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求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之一。“伊斯兰”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其主并谋求和平的人。和平意识体现在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真主的99个美名之一就有“和平”;天堂名之一就有“和平”;穆斯林彼此见面互道“色俩目”,敬祝和平;天房周围的诸多门中有一道叫做“和平门”,可见“和平”在伊斯兰教中的分量。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从来就不主张胁迫非穆斯林改信伊斯兰教,而是和睦相处。伊斯兰教是讲求“中道”,不走极端、不偏激的宗教。  相似文献   

2.
简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含蓄?含的本义是日含食物,不吞不吐。《说文》:“呼也”,“目有所衔也”。刘熙《释名·释饮食》:“含,合也,合口亭之也”。引申之,则有包含不露之意。蓄的本义是蓄积储藏。《说文》:“蓄,积也”。据此,则所谓含蓄,即包含不露,有所蓄积。含蓄的作品,在艺术形式方面应是包含不露的,在内容方面应是蓄积丰厚的。刘勰把含蓄性表述为一个“隐”字:“隐也者,文外重旨也。”“隐以复竟为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乘潜发。譬交象之变互体,川读之韫珠玉也。”①刘勰指出了含蓄性的两个方面:一是有“重旨”、…  相似文献   

3.
明人创作了2900余首宫词,对宫词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提出“壶史”“皇家大竹枝”等概念,题材以宫中行乐和宫怨为主。这些宫词在诗法上或为叙述性纪事,或为抒情性写怨;在作法上含蓄、浑厚;在内容上或揭露明代宫女的悲惨命运,或抒写了一代兴亡,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曹伟华 《云梦学刊》2009,30(6):111-112
在色彩写生中,能够引起人们审美愉悦、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真实绘画色彩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障碍,其中“固有色观念”和“局部观察习惯”是经常碰到的易犯病。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对宋杂剧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结构方面,王国维虽然认识到宋杂剧由艳段、正杂剧与散段三部分组成,但他误解了“正杂剧之数”,从而在论述中实际上把艳段和散段排除在了宋杂剧的具体演出之外;二、在表演体制方面,王国维忽略了杂剧“一场三段”等演出情况,误以为“一场两段”即宋杂剧的演出定制,并把它与宋代大曲一曲之中演二故事的体制进行不.适当的对应;三、在脚色方面,王国维虽然意识到参军色“不亲在搬演之列”,但在具体的论述中仍混淆了作为教坊部色的“参军色”与作为杂剧脚色的“参军”。  相似文献   

6.
论古典诗歌的篇法熊笃家姜《白石说诗》云:“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他把诗法喻为“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如兵家之阵”,“出人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可见诗无论写作,鉴赏、评论,都须一先知诗法,法有常规,不应轻视或否认;但又...  相似文献   

7.
明曹昭的《格古要论》有一段这样的画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这就是“后李唐画派”之山水马远风格。马远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至于其它景物,更是精减到不能再精减,画面上常留下大片空白,以表现空旷渺漠的氛围,这在中国画美学中为“虚中育实”,简化构图之目的在于追求含蓄之美,给观众以丰富想象余地。从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十分独特的画派。夏圭近似马远,亦在观察方法和提炼形象的能力上,与马远有共同的特点,构图简…  相似文献   

8.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09,30(6):71-76
今天重读谭谈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发现其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朴素的美”和“含蓄的美”。“朴素的美”是指其以朴实清新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既具传统美德、更具时代精神的山村女子金竹的典型形象。“含蓄的美”是指能从其故事、形象可以引申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9.
一、“体验”的提出与《庄子》的传道逻辑问题源于这样一对矛盾:《庄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同时又显露出极端的“反美学”的态度。比如他说: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①他甚至主张:擢乱六律,铄绝竿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②这种“反美学”态度如何解释?我们虽然不满足于用所谓庄子追求“大美”、追求“自由”来笼统说明。因…  相似文献   

10.
谢保杰 《云梦学刊》2007,28(4):98-100
《果园城记》是通过一个还乡的知识者(“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小城在衰落过程中出现的人、景、物、事。由于作品凸现了复杂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意蕴,含蓄深沉的美学理想,优雅明快的文笔,诗意的氛围,使“果园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小城。  相似文献   

