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践,涵摄中国五千年文明智慧,对之进行创造性的化合创生,提炼出中国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概括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研究范式、理论方法、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才能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壮大提供渊源深厚的精神滋养.覃德清教授的新作<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以下简称<民生与民心>)①,以作者家乡广西柳江县百朋镇②的壮汉诸族群的田野资料为中心展开论述,以广东东莞市茶山镇广府人的社会文化形态及其变迁历程作为参照,关注华南紫村诸族群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胡超文 《民族学刊》2023,(10):120-129+160
族群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界就对其进行了持续的理论探讨,并积极开展中国族群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其中,族群关系对建筑文化生成与变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澳门城市发展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色彩,是研究族群互动的经典场域。本文通过族群互动理论的视角,在简要回顾澳门历史发展过程、梳理明清澳门族群构成与互动形式的基础上,分四个时期深入剖析了1557年至1849年澳门建筑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进程,指出族群之间或和谐或矛盾的关系都会在建筑文化上体现出来,建筑文化表达的是族群互动的结果;建筑发展过程与族群生存、生产及精神等需求紧密相关;建筑是物质财富的重要体现,澳门建筑发展既与中葡两类族群的职业属性及整体经济地位有关,也与各自族群的营造传统相连;建筑文化决不仅是温文尔雅、自然和谐地形成的,更多的是在矛盾、磨合、对抗中形成的;政权稳定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是族群互动的基石与依靠,明清澳门建筑发展过程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包容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内涵和人民生活状态,是中华民族气节与精神的象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席卷世界各个领域,这给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以音乐人类学比较方法、田野工作实例和“多元音乐文化”的价值立场为出发点,以使中国民族音乐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为主旨,从发展的角度对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虎日”戒毒盟誓仪式的考察与研究运用了人类学的人类研究的整体论原则,在寻找地方族群毒品依赖行为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同时,考虑建立不同于科学的方法论的另一种方法论-即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彝族人民运用强大的习惯法与仪式、家支组织、信仰与尊严、民俗道德、亲情教化等集合的文化的力量,成了中国戒毒成功率最高的范例。影视人类学片《虎日》则一改传统纪录片单纯描述与诠释的特点,卷入了探索影片的直接的应用的目的并付诸实施,从而为影视人类学开辟了直接应用的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认同”(identity)研究成了近几十年来最“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认同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所借鉴和应用,批评理论也不例外。民族文学作为族群认同的一个文化栽体,为族群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诸如归属感、表达记忆的文本和认同共同的祖先等等。瑶族创世古歌《密洛陀》,包含有“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的多要素”,它同时对布努瑶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进行了建构和解释,并将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强化着族群中族民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相似文献   

6.
一、缘起在中国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实施之时,人类学学科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凸现于世。为了适应这个伟大时代对人类学学科的要求和实际需要,也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需要,将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来进行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了。为此,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广西贺州学院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联合发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政策与族群性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文是《关于族群性的三种概念》一文(见本刊1996年第4期)的续篇,系作者1995年4月向“人类学理论与族群性”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作者强调族群性概念总是和现实的社会-政治事务密切相联,尤其和人们的经济利益或者人们想象中的“社会回报”联系在一起。在最近时期关于族群性的思考中,有些看法既与大规模移民问题以及外来移民与东道社会的整合问题有关,也与某些意识形态的发展有关,这些意识形态都把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完全效忠于某一民族的思想和行为置于最重要的地位。人类学的族群性理论应当更多地关注和思考使族群性现象得以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具体情况。作者NOKielstra是一位荷兰的弗里斯人,现为阿姆斯特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相似文献   

8.
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达 《民族研究》2004,(1):60-66
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 )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 ,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 ,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 ,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 ,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 ,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 ,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相似文献   

9.
“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民族”一词具有英语nation或nationality的部分含义。政治统一性与地域一体性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因而“跨界民族”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将“民族”与英语中的ethnicgroup或people概念联系起来,是产生“跨界民族”说的根源。ethnicgroup是文化人类学概念,people则是历史学概念,这两个概念不可等同于nation和nationality,因而不可译为“民族”,可考虑分别译为“族群”和“人民”;由此,“跨界民族”亦应改称为“跨界族群”和“跨界人民”。“跨界人民”是一种业已分化的“历史民族”,不再具有现时的民族同一性。现代泛民族主义者试图重建“跨界人民”的统一是不现实的和反历史的,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出现似乎渗透了社会/文化人类学所有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社会/文化人类学从二元对立观到二元融合的兼容并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学科.尤其在心理学、认知理论等后结构主义流派出现后,语言、文本、历史对文化之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和多维.以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书的学术脉络和研究范式——“透过边缘见‘中心’来看,其学术思想无不受到后结构主义的严重影响.因此,考察其试图运用二元对立与兼容史观来构架一个有着客观和历史文化特征、主观认同、相互指认并跨越边界、以“华夏”和“异族”千年互动庞大案例为叙事主体的“概念化族群”研究,一定要放在后结构主义方法论之下才可能从根源上去理解和释疑,并藉以辩驳一个没有“中心”意涵的“族群”和没有结论的“民族史族群边缘理论”,其实只是一个历史先验论的神话.  相似文献   

