水平相当的人,人们总是更青睐其中那个父亲是××长的,因而也就更容易受重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1988,(9)
中国是个二元社会结构。它的基本内容是: 户藉制度: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中国公民划分成标志鲜明的两个类别。“农业”户口的公民除考取国家正规大中专院校以外,原则不能转成“非农业”户口,从而没有权利进入城市定居、寻找职业。住宅制度:市民房租微少到只有象征性意义。但国家不为农民的住宅投资,虽然农民的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4.
正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类似相亲角的地方。相亲节目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式父母",也照出了巨婴国的婚恋现实;相亲节目是一个筐,装进了经济、民生、欲望、亲情。当相亲问题摆上桌面,两代人同台探讨婚姻大事,舞台就变成了家庭关系与社会问题的放大镜。父母上节目替儿女寻找婚姻伴侣,他们把关同意后,谈婚论嫁的当事人才有机会见面进一步沟通,且沟通全程父母参与——《中国式相亲》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电视相亲形式。  相似文献   

5.
许多足不出户者通过荧屏领略大洋彼岸风土人情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惊诧于这番“生理落差”:华夏为人父母者比同龄的金发碧眼中老年,显得衰老;而华夏为人儿女者则比同龄的西方青少年,显得幼稚! 究其原因,这自然与东、西方饮食、生理、习俗等差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柱肘沉思,这种以容颜、衣着等外在表现出的“生理落差”,又何尝不是“心理落差”的折射?!  相似文献   

6.
动静问题,自先秦以来,就引起哲学家们的关注。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虚构一个“虚极”、“静笃”的世界。王弼继承了《周易》和老、庄思想,虚构了一个寂然不动的本体“无”,他说:“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这两种说法,前者诱导人们脱离运动变化的现实世界,寻求“虚极”、“静笃”的幻境,后者认为运动不是物质的运动,而是非物质性的“无”使之如此,因此,两者本质上都是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割裂、颠倒了“动静”关系。朱熹的动静学说,既承袭老子、王弼的某些说法,又根据哲学斗争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入作了修正和补充。同时,他不仅发挥《周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继承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思想,并纠其偏。朱熹对动静学说的修正和发挥,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7.
一、商品一交换中的劳务 在现代经济中,商品具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类型,前者称之为物质产品,后者称之为“劳务”,劳务的使用价值是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种服务。既然两种形态的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均属商品,那末,商品流通自然也就包括劳务这种产品的流通了。劳务是第三产业的产品。自从第三产业从第一、第二产业中分离独立出来以后。物质产品的流通就和劳务流通互相依赖和互相制约,两者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劳务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也日显重要。因此,研究现代商品流通,不能不与第三产业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曹炜  刘薇 《阅江学刊》2014,(5):114-122
在汉语史上,第二人称代词曾经是个庞大的家族,鼎盛时期家族成员多达10多个,而1750年至1850年的这个一百年间便处于这个鼎盛时段的末期,自1850年至1950年间的这个一百年,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系统就规模而言便开始式微,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锐减,由之前的10多个减缩为三四个。这在分处于三个时点的典型北京话文本《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等中也得到了比较清晰的反映。《红楼梦》中第二人称代词有“你”、“你们”、“你等”等10个;创作于1850年前后的《儿女英雄传》中第二人称代词则有“你”、“你们”、“汝”、“尔”等11个;《正红旗下》中第二人称代词竟只有“你”、“你们”、“您”等3个。较之这种系统的演变更为细腻深刻因而也更需要关注的是第二人称代词系统中的一些重要个体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9.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的误区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晓民  胡芳 《社会福利》2009,(10):50-51
误区一:个别化教育就是个别训练 有人把个别化教育称为“一对一的训练”,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个别的”与“个别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个别的”指一对一的,“个别化”则是适应个别需要的,使每个人有其特色的。由此可见,“个别教育”与“个别化教育”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一对一的教学,后者并不是指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的个别施教,  相似文献   

10.
成伟 《学术交流》2007,(4):145-148
代际交换是指老年人、成年人、未成年人之间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所进行的转换关系。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并表现为由老及少和由少及老两种基本交换形式。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鉴于代际交换呈现出抚养子女的时间延长、养儿防老的观念淡化、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有疏远的倾向等新特点,要实现代际交换之正义应坚持代际平等的原则、代际自由的原则、代际合作的原则和代际发展的原则。在这一前提下,实现代际交换正义的基本路径为:在家庭内部积极倡导“自立”的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展养老保险事业,提高生活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如此,确立“有限双向抚养”关系,应是一种比较合理、正义的代际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临安的商业十分繁盛,吴自牧说。“盖因南渡以来,杭为行都二百余年,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往来辐辏,非他郡比也”。而饮食业更是发达,“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等饮食铺。“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至朝天门、清河坊、中瓦前、灞头、官巷口、棚心、众安桥,食物店铺,人烟浩穰”。本文试就这一时期临安饮食业的发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1,(11):21-23
如果将移民比作个人与国家之间所作的一项生意而言更能形象地说明问题。投资移民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卖出自己户口的自我定价。如果这些国家想通过与移民的“买卖”关系来吸引投资的话,对于投资移民群体来说,也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但,凡是“买卖”就一定有风险存在,投资移民也例外。  相似文献   

