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驿站考>(增订本,杨正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是一部很见功力的明代交通地理研究论著,该书图文并茂,考论精详,为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然典籍浩繁,偶有疏漏在所难免,此作勘补二则. 1.谷亭驿.谷亭驿为<明代驿站考>失考之驿.该驿属山东兖州府鱼台县,在县东二十里谷亭镇谷亭闸近旁.明初,因谷亭闸(此闸初建于元至顺二年)设有此驿,至"隆庆中,运河东徙,省递运所及闸"(<大清一统志>卷一四六"谷亭镇"条.案,<大清一统志>于谷亭驿亦失考),闸废,谷亭驿亦废.  相似文献   

2.
肇源县茂兴站位于松嫩平原的中心地带,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地区的北岸,道路四通八达且与水路相连,陆路驿道主要有大站道,八虎道,春捺钵路、鹰之路、海西西陆路、边台。茂兴有关的水路,总共设有三个站,茂兴站是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特别是南北大动脉的要隘而成为北方地区最重要的驿站之一。茂兴之名始于明代晚期“,茂兴”是被强化了的汉语驿音。  相似文献   

3.
有明一代,东北是边徼地域,而历代统治者又只重腹地,忽视远物,因此有关明代东北手工业发展情况史料甚少,不只缺乏编年正史的综合史乘,即如轶事传奇之类的稗乘野史,也鲜见著述。所以,到目前为止,史学界有关明代东北手工业生产的研究,尚未有一篇全面系统的专门论著发表。兹拾遗补阙,钩沉抉微,草成是篇,以期有裨于明代东北手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4.
明代钱法变迁考王裕巽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包括朱元璋建明前的铸行大中钱时期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  相似文献   

5.
明代西藏行政区划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明代西藏的行政区划,对明实录中有关西藏行政建置予以考证,并兼及明代西藏诸政教势力的辖地和寺院势力,较全面系统地勾画出明代西藏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明代的中央财政收入,依赖于东南地区,通过运河输送至京。为保证漕运的畅通,自明宪宗时在中央设立总理河道一职,专门负责运河管理。总理河道官员身兼数衔,有权节制地方军卫和有司,对运河的河道设施及通航秩序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南方赋税的北运。总理河道的设立,不仅对明代水路交通的发展极为有利,而且对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也为此后的清政府沿用。  相似文献   

7.
河南禹州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但自南宋以后渐趋"沉默"。考察明代禹州的进士数量,可以了解当时禹州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明代禹州共有进士36名,在河南各州县中居于前列。所有进士中,景泰以前仅有2名,正德和嘉靖年间进士数量则达到了高峰,此后则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可以把宋元明三朝总括为一个单位——公历一○○○至一六○○——那个时代,有一种新学术系统出现,名曰‘道学’。那六百年间,便是‘道学’自发生成长以至衰落的全时期。”“道学”,或称“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宗文化和官方哲学,对宋元明清几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其深广的影响。明代是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有明二百七十余年间,理学内部各个学派大起大落,头绪纷繁,虽然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此作过精到、周详的述评,但以近代眼光视之,仍有重新斟酌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10.
范金民 《江海学刊》2012,(4):15-22,238
应天巡抚署治事处所先在南京会同馆,自成化十八年(1482)起才建有独立衙署,直到万历二年(1574)一直在南京。同年,为居中调度,及时处理海警和江警紧要事务,驻地移往适中之地应天府句容县。万历三十一年(1603),因苏州发生生员和市民之变,兼因苏州日益重要的经济和交通地位,应天巡抚又由句容迁驻苏州,此后直到明末,一直驻扎苏州。  相似文献   

11.
明代土地人体上可分成官田和民田两大类。《明史·食货志》说:“明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宋、元时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皂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产兼)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其余为民田。”官田入各级政府土地赋役册籍的主要是庄田,屯田等等之外的一般没官、入官田地。它们绝大部分集中在江南,尤其是苏松地区。这是因为,明初封建王朝在这些地方不仅接收了宋元等朝大量的官田,而且还新没收了同明太祖敌对的封建割据头目以及豪强富户的田地。在北方,一般的情况是官田寥寥,惟有北直隶的大名府,据正德《明会典》之记载,官田却高得出奇,有五百十七万亩之多,竟占了当时全府在册田土百分之九十九·五一。这不仅在北方是绝无仅有,而且也超过了江南官田问题最严重的松江府而雄距全国之首。对此,历来有不少研究者甚感疑惑,认为很难凭信,但又苦于找不到适当的理由解释,以致成为明代土地制度研究中的一个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些考证和分析,解开这个悬而未决的疑窦。 大名府官田畸重,最早系出自正德《明会典》的记载。据该书弘治十五年全国分区官民田土数,官田最  相似文献   

12.
明代南京佛寺修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南京佛寺修建分为三个阶段明初敕建一批佛寺,带动了寺院的恢复;明代中期,僧人是佛寺修建主角,为寺院发展时期;明代后期,士、僧大建佛寺,是寺院繁盛时期。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城、东城佛寺较多,南城最为集中,而西城、北城相对较少。寺院间距,一般不超过十里,很多甚至相邻相接。明代南京佛寺有名称可数者近210所,总数起码有300所,最多可能超过600所。  相似文献   

13.
14.
刘利华 《船山学刊》2009,(3):177-180
占城为印支半岛古国。今属越南。本文依据明朝实录、文献和档案中记载的数量极少的相关史料,对明代占城向中国遣使修好的过程进行考证,以期进一步加深对明王朝与占城外交关系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李云泉 《东岳论丛》2006,27(5):128-133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专职外交机构,外事管理分隶不同官衙。明代在因袭唐宋旧制的墓础上,外事管理与分工更趋严密而具体,形成礼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协同管理的格局。其中,礼部主客司全面负责外事活动,会同馆为外事接待机构,四夷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外事翻译机构,鸿胪寺专司外事礼仪,行人司则以奉旨出使为要务。本文对以上机构的设置、沿革、职能等问题作了简要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18.
明代建昌“渔人”族属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所谓“渔人”实际是指明代环邛海而居的南诏移徙的建昌“白蛮”后裔中以捕鱼为生的人。他们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邛海沿岸“大小渔村”和“张摆村”等地,并以何、段、杨、李、张等大姓为代表。明人范守已将其单独作为一种民族载于《九夷考》是不足取的。“渔人”虽以何氏等大姓为代表,但凡不以捕鱼为业者,均应排斥在外。  相似文献   

19.
胡侍(1492—1554),明代中期诗文作家,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鸿胪寺右少卿。与“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康海友善,有多部著述传世。前人关于其籍贯、字号的考订过于简单或存在偏颇,关于“夺秩编民”后的“诏复”问题多从古人之说,未进行深入辨析。通过考辨可以确定:胡侍籍贯宁夏;字承之;号蒙谿(溪)、蒙谿(溪)山人、蒙谿(溪)胡子、蒙谿(溪)子等;在34岁被夺秩编民后,再未复职。  相似文献   

20.
明代西域回回的入附中原问题,是有明一代极为重要的西北边疆民族问题之一。薛文波先生在其《明代与回民之关系》与《我国西北地区何以穆斯林居多》①两文中稍涉一二。其前文中《明初拒绝外族内徙》一节,云:“明初,感于元代异族之压迫,故惟恐异族昌炽,不特严分种族畛域,而使已定居之外族不能伸张其势力,外族内徙者亦受限制。”遂仅以洪武中明太祖遣撒马儿罕商旅返国一事为据②,断然定论,悖左史实,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即爰此发韧,非敢求疵于前辈,仅略述明代西域回回入附始末,冀以引起史界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