11.
刘华 《民族学刊》2017,8(6):23-29, 102-103
本文从利奇与费孝通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论辩出发,尝试性地分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定义”性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释”性特征对西方人类学与中国早期人类学的不同影响,认为中国早期人类学家即便曾采用西方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式,由于在对待这门学科的前在立场及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在人类学的学科实践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即中国早期人类学家把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来重新注释、解释整体性观念下的“中国”——此“中国”并非仅仅是民族国家系列中“一国”的政治地理概念,它还包含着从自身历史与文明中承继而来的对生命及世界的整体性看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研究的差异,提出在保持中国人类学学科特色的同时,应尽快与世界人类学接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关系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与中国冲突较多的"他者社会文化"及"国民性"展开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发挥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强项和文化应用研究价值,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1.001马成俊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1.006秦红增技术与文化的互为观照:科技人类学解读1.012祁进玉全球化与地方性:认同的全球化话语——基于同仁县“五屯”地区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个案分析1.018索端智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1.023于鹏杰  相似文献   

14.
美、英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时空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略地勾勒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英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时空变迁,即从开始只研究非洲族群、太平洋岛屿和澳大利亚土著、美洲印第安人等的所谓“原始”、“野蛮”、“无文字”、“无国家”的简单社会,到后来研究亚、非、拉的复杂传统文明社会,再到后来又进而研究欧美工业社会;从只研究现代的“过去时”,到研究现代的“现代时”。文章指出这一研究的时空变迁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作为社会能动主体的美、英社会文化人类学者在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对包括自身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理论不断进行反思,进而加以革新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自从族群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族群与民族、族群意识与民族意识已经成为民族研究的主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着再次对“民族”与“族群”概念、民族意识与族群意识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接着对美国和我国所采取的族群政策的变化进行了一番仔细比较分析;对解决族群矛盾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只有淡化“族群意识”,加强各族群之间的文化认同,遵循族群发展的自主性和客观规律才能较好地解决我国的族群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当前学术界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的不同理解并概括了他们的共性认识 ,即族群认同的标志是文化特点 ,认为族群论者把族群当作文化承载单位 ,分享共同文化特质的看法并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族群的社会特性 ,不能准确地定义某一群体 ,从而造成其群体概念的模糊不清。作者主张 ,应通过准确描述和形容“民族”的办法 ,使国外学者清楚地理解中国的“民族” ,而不应强调与国际学术接轨而盲目使用“族群”概念 ,否定已经使用了 10 0年的约定俗成的“民族”概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通过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空间方位的确定、生活空间和仪式场所的安排等途径表达出其族群文化中对空间概念的哲理思考。面对急剧的社会经济变迁,黑衣壮人传统的空间观念也在产生变化,体现出黑衣壮人对自身生存状态和文化变迁过程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些西方学说被介绍到中国,有关“族群”(ethnic group)及其相关理论已成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却忽视了与西方民族学和人类学术语“族群”、“族群性”等同出一源的俄语术语。本文在对俄罗斯民族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术语этнос、этничность和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与相应的英语术语ethnos、ethnicity和ethnic group进行源流、释义对比分析后指出,双方学术观点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этничность(ethnicity)的理解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个术语指“民族(或族群)的性质和特点”。差异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表示民族(或族群)实体的术语不同,俄罗斯学者用этнос,西方学者用ethnic group;(2)俄语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特指民族的亚体或部分少数民族,而英语的ethnic group已由原来仅指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人集团和亚集团,扩展到泛指社会上因文化或血统关系而具有明显不同意识的所有集团,甚至包括一国之内占人口多数的民族集团。  相似文献   

19.
论族群与民族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族群概念的引入和使用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族群概念的界定是多义的 ,有的强调族群的内涵 ,有的强调族群的边界 ,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 ,但简明准确的界定可以概括为“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 ,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族群与民族的区别是 :(1)从性质上看 ,族群强调的是文化性 ,而民族强调的是政治性 ;(2 )从社会效果上看 ,族群显现的是学术性 ,而民族显现的是法律性 ;(3)从使用范围上看 ,族群概念的使用十分宽泛 ,而民族概念的使用则比较狭小。族群与民族的联系是 :族群可能是一个民族 ,也可能不是一个民族 ;而民族不仅可以称为族群 ,还可以包括若干不同的族群  相似文献   

20.
周泓  雷亮中 《民族研究》2002,(4):101-102
一门学科的成熟总是与成熟的教科书相伴随的。在人类学最发达的美国 ,系统而完整的学科属性、物质文化、语言与文化、田野工作、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人口、族群理论、文化撰写人类学的时空变迁和“全球化”问题等。其中 ,诸如历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影视类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学通论》评介@周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雷亮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