13.
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认为“农民”与“农村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农民”仅指在农村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它指的是一种职业,与“工人’等表示职业的概念相对应。而“农村人口”的概念则要宽泛得多,它表示的是一种“地域意义”。我们不能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因此我国现阶段不存在9亿农民,“38亿是我国农民数量的最高峰值”。如果说农民仅仅指一种职业,那么就会产生这些疑问:第一,一批以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现在已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是不是农民?第二,大量的在大中城市打工、而户口仍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是不…  相似文献   

14.
家庭生活中唯—一个让绝大多数父母苦思冥想头疼一辈子却终不得其要领的问题是:父母到底欠子女什么?如果要选择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一生的情感的话,最恰当的恐怕当数“满怀歉疚”了。尽管他们已用毕生的精力来“者劳”自己的子女。在中国,绝大多数父母绝对是百分之百地。*甘情愿毕生在做着一种“给予游戏”。最后满头白发时却愕然发现,无论他们对子女付出多少,却总是不够。中国的父母好像是一头挤也挤不干任劳任怨的“奶牛”,而子女好像是一只吃也吃不够贪得无厌的“俄狼”。我的文字可能言重了点。但君不见,当他们…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户口本、身份证、信用卡之类的凭证面言,结婚证是人生旅途中特殊的“爱情票根”,别具一番温和浪漫。可是,偏偏会有粗心人,连这件“压箱底”的食物也丢了。如射阳县今年有200多人因遗失结婚证面提出补办申请,而每年申请结婚的新人不过7000对左右。据民政部门调查,由于结婚证平时使用机会较少,相当多数申请补办者都有是在申报户口、旅游、出国生肓、分房等到要婚姻证明时发现遗失,才重新找到发证单位。因此,实际到最近申报农转非户口需要婚姻状况证明时,才如梦初醒。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夫妇吵架互一相让,往往以撕结婚向…  相似文献   

16.
一、城乡发展和农民的出路落后国家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和正在走着十分不同的道路。在中国已经走过的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城乡隔离的模式。现在,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城乡隔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以后的发展方式。城乡隔离的形成,时间在“困难时期”以后。在此之前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大跃进”,包括大批农民进城,说明那时城乡是沟通的;另一件是人民公社化中的一平二调“共产风”。主要是后一件事,使粮食等农产品大幅度减产,全国陷入饥饿状态。于是,近两千万职工“挥之即去”,一大部分进城就业的农民又回到了农村,并从此产生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即商品粮户口)的严格界限和城市户口的严格管理。这种“农”与“非”的界限以及城市户口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就业制度(包括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就构成了城乡隔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两种人:实实在在干事的人和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前者要好好干事,后者却偏偏想方设法不让他好好干事,这就有了矛盾。矛盾既然存在,斗争也就难免,有斗争,当然也就有胜负之分。按照“邪不压正”的道理,这干事的人应当是胜者,但让我们不能不脸红心跳的是:那些干事的人却经常败在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手里。而更让我们不能不惊诧的是,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并不鲜见”。《今日商报》最近推出的“回首20年”专栏中就有一例:20多年前,南京汽车工业公司财务科负责人王步美提出了“净产值承包分成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封建专制能够确立和延续,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科学文化得以繁荣,与封建社会的人才思想及官吏选拔制度有着密切联系。一 封建社会初期,儒法之间曾经发生过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儒法两家观点迥异,其结局是人治思想获胜。儒家人治思想之所以能够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所采纳,就在于它有可供利用的内容:“君权神授”“替天行道”的提法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所谓“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①,“天之为父母,以为天下王”②均表明君万物者莫大于天,天不能自行其意志,而必假于天子或帝王以行之,于是作为统治者的一切活动就…  相似文献   

19.
尹琼 《生存》2020,(14):0227-0227
十年前,我还是一名中考生,正在为报考哪所高中而发愁。那时候市里的几所重点高中都有 自招考试,只要通过自招考试就能提前去重点高中报名。在快要临近中考的前两个月,学校组织了一场家长会,目的是向平时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介绍重点高中自招考试的程序和政策,我的父母也出席了这场家长会。家长会过后,父母为我报考了几所重点高中的自招考试,其中就有彩虹中学。我的自招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父母有些失望。几天后,爸爸接到了彩虹中学招生办老师打来的电话,我勉强通过了他们的自招考试。这个电话让原本失望的父母找回笑容,让失落的自己重拾信心。就这样,我意外地通过了彩虹中学南校区(以下简称“彩南”)的自招考试,意外地开始了在“彩南”为期三年的高中生活。十年间,我经常会在大脑里放电影似地回忆以前的生活,回想在“彩南”三年的美好时光。“彩南”的老师和同学经常会悄悄地出现在我的梦中,带我重温那三年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今日做父母     
对于中国人来说,为父母者总要为儿女辛劳一 世的,而与老一辈相比,如今做父母似乎要更辛苦、更劳累一些,包括费力也包括劳神。独生子女是一代独特的孩子,而独生子女的家长则是独特的一代父母。 从时间上看,我们这一代父母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当年我们的父母。他们把孩子交给了老人和全托幼儿园,孩子上学后又交给了学校。另外,由于家中的孩子较多,孩子们可以不需大人自己玩,小孩子则由大孩子带着。现在的孩子每家只有一个,由于社会治安不好,谁也不敢让小孩独自在外面玩,于是充当孩子的玩伴是当今父母的一大重任。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