11.
中美称赞语的语用差异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和美国的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美的称赞语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了中国“含蓄”、“尊人卑己”和美国“张扬”、“尊人”但不“卑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代初期,我省文艺界曾经对含蓄问题进行过将近一年的讨论,当时的《奔流》杂志以百家争鸣的精神,组织和号召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61年8月到62年7月,前前后后陆续发表了十二篇不同观点的文章。讨论的结果是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含蓄是文艺作品的艺术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作品成功的条件之一”,并明确指出:“一件艺术品如没有含蓄,则一览无余,值不得你去回味的。”第二种意见则与此正好相反,认为“含蓄是艺术表现手法的一种’,“含蓄有含蓄的特色,直叙有直叙的长处,它们并不互相排斥,并不发生谁为贵谁为不贵的问题”。如果把“含蓄这个艺术创作上的非规律的东西说成一个‘基本规律’,对艺术创作是无益的,首先,容易导致作者去为含蓄而含蓄;其次,大家都去追求含蓄了,就可能形成表现方法上的‘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3.
体道·游心·书艺杨士林老子所说的“绝圣弃智”、“绝巧弃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圣人为腹不为目①。”好象不言艺术。其实不然,道家是摆脱不了艺术的。不说老子无意识地提出了一些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朴不雕”、“道法自...  相似文献   

14.
王士禛是清初神韵派的领袖,被奉为“一代正宗”,扬 州五载是其辉煌艺术人生的起点。他“在广陵,昼了公事,夜接词人”,结交遗民隐逸,举 行大型酬唱活动,创作了大量的含蓄深婉、富有言外之意的神韵诗,为诗学开辟了新境界, 受到钱谦益、吴伟业等诗坛大老的赏识援引。扬州的文学活动与成绩在其一生中具有决定性 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俊杰 《理论界》2023,(1):102-109
贺铸常将心中之孤苦与“物是人非”意识融为一体进行创作。考察其《东山词》中的相关内容发现,“物是人非”的表现方式有四:“重游故地”的书写,“物”指草木、山河等,而“人”指美人或亲友;“旧屋、故院”的书写,“物”指房屋里的日常用品、庭院中的自然景致,而“人”常指妻子;“老年”的书写,“物”亦指自然之物,而“人”指作者本身;“回顾古人”的书写,“物”泛指某个地点,而“人”则指古人或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6.
曹立华 《理论界》2007,(2):118-119
儒家的“礼乐”观是社会关系的指南:“通过端庄的举止与宇宙和同胞生活在和谐之中”。儒家思想认为社会的基础是平衡与和谐。许多亚洲国家对“交际”一词下的定义强调和谐,尤其是在有儒家传统的文化中更是如此。儒家思想对人际交往有五方面的影响,而对语言也有种种影响。中国人见面时的客套话、韩国人对敬语的使用、日本人用含蓄、委婉、模糊曲折的言语等风格,都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7.
生命共感与诗的深层建构班澜诗这种文体确有特性。诗人郑敏说:“诗与传统的小说、散文、戏剧的不同之处是诗的突出的含蓄。这种含蓄常常使它有着不同于上述文学品种的内在结构。……它主要的特性是在于通过暗示、启发,向读者展示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境界。”①“突出的含蓄...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研读了几家地级以上的城市综合年鉴,对年鉴的厚度、装帧设计、各类条目的撰写手法以及框架设计、地方特色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收益颇丰,很多地方均值得赞赏。但是,在赞赏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年鉴的通病就是“体胖”、“臃肿”。许多地方的年鉴装帧越来越精美,开本由16K到A4K,从黑白印刷到四色甚至五色印刷;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古代的讽谏艺术》作者 许剑铭原载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讽谏是一种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讽是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谏是规劝君主、尊长、朋友,使其改正错误。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使人达到知错能改的目的,这就是讽谏。古代的讽谏艺术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直谏。极力规劝,以情感人。达到“生以身谏,死以尸谏”的地步。直谏是功、利兼之,福、祸存之。二是旁谏。委婉陈述,旁敲侧击,曲折适度。方式精微巧妙,语言含蓄委婉,富有戏剧性,是生活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相似文献   

20.
“民工潮”的社会经济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今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患有农村人口过早过快转移引起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造成的“城市病”,和由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引发的“农村病”①。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防治“城市病”和根治“农村病”方面摸索出了一剂行之有效的妙方,那就是采用“离土不离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办法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况且,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光靠“离土不离乡”的妙方显然不能完全根治沉淀已久的“农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