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效率较低的问题,选取2016-2020年东北三省19个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效率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投入、产出角度测算东北三省19个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效率,再通过Tobit模型从非投入、产出角度对东北三省19个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东北三省19个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发展不平衡;技术进步指数是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主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产业效率显著正相关,区域经济密度与物流产业效率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为提高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0~2018年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本文通过非参数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探讨了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采用HP滤波法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投入要素增长趋势及其波动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优化投入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技术研发、人力资本、制度变革等多种方面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提高各地区固定资本存量的有效使用效率; 3) 提高劳动的有效参与率。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林业统计资料,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3-2012年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绩效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效率增长态势良好,年均增长率为5.8%,但年度间则呈现较强的波动性且部分年份效率值偏低;从区域角度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林业旅游资源开发FTP技术效率均实现了增长,且各区域TFP指数增长较快的关键因素仍在于技术进步,且东部省份TFP指数增长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省份;从各省市区具体情况看,我国近1/3的省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效率存在下降的情形,其余省份技术效率呈现正增长,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仍有15个省份存在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损失的情形,且青海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损失并存。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P-马氏指数1985—2011年间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幅逐期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转型稳步推进,但不均衡。其中,东部及东北地区整体技术进步较快、效率提升明显,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走在全国前列;西部地区基本与全国同步,效率改进显著,技术进步较缓;中部地区技术停滞、效率低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严重滞后。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转型的第一动力,纯技术效率贡献次之,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也较大。所以,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协调区域发展,保持生产率稳定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科技投资渠道的视角,选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投入、银行科技贷款、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作为投入变量;三大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国外三大检索论文数作为产出变量,采用 DEA 结合 Malmquist 指数分析了中国省际科技创新的技术进步和效率,并采用回归分析了资金投入结构与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从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利用效率最高,企业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次之,银行信贷的利用效率最低,人员投入的效率中等。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比重越高,效率越高,但银行科技贷款比重越高,效率越低。企业科技投入所有要素的纯技术效率以及利用效率,呈现出东部地区第一,西部地区第二,中部地区最小的态势,呈现“U”型曲线。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看,近年来科技创新本身的技术进步成效最为显著,技术效率水平总体较高。少数效率以及技术进步较低地区以中西部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生产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亟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夯实经济转型道路。运用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省11个地级市2009-2013年农业生产效率不平衡。长治市、临汾市为DEA有效,位于生产前沿面。其余9市为DEA非有效,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资源投入冗余。2009-2013年,山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到技术进步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的共同作用。11个地级市在技术进步变化上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但受制于规模报酬递减的影响,太原市、吕梁市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晋城市纯技术效率低于生产前沿面,并低于山西省其他地市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显的背景下,工业用地的利用亟需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文章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研究工业用地的生产效率,将Malmquist指数法引入到土地效率评价中,并构建了工业用地绩效模型,从两方面对我国2001~2012年间工业用地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国总体和绝大多数省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含土地要素)呈递增趋势,且主要由技术效率进步所致;全国工业用地绩效指数总体上大于1,工业用地的投入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且变化呈"U"型;中东部地区的绩效指数高于西部;此外,土地的投入促进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东部地区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用地对于工业生产率的增长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模型测度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情况,发现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呈增长态势,其增长原因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16省(市、区)提升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江苏、浙江、安徽、新疆等15省(市、区)提升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技术的进步。基于DEA模型测度的实证结果,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进一步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和优化资源的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所中医类高等院校和44所医科类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中医类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效率高于医科类高等院校且规模效率表现更佳,但在管理水平方面医科类高等院校优于中医类高等院校。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表明,中医类高等院校与医科类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进步均受到低技术水平的制约。Malmquist指数的分解情况显示,中医类高等院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加明显,医科类高等院校的规模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说明两类医学院校都对技术效率的薄弱环节进行了优化。高等医学院校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地区差异,综合技术效率的结果为西部>中部>东部。西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可以增加投入以提高产出;中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组织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东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组织管理与规模配置都处在落后水平,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的河北省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河北省11个行政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以前14年间河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进步变动趋势与技术效率变动趋势相反。河北省11个行政市农业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唐山市、石家庄市、保定市、承德市、张家口市、邢台市、廊坊市为DEA有效;衡水市、沧州市、秦皇岛市、邯郸市为DEA非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投入冗余。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受到市场化程度、资源配置效率、工业发展基础等影响,技术进步转化生产力方面并不高,经济增长效应不佳。