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和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需要让致力于研究生命有机体与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学从大学讲坛走向社会,成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学科。为此,针对中国长期存在的乡村经济、环境和社会交织的三农难题,构建了一个融合水平尺度和垂直尺度的乡村生态学科框架,从平衡城乡居民数量比例、变革乡村及其农业的价值观、变革农业组织形式、变革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变革食品生产技术等五个层次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或乡村生态文明复归。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根据杭州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提出把握内涵、注意6个重视、4个不可,坚持以人为本、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业为基、建管并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有四种:一是旅游开发模式,挖掘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旅游规划设计,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二是生态环保模式,可参照环保部和农业部门相关考核指标,或是在其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况综合创建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建设;三是历史传承模式,不仅体现在物质空间规划上的历史村镇保护,更要继承发扬历史传统文化,并将其转换成产业,形成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四是近期宜居模式,从整治治理的角度,解决村庄短期内最急需迫切的问题,使村庄更加美丽宜居。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意义重大,影响长远。淮北市自2012年正式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已经建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示范点。市委党校课题组通过对淮北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当前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提高思想认识、拓宽投入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只有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这就迫切需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并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存在本土文化挖掘不深、缺乏品牌文化,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乡村旅游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应该做到:突出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立足乡土,打造精品活动项目;拓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升级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7.
8.
做好农村生态园林建设工作能够重点保护地方环境发展,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以山东地区为例通过阐述生态园林特征内涵,分析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优势与劣势——以及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美丽乡村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的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始终受到如何统筹、融合传统与现代、多样与统一等问题的困扰,今天"美丽乡村"建设亦然.在此困境下,艺术设计凭借其跨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对接乡村建设的直接性等优势,能够成为突破难题的有效手段,在遵循内生化、民主化和开放化原则下,可从提升乡村外部风貌、建筑空间环境、公共服务设计以及包装与营销推广等路径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实践德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理论依据和现实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从“大课程”的“大德育”观念出发 ,提出了实践德育课程的基本内涵 ,阐述了实践德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教育学依据和德育学依据 ,并根据现代德育课程发展要求 ,提出了按照德育课程理念进行公共理论课程建设、积极吸纳学校经常开展的有德性的实践活动、按照现代德育课程理念进行实践德育课程总体开发及加强实践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等现实策略 ,并提出了把实践德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构建 ,用包含直接德育课程和间接德育课程、学科德育课程和实践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的“大德育课程观”来进行实践德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进程、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江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江西省“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和扩张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城市规模和结构层次的新跨越,强化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运用统计学理论就江西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江西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说明江西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成矿地质条件相对优越,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矿产资源丰富.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江西省优势矿产资源,对于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发展生态经济,提升江西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优势矿产资源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江西省优势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指出江西优势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诸如优势矿产资源储量消耗过快、部分优势矿产资源经济优势不明显等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江西省优势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江西省11个地区农民合作社的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合作社联合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负责人在合作社中担任的职务、合作社是否采用股份制、合作社是否需要专业的人才以及合作社是否有完整详细的社员账户与农民合作社联合意愿有显著性关系;而与负责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合作社创立形式等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美丽乡村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在论述了“美丽乡村”的概念和意义基础上,从治理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和文化之美5个层面,选取24个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浙江省“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对浙江省近7年(2008-2014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成效在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实际出发和尊重农民意愿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成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农民的事,尊重农民主体是新农村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觉悟和素质,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社会组织可作为协调者、沟通者、设计者,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持续的理性动员力量.在乡村治理新常态下,培育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构建农村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搭建农村社区共享基金平台,组建农村社会组织孵化园,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丰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激发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构筑积极和谐的多中心乡村治理格局,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选择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江西省多年来生态农业实践经验,提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根据技术选择原理和原则,建立一套与生态农业模式相适应的技术体系,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宁波市“两市两区”5镇50个自然村地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宁波市行政村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村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变化较大,对村干部需要强化激励,对村干部的考核不仅要严格与量化,更要科学合理。同时,要注意村后备干部的培养,建立和完善对村干部工作的长效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入手,阐述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信贷入户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服务入户工程、采伐指标入户工程、资源保护入户工程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