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人工,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旱作区开展示范应用,并得到快速发展.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户的选择行为对其推广和应用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通过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是否接受过保护性技术的相关培训、秸秆是否主要还田,以及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预期收入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业选择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四省814份玉米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借助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测算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样本地区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6225,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分地区来看,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山西、黑龙江、山东和河南.(2)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会显著提高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较平均水平提高0.0345,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3)相较于兼业I型和兼业II型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纯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力度,重点以纯农户为技术推广服务对象、因地制宜探索适应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及推广轮作制、鼓励农户参加合作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传统耕作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寿阳县进行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情况,阐述了发展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决策的首要环节,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后续的技术采纳行为。基于调研数据,将Ordinal Probit模型和ISM模型有机结合,探讨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具有一定认知广度,但缺乏认知深度;风险态度、技术指导频数、被调查者类型、信息通畅度和受教育程度均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和兼业情况则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是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表层直接因素;信息渠道通畅度、技术指导频数以及技术指导满意度是中间层因素;被调查者类型、兼业情况、受教育程度和风险态度是深层次的根源因素。据此,应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绿色农技推广,多媒介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以切实增进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认知。  相似文献   

5.
基于黑龙江省806个农户调研数据,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90%的农户认为秸秆不是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秸秆还田会增加农户的生产成本,需要给予一定的生态补偿,多数农户的受偿意愿在600~1 200元/公顷,并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年龄、秸秆还田成本认知、政府查处禁烧、当地有秸秆原料企业等因素对农户受偿意愿有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中有党员(干部)、人均纯收入、秸秆影响产量认知、秸秆还田费用分担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受偿意愿影响为负。农户进行秸秆还田决策时,多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对生态效益往往考虑不够,生态环境意识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武汉市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认知程度、未来预期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城郊农村地区,约有37.92%的农户存在农业低碳生产意愿。②认知程度和未来预期均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农户用于信息获取的时间越长、对低碳农业理念的了解越深、有过相关培训经历,其参与农业低碳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户对低碳生产农产品的品质预期越好、价格预期越高、声誉预期越好、政府支持力度预期越大、成本预期越低,其参与农业低碳生产的意愿则更为强烈。③控制变量中,户主性别、劳动力数量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而务农年限和农业收入占比则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增强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川省11个县(市)297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兼业化程度、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标准化农产品销路预期、政府支持政策、农户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标准化推广培训程度和道路交通状况是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兼业化程度对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政府支持政策和标准化推广培训程度则是最显著的两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推广、培训和科技配套服务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拓展标准化农产品销路,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豫宁两省(区)797户粮农调查资料为基础,在代际差异视角下,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粮农资源禀赋、内在感知对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新生代和中生代粮农在保护性耕作投入的积极性上高于老一代粮农。资源禀赋和内在感知对粮农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的影响显著,且存在代际差异。资源禀赋特征下,外出打工和耕地自然质量、年龄、技能培训分别是新生代、中生代和老一代的关键影响因素。共同关键因素中,性别对中生代和老生代粮农的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具有程度相近的正向影响,而对新生代粮农的影响为负;耕地块数对中生代粮农和老一代粮农具有程度相近但方向相反的影响。内在感知特征下,耕地保护重要性认知变量对中生代影响显著;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变量对中生代和老一代影响显著,且对中生代影响程度较大;耕地保护责任人认知变量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影响显著,且对新生代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在测度农户社会学习、电商认知和政府支持的基础上,运用IV Heckman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学习水平的提高能推动农户做出采纳决策,并深化其采纳程度;电商认知在社会学习影响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学习通过提升农户电商认知水平对其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产生积极影响;政府支持在社会学习影响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政府支持水平较高的环境下,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的正向影响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河南省宝丰县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选择秸秆还田意愿受到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预期收益、对焚烧秸秆危害的认知程度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性别、学历、家庭收入结构、家庭种植规模、农户秸秆还田的预期收益、政府对秸秆还田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政府对焚烧秸秆的处罚力度是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