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它是怎样发展运动的?有些什么运动特点和规律?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与认识它?对于这些问题,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各个时期,我们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在今天看来,还有重新思考、研究和认识的必要。一在过去较长时期中,一些人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今天看来,不是时而过“左”,就是时而过右,几乎是始终处在“左”、右摇摆的认识之中。在过去人们多半是按列宁说的:社会主义是一个过渡时期,它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我们因此就以“过渡”二字来理解它。于是就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时期。因此,从理论上、实践上探讨为什么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繁荣发展时期;社会主义为民族繁荣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随着四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民族繁荣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提出了什么新要求等问题,对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族人民,投身四化建设。在这个问题上,三十年来我们是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的。一次是在我国六十年代初期,曾就这个问题开展了一场讨论。当时在一些报刊上出现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4.
隋秀英 《理论界》2009,(12):12-13
列宁在开创性地探索和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方法,其中学习社会管理知识、培养社会管理内行、重视社会管理实践,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社会管理与建立个人负责制相结合是列宁在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实际使用并取得很好收效的重要举措,这些方式方法对加强和改进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构成的,体系主要回答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有3个: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绪明 《兰州学刊》2009,(10):29-32
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我们党不断地进行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30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其概括为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党的理论创新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及其若干成果都集中体现在资本的“边界意识”这个核心问题的萌芽、形成和理论自觉的过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资本的“边界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曾经说过: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的道德观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有益的东西。总结和承继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在党的十二大中,胡耀邦同志作的报告和通过的新党章对搞好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原则、要求,对于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有重要意义,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根本保证。一、要用辩证观点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如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党也是个矛盾  相似文献   

9.
就业问题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探讨西方就业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原理,总结其他国家就业实践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解决目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就业问题,将会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光辉奋斗历程中,有过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而在每一次历史转折关头,每一个革命者究竟作出何种选择,这不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且是衡量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回顾毛泽东同志在我党第一次历史性转折关头的三次选择,对我们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应当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的,在规划“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从宏观的、多位一体的角度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的互相激荡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并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信任和依靠人民群众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等方针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此外还归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阶段性、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过渡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亚明 《学术探索》2010,(6):100-104
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理论建构工作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内在架构上来看,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个主体内容,在功能定位上三者分别对应于“意识形态文化”、“社会规范文化”和“民族认同文化”。三者之间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既各司其职、功能有别,又互相关联、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3.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来源于厚重的历史根脉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源于宏伟的现实基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源于开放的国际视野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积极吸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来源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尊崇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凝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宏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宏观领域治理的重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但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从而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程度。1.注意抑制反农业增长和歧视农业的政策出台。2.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包括教育水平,更包括农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是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与政治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个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逐步突破和不断扬弃的过程。作为改革对象的经济体制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反映出中国改革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渐进的道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市场经济论的先后提出,经过了长期曲折的探索和斗争,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围绕改革战略的研究形成了中国改革理论的不同流派,其中比较激进的和试图寻找单一改革主线或突破口的各种思路,都未能被实践所接受,转化成为政策的是以稳健务实风格见长的理论和对策选择。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改革,所有制改革是滞后的,但是,中国经济学家对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并没有因此而滞后,这方面已经取得的许多重要突破为所有制和国有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只有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才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经济改革理论和转型经济学不同,前者是以指导和应用于改革实践为目的的规范性理论,后者则是要对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做出科学解释的实证性理论。从改革理论到转型经济学的发展,预示着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发展的趋势:实证性的纯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的对策研究的分工和分化、理论经济学的国际化和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曹淑芹 《阴山学刊》2005,18(1):53-55
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主流。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势在必行。但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的限制;政府职能转变的渐进性的限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和私人资本自身力量的限制;政府和私人资本责任制约机制的缺失性限制;公众认同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加快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诚信建设是当前民间组织规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在充分研究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规范、引导民间组织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种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要注重实践教学,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改革方向.文章主要对本课题实际操作中实践性教学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总结与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特征中的高龄化和老龄化越发明显,"社会养老"已经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这需要加快社会理念转型。促进养老保险政策社会化,完善相关保障体系,构建公平、公正的养老保障机制;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实效性;需要引导市场机制的介入,增强养老资金运作效率;加强相关立法监督,规范政府行为,提升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益。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促使人们不能不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最终得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的形成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