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报党刊经历了从报、刊未分到报、刊分野,从以刊为主到以报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共中央正式办报缘起于党的六大,始于创办鼓动性刊物《红旗》与地方性日报《上海报》,并于1930年8月将二者合并为首份中央机关日报《红旗日报》,但不久停刊。临时中央迁入苏区后,中共中央党媒基本保持一刊一报格局,渐由以刊为主转向报、刊并重。随着《解放日报》创办和刊物停办,中共中央党媒转为以报为主。从刊到报的转变引致党媒功能、组织形式和党管方式发生变化,“党报”概念随之变更,《解放日报》改版正是这一进程的结果。这进而引起中共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对象、传播效率、宣传话语及马克思主义话语发生变化,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时事政治性机关报,是大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它以贯彻反帝反封纲领为宗旨,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及时介绍党的方针政策,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动员、宣传、组织作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是《向导》周报的第一任主编。1922年9月  相似文献   

3.
研究延安《解放》周刊,对于当代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解放》周刊是皖南事变前延安报刊系统的核心,最早成为党的喉舌。它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刊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为展现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表明,《解放》周刊是皖南事变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4.
记得初上讲台时,我对作文教学常常是束手无策;而今,已指导学生在《小学生周报》《作文世界》等数十家刊物上发表习作225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进步?我想,主要是把握住了作文教学的三条成功法则。  相似文献   

5.
《努力周报》是20世纪20年代颇具影响的自由主义刊物,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周报》逐渐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热点。文章从以其为载体引发的思潮,聚集在其周围的学者群以及其办刊特色等三个方面就相关研究状况做一简要述评,并指出系统、全面的研究付之阙如的状况以及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国民党宣传新思潮的重要理论刊物,积极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成为五四时期宣传社会主义的阵地。在梳理了该刊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介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及其变化原因后,并对该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局限性和历史贡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努力周报》是20世纪20年代颇具影响的自由主义刊物,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周报》逐渐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热点。文章从以其为载体引发的思潮,聚集在其周围的学者群以及其办刊特色等三个方面就相关研究状况做一简要述评,并指出系统、全面的研究付之阙如的状况以及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同为前期创造社的期刊,但是对于两者的关系,人们一直简单地认为《创造周报》是作为弥补《创造》季刊的不足而存在的。通过对这两份刊物的初版时间、栏目设置以及作者群体的考察和辨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两者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创造月刊》是最具代表性的左翼期刊之一,它在现代文学生态场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阵地,通过文学与政治上的互动纠结与多重对话,实现了革命信仰的书写与文学价值的重塑。《创造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译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原著;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介绍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过程中,《创造月刊》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进行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学者把《星期评论》当作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把其主编者戴季陶当作这一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人物。考察《星期评论》创刊的语境与宗旨,研析戴季陶在该刊所发文章及其思想主张,证明戴季陶及其主编的《星期评论》不仅不能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先进分子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高水准,甚至根本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衡量一个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否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是看他知识上对马克思主义是否熟悉,而是要看他是否相信马克思主义并愿将之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1.
《红旗谱》研究五十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来的《红旗谱》研究曾掀起三次研究高潮。从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人物形象、认识价值到第二次研究高潮中对其艺术风格、版本、情节构成的深层探讨,再到第三次研究高潮中叙事学角度的分析、文化、美学领域的拓展,《红旗谱》的研究由单一的文本阐释走向了多方位、深向度的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2.
简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基本阶段 ,邓小平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延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邓小平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要求传播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多重适应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一级传播模式明确了传播的基本流程,锁定了传播工作的七大重点;第二级传播模式,包括人内模式、人际模式、组织模式和大众模式,拓展和完善了第一级传播模式的功能,相互作用,彼此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二级传播模式组,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初,哈尔滨工业大学部分教师所写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注意,他破例以<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给作者写了一封亲笔信索稿.哈尔滨工业大学部分教师又写了一篇长文在<红旗>上刊出.由此,在中国机械工程界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事件说明国家领导人的态度,决定了国家的政策,也关系到许多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汉俊不仅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也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宣传家、编辑家。李汉俊通过自己大量的编辑出版活动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着力改造《星期评论》,正视不同信仰者,积极筹备建党;努力翻译、校对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面向社会大众宣传唯物史观;创办《劳动界》周刊,联系工人的生产生活实际,通俗平实地宣传革命道理;主持《新青年》编辑部工作,面向进步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李汉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从中得出若干启示,有益于新形势下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编辑出版事业,从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方法,主要表现为:依托书报杂志,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各种研究机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加大群众宣传教育,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这些路径和方法不仅在当时广泛宣传和普及了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对当前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诸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论《红旗谱》中方言词语的运用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词彩学角度出发,从地方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等方面对小说《红旗谱》中运用的方言词语进行研究,探讨其方言词语的运用特色:地方色彩浓重,折射出冀中平原特色的地域文化;形象色彩浓郁,叙述、描写形象生动;感情色彩浓重,表达出强烈的爱憎之情  相似文献   

19.
以《红旗歌谣》为蓝本,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出现的新民歌经典文本进行意识形态分析,力图在展现这一奇特的文艺现象与政治之间互动关系的同时,把握那个时代的情绪以及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缩影。  相似文献   

20.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手段和平台开展的意识形态斗争,是意识形态斗争的网络化。网络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最先进的传播工具。但国外反动势力也借网络强势侵入,大肆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散布反动言论;同时,网络也会放大国内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矛盾,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