通过用甘肃省经济数据拟合广义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出广义技术进步以及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甘肃省经济发展还处于高资本、劳动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模式,科技进步转化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优化配置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DEA模型评价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17年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各省份2017年的产出不足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一些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三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西部、中部和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总体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协同变动,东部地区的总体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协同变动;纯技术效率对总体技术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为提升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应从宏观层面完善政策体系建设;从中观层面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从微观层面优化高校内部分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铁路业路网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成为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铁路总公司18个铁路局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CCR-DEA模型,对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认为:10年间中国铁路运输业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就内部效率而言,各铁路局生产效率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中国铁路生产效率改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技术水平的内在提升,近年来的政策支持促进了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和外来技术的引进;二是外部资产投资增加的推动作用;三是产业结构变迁与铁路运输生产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铁路运输业与中国工业化进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产业结构变迁可以对铁路运输业技术进步和综合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从而促进铁路运输生产效率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平稳快速的技术进步是样本期间内中国铁路运输业生产效率平稳的主要原因,而规模效率明显下降则是抑制综合效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铁路运输业需要降低建设力度,避免外延性的规模扩张,要更加重视铁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率的发挥,从而改善铁路规模效率;更加重视既有运输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的强度和频率,重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从而改善技术效率;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通过引入竞争抑制铁路运输业可能存在的非效率因素,从而改善总体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基于耦合理论,分析了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的耦合逻辑,并构建了分析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尽管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和耦合持续发展度,但关联度和强度不高。从区域维度上看,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经济基础差距、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不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在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的耦合程度方面形成巨大差异,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分配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度“东西较高,中部塌陷”的总体格局。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促进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靠深化体制改革而激活企业家潜能是转型时期中国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捷径,但经济效率的提升是该“捷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可持续通行的重要前提。通过剖析经济效率在微观、宏观、综合三个层次的内涵并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以动力、能力增进为特征的企业家资源拓展可显著提升生产、动态、配置三个维度的效率,由此导致的三类协同,即企业家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企业家创新与创业的协同,微观生产效率与宏观动态效率的协同,是上述“可持续性”形成的重要驱动源,而不断深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则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为促进中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持续增进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研发人才开发水平指标包括科技政策体制、研发人才投资收益及研发人才质量水平。从指标体系出发收集了宁波、杭州、深圳、青岛四个城市研发人才开发水平相关数据,对其横向、纵向比较比较四个城市研发人才开发水平上的差异。宁波市研发人才在开发水平上政府财政投入绝对数不低,但相关制度不完善,研发人才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果偏低。宁波市政府应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建全相关制度,针对高层次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并建立专门的研发人才资源市场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以提升科技人员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研发人才。  相似文献   

17.
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于加强管理创新 ,提高经济效率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很多 ,但是对于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测度尚很少研究。文章认为广义技术进步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 ,即资本和劳动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果。文章提出了测度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方法——扣除法 ,并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定量测度了管理创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研发投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是因为受到了创新网络效率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创新是一个非线性、联动的系统工程,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是创新个体努力的行为,更是创新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创新网络的构建能够提升创新主体吸收、获取、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研发投入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能够将研发投入资源有效转换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发展的动力源。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创新网络效率不高,创新网络效率对研发投入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发展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创新网络效率较低的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并不能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发展,表现出“高投入、低效率”的特征。在创新网络效率较高的地区,增加研发投入能够高效转化为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表现出“高投入、高效率”的特征。因此,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从“投入导向型”向“效率导向型”转变,从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升级创新载体和平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培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等方面提升创新网络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运用索洛余值法测量和分析了我国“六五”至“十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应从加大公共教育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入手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西北五省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大力加强西北五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其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外科技创新差异性分析理论为基础,运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灰色关联方法对西北五省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研究发现:西北五省间科技创新的差异性较大。陕西省科技创新总量指标远高于其他四省,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度不是很高;新疆科技创新的相对指标和部分关联度数据很优异;甘肃和青海在技术市场成交额和科技投入方面的关联度比较高。基于这些差异,西北五省在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同时,应学习和借鉴东中部科技创新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尽快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发挥其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核心区和战略支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