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09,(21):41-43
近年来社区教育蓬勃发展,这对提高市民素质起了很大作用,与此同时,不少社区学校出现了“百人怪圈”现象,也就是说参加学习活动的往往就那么百采个人,“老面孔”居多。本刊上一期刊登了《我看社区教育“老面孔”现象》一文后引起了读者热议,不少读者来电、来信,对社区教育“老面孔”现象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本期将继续探讨社区教育“老面孔”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方迎 《成才与就业》2009,(17):41-43
近年来社区教育蓬勃开展,这对提高市民素质起了很大作用,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百人怪圈”现象,也就是说参加学习活动的往往就那么百来个人,“老面孔”多。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我们请社区否同层面的人士来共同探讨,各述已见。  相似文献   

3.
由本刊主办,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学院、曲阳街道承办的社区教育老面孔现象研讨会于日前在曲阳文化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市各区县社区学院、有关街镇社区学校的领导、教师等七十多人出席了研讨会,并展开热议。会后,《解放日报》《上海老年报》及虹口有线电视台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本次研讨会是社区教育老面孔现象系列研讨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它缘起本刊去年9月A版署名方迎的《社区教育老面孔现象大家谈》一文,此后编辑部收到大量来稿参与笔谈。  相似文献   

4.
宗禾 《社区》2009,(16):8-10
社区工作到底适合什么人来做,或者说,什么人最适合做社区工作呢?我们在准备这一话题的过程中,查阅了过往的一些街居工作资料,试图通过了解社区(居委会)工作中先进、模范典型的身份背景。对从事社区工作的“优势人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做社区工作的人,无论受教育背景有多大的差异,无论性别、年龄,都有做得很好的范例。本刊就此咨询了不少专家,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细究起来却很复杂。一位学者将这种现象比喻为“类人大代表性”,并打趣说,他们自动产生了“界别”。  相似文献   

5.
用心服务     
钱亚 《社区》2014,(1):40-40
2002年,我工作的社区还是一个“都市中的村庄”,距离闹市区仅几百米,但与外界相通的“主干道”只是一条小巷,崎岖肮脏,乱涂画、乱张贴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了整治这条小巷,我们社区的全体人员、志愿者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力气。一次,街道的领导也到现场和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动手清除粪便、清扫地面、清刮巷壁上乱涂画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小雨 《社区》2002,(21):48-49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热心读者佟强的来信和建议:“我们社区成立已二年有余,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我觉得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能否在贵刊上设栏目和专题让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尽言献策,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推进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主任论坛”就是这样一个栏目,欢迎广大社区工作者将自己对于社区建设的所思所想寄给我们,一起讨论和交流。 (本栏编辑)  相似文献   

7.
韩全勇 《社区》2004,(8):17-17
读者: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深入的社区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社区呢?专家:这是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社区”有它特定的社会学含义,不能简单地把“居委会”理解为“社区”。如果对“社区”这个社会学术语作一个通俗的解释,那么用“大家庭”的理念来理解是再准确不过了。在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口号,那就是“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人类历史上,“社区”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按照“大家庭”的模式去营造新型现代“社区”也是不会错的。城市社区的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经验社会学派发…  相似文献   

8.
《社区》2012,(28):38-38
时下,许多社区居委会召集居民开会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不是社区里无会可开,而是召集居民开会太难了。现在居民都各忙各的,但凡要开会总有一部分人不想来或来不了。另外,居民也“讲求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开会要耗时,以致有的居民“凡事你不给报酬或纪念品什么的他就不来参加会议”……“会荒”现象也由此而造成。  相似文献   

9.
吴琼 《社区》2014,(27):37-37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新新家园社区党支部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社区区域大、小区分布距离远、居民构成“三高”的特点,在加大社区网站、微博建设的同时,采取了在各个小区的“业主互助群”“小区论坛”“业主微信群”“单位共建群”等中设置“六大委员会”来满足上班族和不定期居住业主、单位职工对社区工作的了解,特别是有效地畅通了相互间的沟通平台,夏天谁家的房子漏雨了、冬天谁家的老人一个人在家,尽在社区工作者的“视野”之中;门店扰民、群租房治理举报、物业服务问题反馈等等,社区工作者都能第一时间了解;谁家的孩子入托上学需要政策咨询,谁家的老人想要参加文体组织,社区工作者都能很陕解答,截至目前,社区已经通过这种形式为居民解决大小问题百余件,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及时沟通以求谅解,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满足新时期居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密切关心联系居民群众,并努力为其排忧解难,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铭维 《社区》2001,(9):34-35
社区教育这一概念,是“社区”和“教育”两个概念的有机组合。 “社区教育”的兴起是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这一概念在国际上的确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区建设近年来红红火火,而其中的社区教育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社区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与学校教育有何不同,很多人还不清楚。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西城区多年从事社区教育研究工作的文教办主任杨文玉。  相似文献   

