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七年三月一日,中山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鲁迅在会上作了演说。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上写着:“午中山大学行开学典礼,演说十分钟,下午照相。”同年三月出版的《国立中山大学开学纪念册》,也刊有鲁迅这次演说的记录稿,题为《本校教务主任周树人(鲁迅)演讲辞》。同年七月,钟敬文所编《鲁迅在广东》一书出版,收进了鲁迅这一演说词,题目换成了《读书与革命》,并加副题“中山大学开学演说词”,注明为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联德活动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在孙中山外交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一次大战期间到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孙中山致力于联德倒段 (祺瑞 ) ;从第二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到陈炯明叛变 ,孙中山将德国列为参与《实业计划》的重要国家之一 ,并寻求建立中德俄三国同盟 ;陈炯明叛变后到孙中山逝世 ,联德联俄是孙中山外交活动的基本取向 ,他不仅“以俄为师”,也称德国为“独一之导师”。孙中山一系列联德活动尽管收效甚微 ,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后来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广泛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源流》2012,(10):32-32
海陆丰这块红色的土地,先后有周恩来、叶挺、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周恩来与海陆丰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三次来到这里,指导海陆丰的革命斗争。1925年1月,广州革命政府组织建国军东征陈炯明,黄埔军校学生编入东征军的行列,2月26日陈炯明率部队退出海丰,2月28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  相似文献   

4.
(1902一1942)篇名 发表时间与刊名一九二一年 1月1日《广东群报》增刊 1月3日《广东群报》 1月11日《广东群报》 1月19日《广东群报》 1月21日《广东群报》 1月22日《广东群报》 1月24日《广东群报》 1月27日《广东群报》 3月《曙光》2卷2号 8月1日《新青年》9卷4号 1月24日《广东群报》 1月28、29日《广东群报》 1月31日《广东群报》 2月l日《广东群报》 2月12日《广东群报》署名欢迎新军人新教育是什么—在高师演讲词答冯菊坡先生的信社会主义批评—在公立法政演讲辞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二)教育与社会(三)答区声白的信讨论无政府主义如…  相似文献   

5.
张鷟景云初任职为岐王属非岐王参军;证圣中张鷟任监察御史的途径非制举,乃吏部考选;张鷟仕途两次受贬.第一次在武周时任监察御史,因无士行被姚崇所恶遭贬.第二次在开元初因出使岭南受遗,事发,诏赐死,后经援奏,改为流岭南.两《唐书》、《桂林风土记》所记张鷟受贬的史料皆不确.张鸷卒官于龚州长史,非司门员外郎,今本《朝野佥载》所记率更令非张文成.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19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是民国29年(1940年)6—7月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在延安组织的一次重要的森林考察活动。此次考察活动的成果——《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是有关陕甘宁边区森林最重要的一个报告。时任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的李富春8月22日评价该报告“虽其中有再加考虑与研究之点,但已成为凡关心边区的人们不可不读的报告,已成为凡注意边区建设事业的人们不可不依据的材料”。中共中央财政部1940年9月对此进行了内部刊印。现在除在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可以看到《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14 600余字)全文外,其余如《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料(第2辑)》、《延安地区林业志》、《陕西省志——林业志(第12卷)》、《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等文献中均有节选,版本间相差较大。《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也是目前见到的第一个提出垦殖南泥洼(南泥湾)的文献。研究历史最主要的是史料的本原性与真实性,为了准确了解陕甘宁边区森林的概况和研究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的历史,王希群等同志对《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7.
当年陈炯明、胡汉民指控黄世仲为所谓"叛军"首领私购枪械的罪名,纯属捏造;陈炯明拘捕黄世仲,是缘于黄世仲领导的督办处民军激烈的"拥孙倒陈"、"拥黄倒陈"举动;黄世仲后来未经审讯,被胡汉民下令枪杀,实与当时广东的政局形势、陈炯明在广东政坛的特殊地位、以及帝制推翻后革命队伍中依然存在的浓厚的封建专制意识有关.认为黄世仲是胡汉民与陈炯明政治斗争牺牲品的观点则缺乏根据.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下,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国民政府为了消灭对广东革命根据地威胁最大、盘踞在东江一带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势力,铲除武力割据,保护工农运动,为北伐创造条件,发动了以黄埔军校官兵为实战主力的两次东征。作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第一次东征时,率领黄埔军校教导团加入东征军右路军,同时兼任粤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东征右路军。第二次东征时,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两  相似文献   

9.
1955年3月21日至31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问题是解决高饶问题,通过《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以及关于“一五”计划草案等决议。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兼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党组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的潘汉  相似文献   

