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者常常处在纷繁复杂的干群矛盾、群众矛盾的冲突之中。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团结稳定的责任,要求领导者不仅要有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化解冲突的良好口才。经验表明:领导者口才好,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问题,化干戈为玉帛;口才不佳,虽千言万语也可能事与愿违,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以致激化矛盾。那么,口才如何才能在化解冲突中显威呢?真心诚意动“情”,靠亲和力化解冲突冲突往往最直接地体现在情绪冲动上,因此,化解干群冲突首先要求领导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端正态度,满腔热情,以情感人。某商业局领导班子新老成员正在会议室里进行工作交接,…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时,往往把其归咎为各种利益的冲突,而本文从冲突产生的动态过程分析出其另一重要原因是“沟通无效”。为此须在冲突双方之间搭建一座“沟通桥梁”以化解纠纷,缓和冲突。  相似文献   

3.
单位中不同层级员工间发生思想冲突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员工间的思想冲突有其特定的产生根源,不同员工所处的权力层级会决定其战略视野,不同员工所处的职位属性会决定其利益诉求,不同员工的学识经验会影响其思维方式,这些差异都会引发思想冲突。有效化解员工间的思想冲突,不仅能够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同时也能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化解组织结构风险。化解员工间的思想冲突,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商讨机制、岗位搭配机制、调解协商机制等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冲突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社会冲突从阶段特征上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其解决存在替代途径;非现实性冲突由现实性冲突发展而来,并在过程中掺杂着冲突主体的紧张情绪,非现实性冲突的发生会增加乡村治理成本,对乡村治理具有消极影响。两者的起因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不同,只有剖析乡村社会冲突,了解内部运行规律,才能找到有效化解路径。由赋权、参与、协作和网络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参与式治理更加注重治理主体间沟通、彼此尊重、互相合作,是一条化解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邱宗国 《秘书之友》2022,(11):40-42
<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际沟通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方式逐渐被在线交流所替代,沟通变得愈加开放共享与便捷高效。然而,互联网语言表达的机械化与无感化,让人际交往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沟通愈发难以获得共情。这会诱发单位成员间的矛盾冲突,影响团结合作。新时代秘书需要通过加强共情语言的应用,提升话语沟通的有效性来团结人心、凝聚力量,更好地发挥沟通协调的作用。一、共情语言及其沟通效应(一)共情与共情语言“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阐释的概念,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道歉     
《领导文萃》2007,(4):85-85
有人问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么好处?”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伤害道歉者,也不伤害接受道歉的入。”道歉是一种美德,不仅能化解很多矛盾,而且会给自己及对方带来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姜翰  高莉芳  金占明 《管理学报》2009,6(4):482-488
以我国电器制造企业间联盟为样本,考察了成员企业权力结构对联盟控制权不对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员企业的权力结构各因素显著影响着联盟控制权的不对称分布:内部联合权力水平会弱化这种不对称,而其冲突水平则会强化这一不对称;外部联合权力水平会显著强化这种不对称,内外部联合权力间的冲突水平也会强化这种不对称.同时,成员企业的权力结构相似性与联盟中控制权分布的不对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线性关系,仅在成员权力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时,才会倾向于降低联盟控制权分布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团队是组织工作的基本单位。团队工作要达其功效,不仅要求团队成员间交流信息,而且需要深度加工信息。但是,现实中团队关系冲突是常态,在讲究面子、圈子和关系的中国社会,关系冲突表现为圈子间的芥蒂与隔阂,极大阻碍了团队内信息深度加工。基于中国情境,本研究引入两个相关的概念——中庸思维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来抑制团队关系冲突对团队内信息深度加工的负作用。来自31家高新技术企业59个研发团队的405位团队员工和主管的数据证实:当团队成员中庸思维总体水平高时,关系冲突对信息深度加工的负效应被显著地抑制;当团队成员感知到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总体水平高时,该负效应也被显著地抑制。理论上,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团队冲突过程的认知,而且拓展了理论的应用边界;实践上,为现实的团队关系冲突管理提供了情境相关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单位成员情感认同的难点主要在于,单位成员间信息不对称,存在情感壁垒;单位成员发展环境不佳,滋长不正之风;单位存在内部矛盾,消解情感认同;单位成员情感认同低,趋于向外探索;单位成员在科技的反噬作用下,缺少精英崇拜。对此,应坚持以人为本,靠规则实现治理;掌握领导艺术,化解内部矛盾;打造非权力型领导力,加强双向沟通;重视单位文化建设,搭建互动载体。  相似文献   

10.
化解班子成员矛盾冲突,一把手责任和作用重大,必须正确对待。一、正确对待班子成员的"长与短",坚持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把手要充分把握班子成员的特点,用其长、用其能,让其能力发挥到极致,满足每个班子成员的被信任感、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自觉接受组织领导,密切配合成员之间工作,全力维护班子的团结。一些班子成员间之所以产生矛盾和  相似文献   