11.
每年夏季放电影时.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上便聚集了数百人。“来解闷”、“找熟人聊聊天”、“回忆过去”,是社区居民们来看电影主要原因。居民们说。每次放电影前.大家可以从四五个片子中投票选出自己中意的。自2006年“电影节”开办以来.几乎场场爆满。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纪事     
孟谦 《社区》2011,(31):1-1
一本叫“花开四季”的社区“内刊” 有不少社区会将自己制作的小报或宣传卡片寄到编辑部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其中有本叫“化开四季”的“杂志”引人注意,并非因为它格外精美,而是因为它是厚厚的一本——有20多页,  相似文献   

13.
温俊勇 《社区》2005,(17):24-24
2005年6月6日,《辽沈晚报》的记者接到举报: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道万众社区2004年的劳务输出人员名单中有“掺水”现象,其中不少人根本没有出去工作,但也被列到名单中;社区居委会依旧按照政府的规定领取了奖励金。举报人反映,在万众社区递交的劳务人员输出名单中,有不少是长期在家不从事工作和一些腿脚不便的人,他们对社区的“劳务输出”根本不知情。而在劳务输出“联系人”一栏中,还有儿童的名字出现。在整个事件中,社区个别负责人甚至还给社区干部分派了工作,让每个人负责被指定的人员,如遇上级部门核实情况,要按照事先准备好的“…  相似文献   

14.
汪嘉 《社区》2009,(30):21-22
9月上《社区》刊登了“你会怎样罚犯错的孩子”一文,有不少读者来电与本刊进行交流.认为这一文章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但他们希望看到更多、更具体的处罚孩子的办法。为此,编者收集了一些读者支的高招,整理成文,希望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孟谦 《社区》2008,(31):1-1
今年夏天,北京的社区居民过得不一般。最重要的事是奥运会绚丽登场,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圆了"百年梦想";还有一件事同样牵动社区人的心,就是"魅力社区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从4月开始,到9月底结束,产生了本年度的北京“10大魅力社区”。虽然奥运是北京今年夏天的绝对主题,但作为一项已经持续了3年的民间活动,“魅力社区评选”仍然可谓“魅力十足”,而今年许多的参评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16.
张晓山 《社区》2013,(18):19-19
如今,社区的“小网格”已经覆盖到不少社区的边边角角,而如何能让“小网格”发挥出大作用,让社区和基层百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街道、社区积极创新探索。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东街街道社区,借助网格化将社区党员的队伍力量辐射到楼院,使党组织下沉、将社区工作延伸至千家万户,管好了社区的不少事。  相似文献   

17.
王时浩 《社区》2003,(8):17-18
“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社区民间组织”等一类不同说法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已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但究竟什么事社区民间组织,怎样认识这些组织?为此,本刊走访了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王时浩先生,请他就这方面有关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报道  相似文献   

18.
有人称刊物的卷首语,是刊物的“眼”、刊物的“窗”、刊物的“花”……卷首语,有的是以思想性给人启迪,有的是以鞭挞给人教育,有的是以语美给人欣赏,有的是以政论给人指导,有的是以事例给人思考……等等。可见,对卷首语的评说,各有所见,对卷首语的表现形式,各有所长。《社区》杂志二○○二年的卷首语,抓住社区建设这一主题,聘请了社区建设的指导者,以特邀评论员的名义,就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言论。这一构思,主要考虑了《社区》杂志的读者,大多是正在从事社区建设的人群,《社区》杂志的宗旨,主要是为社区建设工作服务,因而发表了…  相似文献   

19.
李志功 《社区》2002,(9):20-21
笔者在城市基层社区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尊重社区居委会干部的现象,分别来自社会和所在地政府工作人员,前者多是认为居委会干部“拿钱不多,管闲事不少”,有  相似文献   

20.
李笑雪 《社区》2013,(1):26-26
“社区工作者”栏目开办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心支持,其中还有不少社区工作者主动讲述了自己处理社区问题的真实经历和可贵经验。这些来自实践一线的做法效能独到。本刊“交流台”栏目,通过为这些成功的个案搭平台,将“我的经验”变成大家共享的成果。欢迎基层社区工作者参与进来,说说您是怎样做好社区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