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程序性与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质上说,相对人抵抗权本质上属于程序性权利,它在发起前提上具有法定性,行使手段上具有消极性,作用时间上具有即时性,行使目的上具有阻滞性,效果功能上具有辅助性.作为一种消极的行政参与,相对人抵抗权主要表现为要求说明理由、拒绝、劝阻以及申诉、控告等形式.在相对人抵抗权制度设计上,需要建立和完善行使原则制度、无效行政行为确认制度和抵抗后果制度. 相似文献
2.
行政相对人诉权能否得到全面的保护是检验一国民主与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行政法治完善的过程也是相对人诉权不断扩大与诉权理念重构的过程。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公民的主体地位不断的得到了实现。只有充分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诉权才会化解公民与国家的对立,实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虽然仍存在着行政相对人参与权被忽视的情形,但是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重要意义已经逐渐为公众所认识.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只有以个人或组织的形式参与决策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扩大公众参与也是民主国家的必由之路,而实现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途径首先是要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其次则是要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获得救济权.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虽然仍存在着行政相对人参与权被忽视的情形,但是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重要意义已经逐渐为公众所认识。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只有以个人或组织的形式参与决策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扩大公众参与也是民主国家的必由之路,而实现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途径首先是要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其次则是要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获得救济权。 相似文献
5.
在对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之功能和国外公众对委任立法的参与和我国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 ,可以提出建立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之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6.
相对人对准无效行政行为的抵抗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52-54
行政抵抗权,是指法律赋予受无效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组织出于对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必需,对无效行政行为所设置的义务进行抵制和不服从的权利.探讨无效行政行为以外的另外一种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抵抗权对象的可能性及相关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刘铮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60-62
我国传统的行政法理论在主体上只限于对行政主体的研究 ,相对人被冷落一旁。现代行政法将保障人权与追求效率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监督权利的研究 ,已刻不容缓。通过对行政相对人监督权的概念、客体、内容及存在的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初步研究 ,可以说明行政相对人监督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是最直接、最尽力、最彻底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对优化行政程序提出了要求,但这种优化不能只着眼于行政主体提高行政效率,还必须有利于实现行政相对人的程序需求.行政相对人是行政程序的一方重要参与主体,是程序成本的共同负担者,也是程序结果的最终承受人,现代行政程序的重要目的是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人格尊严和民主参与.因此,优化行政程序应当以此为基本导向,建构能充分发挥程序不同价值功能的机制,从程序环节、程序时效、程序成本、程序规范和工作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指的是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被告人就自己是否有罪及罪行轻重进行当庭的最后辩护的权利。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可以说,被告人法庭审理阶段中的最后陈述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定的诉讼权利,然而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考察,就会发现对于被告人行使最后陈述权的态度并没有那么乐观。这种情况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包括过程介入、平等对待、获取信息、说明理由、事实论辩、适当处置、权益处分和救济选择等方面的程序权利.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的法律保护必须形成一个机制:树立程序正义的价值准则、强化行政主体的程序义务、完善行政过程的程序规则、建立实体权利的程序检测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上的权利属于公法权利或公权利.界定相对人公权利的标准主要有权利对应的义务主体、是否与公共利益或秩序相关、权利的载体是公法还是私法等.尽管同为公权利,但相对人公权利与行政主体公权利在受法律保留原则规制的程度、行使的自由度以及权利支配力的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非政府组织对学生所行使的管理权的性质如何定位,在多起涉讼案件判定后确有再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必要。首先,要改变传统行政法理论仅强调政府依法行使的行政权力以及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才受行政法调整,而公立高等学校为非政府组织,其对学生的管理权属非典型行政权力的观念;其次,公立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权应为社会行政权,属行政权组成部分,受行政法调整;再次,因公立高等学校的管理权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性和被滥用的空间,对学生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应将其纳入司法干预的范畴,但应对其权力内容进行科学划分,而非全部均能实施司法干预。 相似文献
13.
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补助是资助型给付行政的重要方式,对这一领域的考察可以发现给付行政领域在开展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共性问题。行政补助往往面临失灵的尴尬。大量依靠"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规范的现状,使"法律保留原则"、"司法救济"等资助行政的裁量规制通道都发生阻塞,"程序性规制"是较可行的方式,应明确效率、公平作为程序性规制的两大原则,并设置相应的规则来强化程序设计,解决补助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强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士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98-107
行政强制措施是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可诉具体行政行为之一,也是我国行政强制立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行政法理论和实务中,围绕行政强制措施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和模糊认识。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一方面使行政执法者拥有了排除妨碍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也使行政强制措施被置于复议机关和法院的监督之下。对行政强制措施产生认识分歧的原因有: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留有弹性空间;行政法理论对实践中使用的各种强制手段缺乏理性的总结和归纳;法律引入行政强制措施时未考虑与既有概念的协调。行政强制措施是否可诉,取决于它是否为一个独立完整和已经成立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取决于它与相对人权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回顾旧史学与新史学的既有成果,六朝政区研究仍有继续开拓的较大空间.文献资料方面,传世习见文献即相关正史地理志以外,应当充分关注传世扩展文献与考古出土文献;关键原则方面,把握诸如彰显正统、疆域盈缩、因人而异、内外轻重、主导因素、军政至上、权宜流变等等原则,皆属必要;至于“理解的同情”,则是我们应持的一种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17.
周正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46-48
现代行政更多是给付行政、服务行政,政府行为的权力界限、作用范围不断扩张.非强制行政行为的积极作用在实践运用中能否真正得以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法治化水平的高低.通过对非强制行政行为在理论上进行梳理和探讨,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益的对策,以推进其在实践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合宪性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行政法与宪法关系的阐释,因为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理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作为一个法律问题应当在一国宪法和法律制度中体现出来.我国行政法目前还存在诸多的合宪性不足,基于此,行政法治必须由宪法定位、行政法制定主体相对单一、非立法机关行政立法行为应有正式授权、行政法实施依据具有唯一性、行政法促成宪法实施等. 相似文献
19.
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是指立法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预先设计的关于行政程序法体系和内容的理想结果.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公正模式,二是效率模式.公正和效率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的公正模式和效率模式是可以兼容的.受西方行政程序法制定和执行的实践经验启发,并结合<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目标模式特征,行政程序法兼顾效率与公正的目标模式是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