11.
善沟通方能好共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勋功 《领导科学》2006,(12):24-25
曾庆红同志在湖南视察工作时强调“: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基层党组织中来。”这里把“能共事”作为用人的标准明确地提了出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想干事是前提,能干事是基础,干成事是关键,不出事是保证,而能共事是根本。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班子内部,真正影响共事的不是班子成员的个性,而是互相封闭,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选择沟通时机。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性,冲突、矛盾、误会的形成必然是起于青萍之末,消除化解须顺时顺势,方能事半功倍。化解矛盾宜说“小”话。这种“小”是指刚刚察觉、刚刚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组织内部文化多元化,围绕着不同文化形成的亚文化和微观文化群体日益增加。组织需在组织使命、组织目标、审查方式、组织变革四个维度达成共识,才能提升组织效率。组织内部成员间异质性文化如果始终处于冲突状态,不仅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和实现发展,对内部沟通、人际关系、组织决策等也会造成负面影响。有效管理异质性文化可以从培养学习型领导、建立有效沟通的文化岛屿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孙玉茹 《领导科学》2003,(22):36-37
在工作中,领导干部对他人说“不”的情况极为常见:拒绝他人时说“不行”;警告他人时说“不准”;否定他人意见时说“不同意”……从某种角度说,这是领导者态度鲜明、作风干练的表现,但在有些情况下,硬邦邦地说“不”,不仅会影响工作和同志之间的关系,而且有损于领导自身形象。如果换一种方式说“不”,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欲否定,先商讨上下级或同事之间,对问题产生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如果领导者高高在上,直接对别人的意见说“不同意”,就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即使执行了你的意见和主张,也是被动的、“下级服从上级”式的,这样会给工作造成不同…  相似文献   

14.
MBA学生团队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明  武欣 《管理学报》2006,3(1):55-59
团队学习是管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以158名M BA学生组成的35个学习团队为样本,侧重探讨团队内部的认知活动和人际互动的质量对团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成员间的沟通质量影响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建立,从而影响团队学习效果;团队成员中搭便车的行为会对团队成员的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并降低团队学习效果;团队成员在学习中沟通和人际互动的质量会影响到学习之外的友谊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单位是由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个体及群体组成的共同体。在单位发展过程中,面对共同的方向、目标和利益,不同群体之间会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和行动,结成利益共同体;但由于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岗位差异、阅历差异、身份差异、需求差异、权力差异、观念差异等各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不同群体之间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鸿沟。比如,身处不同岗位的组织成员,由于眼光和视野的不同,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这种看法上的差异会造成不同岗位群体的心理对立;由于权力大小、轻重不同,分属不同权力群体的组织成员会不自觉地拉开现实的交际距离,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距离,这种距离感会给单位管理带来非常复杂的影响。在具体工作中,由不同群体间的各种差异带来的心理鸿沟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群体间的沟通和交流,造成单位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可能撕裂既有的利益共同体,严重阻碍单位整体目标和利益的实现。这就要求单位领导者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解决单位不同群体心理鸿沟问题,不能仅靠领导者的单一视野和一己之力,而应发动单位全体成员,运用多元力量,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找准根源、化解难题,使问题的解决方案得到绝大多数组织成员的认可和支持,将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上来。对此,本刊特以"单位不同群体心理鸿沟的管理难题与对策"为题组织专题讨论,暂拟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文化型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组织在其长期运作中自觉形成的,并被组织成员恪守的行为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组织文化在人的思想深处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决定了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及人们之间行动的协调性。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组织文化会使全体成员对组织高度认同、对组织目标高度理解,使组织成员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使组织功能充分发挥。不相宜的组织文化则会严重影响组织成员潜能的发挥,降低组织成员的活力、创造力、凝聚力,从而阻碍组织发展。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7.
迟福林 《决策探索》2014,(16):21-23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历史性突破,不仅牵动经济体制改革,也将倒逼全面改革。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不仅将有效化解短期经济增长压力,而且将形成中长期发展的动力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而且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重点;不仅是系统的体制机制创新,而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项目冲突对项目成功的积极作用,提升项目软要素管理水平,选取利益诉求、依赖性、沟通和信任为项目团队动态特征,从流程冲突、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三个维度剖析二者交互作用对项目成功的影响,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关系冲突、流程冲突与项目成功显著负相关,进而导致项目团队之间沟通不畅,利益诉求变化频繁和信任缺失,使得项目团队采取消极行为阻碍项目成功实现;任务冲突与项目成功显著正相关,有利于促使项目团队的利益诉求趋于稳定、加强项目团队间的沟通和促进项目团队间的信任机制构建。因此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团队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以引导任务冲突的正面效应,避免流程冲突和关系冲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跨国企业并购活动也越来越多.企业并购之初往往在双方企业员工中会产生一些冲突.在西方跨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活动中,文化的冲突首当其冲.因此,企业文化的整合是西方跨国企业并购整合中方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可以采取加强并购初期的有效沟通、建立定期的员工沟通机制、跨文化整合与培训等措施来有效化解文化的冲突,使员工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文化整合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种急于把自己的文化一下子嫁接到被并购企业中的作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一、“仇官”:一种弥漫的社会情绪 公共事件中,只要牵扯到“官”,往往会掀起一股舆论的狂潮以及民众对这些事件的“围观”.例如“我爸是李刚”等事件,借助快捷、便利的新媒体得以广泛传播并深度发酵,形成强大的主流民意.新闻中的一个个事件展示的是浮在表层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也让我们看到“仇官”的普遍:社会舆论强烈“仇官”的倾向已经根深蒂固,一些民众对权贵的痛恨已经到了不能理智判断的地步.更为严重的是,不仅民众“仇官”,而且官也“仇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