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全上海有1380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幸运地成为中职校学生,200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735名,录取率是报名人数的91%,录取人数比去年翻了一倍。今年9月开学,全市中职校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校生达到了4100入。农民工同住子女的“读书难”问题又有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女是被城市边缘化的特殊群体,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幼小的心灵承受了过多的负担,农民工子女是社会的一分子,分析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牵涉面广,人数多,既是当前深层次改革中遇到的新的理论问题,又是新的实践问题,它的成功探索解决,对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南京市一所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的调查,发现随迁子女对自身未来的预期较低,他们大部分最终进入职校继续读书,读高中的比例非常少。这种教育选择是一个多方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首先,国家的"双轨制"赋予了职校与高中不同的寓意;其次,由于随迁子女家长在经济资源和知识库存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即使对孩子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却无法转化为有效的督促和帮助;第三,教育部门仅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而非升学问题,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采取"区别教育"(即集中于他们随迁子女的身份)而非"融合教育"。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于随迁子女,使他们最终选择职校,而他们自身也会主动地合理化这种选择。因此,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就低预期的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个人"自我选择",更应该从制度层面思考"结构选择"。  相似文献   

5.
教育人类学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民族志研究显示,特定群体成员的学业成绩与其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有相关,使得人们对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变量有了更全面细致的认识。然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往往集中在问题突出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制度领域,恰恰缺乏对其家庭教育及其文化资本的深入挖掘。基于此,本研究对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女家庭进行了田野调查,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呈现文化资本在家庭教育脉络中的流动。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现状和教育做了一番分析和思考,主要从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等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建立法律保障机制;加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道德教育,形成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社会关怀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由于城市农民工人口的增加,随父母一起流动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对城市基础教育提出了艰巨的挑战。农民工子女成为城市未来的成员,他们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教育券制度作为政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崭新的路径,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创新的现实可能性,也更好的体现了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  相似文献   

9.
利用随机调查学生样本数据,选取一般多元Logit模型对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进城方式和进城上学目的,农民工子女家庭决策者文化水平、月收入、就业地区和职业,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教育条件、城里学校老师重视程度等,成为影响农民工初中后阶段教育需求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提升农民工文化水平,改善农民工职业流动,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和重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业成绩对农民工子女能否获得高水平教育和实现向上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现状并不乐观,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基于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正向、显著且稳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即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越好.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对农民工的再教育培训、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非零和博弈的视角,剖析与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问题相关的各主体间利益诉求和博弈行为,试图找出影响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公平和协调的因素,论证该背景下实施非零和博弈,实现多方共赢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和调整相关制度的对策和途径,为从现实层面解决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去年8月31日,经历了“5·12”大地震的1193名四川都江堰学生来到上海,入读上海市24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30个重点专业。半年来,他们在“第二故乡”得到了亲情和温暖,心灵的创伤日渐愈合,正在重新挺起腰杆,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教委自2006年起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专业奖励政策。三年来,政府共提供奖励经费8300万元,奖励人数由每年5000人逐年提高至8700人,三年共计达27000人。“奖励专业”已由26个逐年提高至39个,主要是上海经济发展急需、紧缺、艰苦,产业、行业需求相对稳定,且以培养一线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专业。  相似文献   

14.
15.
正中职校后进生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学生自身原因等。中职校后进生不思进取,难以管理,给中职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中职校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注意利用学校各部门的整体联动教育及与家长间的互动教育,充分利用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来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后进生是指不能自觉遵守正常的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参与学习,不求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在重庆市选取4.6年级小学生共829名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9%,至少有一项心理焦虑倾向的学生占52.5%;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其次是身体症状、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孤独倾向;学校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明显;差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优生;孤独倾向、学习焦虑与自责倾向对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影响.教育措施上,要考虑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17.
上海职业教育起步较早,19世纪中叶初现雏形。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机器学堂培养技术人员和工人,为上海职业学校的开端。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市教委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调整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工作策略,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使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围绕社会经济实际,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