10.
(1902一1942) 发裹时间与刊名一九二二年 2月9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2月12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3月5日《独秀文存》 3月15日《先驱》4号 3月31日《广东群报》 4月7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4月12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4月23日) 4月21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4月23日) 4月21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争(4月25日) 5月1日《先驱》第7号.名眼上只同工人们勿忘了马克思底教训宁波水手平民教育基普教与基督教会陈独秀上上同同上同仲非宗教声中两封重要的信社会主义对于教育和妇女二方面的关系再致周作人先生信宗教间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200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3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于2月25日发表的《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各国人权状况的歪曲和指责。△伊拉克两清真寺发生系列爆炸3月2日,伊拉克两处什叶派穆斯林清真寺接连遭遇十多次爆炸袭击,至少已有150多人在爆炸中死亡,另有200多人受伤,死伤者大多是参加阿舒拉节纪念活动的伊拉克和国外什叶派穆斯林。△“两会”在京召开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相似文献   

12.
《源流》2012,(19):32
海陆丰这块红色的土地,先后有周恩来、叶挺、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周恩来与海陆丰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三次来到这里,指导海陆丰的革命斗争。1925年1月,广州革命政府组织建国军东征陈炯明,黄埔军校学生编入东征军的行列,2月26日陈炯明率部队退出海丰,2月28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率领军校学生到达海城。在这个时候,在海丰县城东的桥东召开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海丰支部,周恩来参与了党支部建立,在他的指导下,党支部建立县革命政府,维护革命秩序,实施革命法令。9月,广州国民政府再次举行东征,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总政治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孙文。1905年在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1912年1月1日到南京宣誓就职,组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1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6月创办黄埔军官学校。11月北上讨论国是,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14.
1918年 4 月 5 日 生于天津,本名查良铮,祖籍为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 1924 年 3 月 16 日 《不是这样的讲》(文)刊于天津《妇女日报·儿童花园》,署"城隍庙小学第二年级生 查良铮(男)". 1930 年 6 月 7 日 《笑话》(故事)刊于天津版《大公报》,署"查良铮(十三岁)".  相似文献   

15.
由段云章、倪俊明编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炯明集》,于1998年9月问世。全书共两册,88万字,举凡陈氏的论著、文告、函电、演说、谈话、公联及杂著等,概行收人,未加改动删节。除加必要的注释外,不作任何评论。该书编者认为,“编辑本文集,旨在存真求实,提供研究资料,希望有助于了解历史人物的全貌,有助于对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广东史的相关人物和事件进行更全面而深人的探讨。”该书所收资料,均按时间顺序排列,其他技术处理办法,详列于卷首《凡例》中。这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陈炯明文集。该书出版本身,就是一件…  相似文献   

16.
要闻     
《国际公关》2011,(1):14-15
CIPRA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10年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度工作报告》,通过了《第四届理事会领导机构及部分理事调整的报告》,听取了《民政部核准协会章程的说明》,选举赵大力同志为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17.
新发现的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第二品十四、十五、十六三叶(六面)是对古代维吾尔语文献《弥勒会见记》的完善和补充。第二品十四、十五、十六(六面)的拉丁字母转写、汉文译文和简单注释为相关问题研究者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葛底斯堡演讲是亚伯拉罕·林肯一次谋虑深远的演说,它表现出林肯不但要拯救联邦,还要拯救自由政体之原则的决心。将"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提升为"使这个国家得到自由的新生"的前提,这是令演说词成为美国人理解《独立宣言》不可或缺的文献的根本原因,也是内战后美国人的思想、政治与社会生活,何以得以重塑的重要因素之一。演说词精雕细琢,富于感染力,并且采用《圣经》中生、死、重生的宗教隐喻作为主题呈现方式,充分体现出林肯深沉的情感体验与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9.
肖亚君 《金陵瞭望》2009,(13):75-76
2006年3月17日,《1699·桃花扇》在北京保利剧院顺利首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国务委员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以及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时任江苏省长梁保华等省主要领导分别观看了演出.并对演出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胡敬忠 《金陵瞭望》2008,(22):15-16
《南京日报》于1956年3月15日创刊。办报时间不到5年,1960年底停刊。第二次办《南京日报》在1970年2月,办报时间不到2年,1971年9月停刊。从1978年第三次办《南京日报》到现在,已30年了。30年来,《南京日报》从小报4开4版到大报对开多版.由地下室办报到地上高楼大厦办报,由办报初期的亏损到后两年开始盈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