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殊 《浙江学刊》2006,(5):124-128
"联省自治"和省宪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盛行一时的宪政思潮和政治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联邦主义萌芽形式,省宪运动和"联省自治"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国追求宪政的百年史上的重要一环.省思在国家结构问题的历史实践和现实选择,对当代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制度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亮 《求是学刊》2007,34(5):5-8
英国新左派运动发端于1956年,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分裂,退化为一个团结在《新左派评论》杂志周围的知识分子小团体,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走向终结。虽然作为政治运动的新左派历时短暂,但它仍为当代英国政治留下了一些重要的间接遗产。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对新左派历史的研究日渐兴起。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外交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难题。梳理并探讨日本在解决这些难题并促进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或对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启示意义。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杂志社与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拟联合主办"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的国家转型: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诚邀国内外学者惠赐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4.
张勇 《太平洋学报》2014,(11):78-85
20世纪50年代末,在佩里斯·莫罗的领导下,所罗门群岛中的瓜岛兴起了一场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运动,史称"莫罗运动"。尽管该运动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元素,但基本上仍是世俗的。与历史上的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运动一样,莫罗运动的兴起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莫罗运动不仅称瓜岛为伊萨塔布岛,而且数十年来,它一直是恢复瓜岛传统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它还卷入了马莱塔人和瓜岛人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所造成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对中国西藏进行秘密行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西藏的政策发生了新变化,中央情报局成为西藏工作的主角并成立西藏工作组任命专人负责西藏秘密行动,策动西藏独立、支持西藏分离势力发动叛乱成为中情局的特殊使命。中情局官员在印度与达赖家族建立起了直接联系,达赖的两个兄长由此成为中情局西藏行动的耳目。中情局远东处先后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科罗拉多海尔营秘密培训藏人特工空投回藏,促动西藏反叛运动的发展与达赖出逃。  相似文献   

6.
孟祥玲 《学术交流》2003,(1):139-141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它是美国“第二次重建”以来规模最大、延缓时间最长、打击面最广的一次民权运动。它以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为起点 ,呈现出有效的组织性、广泛的参与性和抵制的非暴力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延安整风运动之所以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命题,在于其正式宣告了革命知识分子立场的大众化转向.以"情感改造"为视角、以小说《丽萍的烦恼》为契机对这一过程进行爬梳,可以发现个体改造行为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的复杂张力与缝隙:当疾风骤雨般的革命现实到来之际,无论是尚余留着五四情感特质的知识分子,抑或是已树立起主体身份意识的先锋的革命女性,都需要在实际语境之中通过渗透于日常的"情感改造",以转换形成一套与延安建构性指向相符的新政治情感风格.  相似文献   

8.
达赖出逃以后在整个60年代直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美国秘密插手中国西藏问题的力度加大。中情局不但秘密培训藏人特工向西藏境内渗透搜集情报、支持建立木斯塘藏人准军事武装,与印度情报部门秘密合作支持建立所谓的"印藏边境特种部队",而且政治培训流亡藏人政工干部从事西藏问题国际化运动,利用联合国舞台妖魔化中国,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葛兰西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学界的显学。近年来,似乎再度出现"葛兰西热"。各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政治哲学、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市民社会与国家、阵地战与运动战、政党理论与自治思想,以及如何评价葛兰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然而,对葛兰西的国家概念,似乎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从知识分子问题与国家概念,霸权、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民主集中制"的国家形式等方面对葛兰西的国家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对葛兰西的国家概念进行政治伦理学诠释,可以塑造出葛兰西作为一位政治伦理思想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叶之后运用于大量的经验研究,并因此变成了一个专门化的社会运动理论。新世纪以来,有关政治机会结构的经验研究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尝试对政治机会结构理论40年的研究历程、现状与趋势作一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1.
邵薇 《学习与探索》2006,(1):164-167
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运动是建立在意欲打破单纯以政治需要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上的,以文学性、审美性作为文学作品入选文学史的标准.但文学史的书写能否真正做到拒绝政治,这引起了学术界新的质疑,而文学价值评判标准的变化也使得文学经典成为流动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政治人类学为视角,评介了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特别是人类学学者对工人、农民、妇女等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社会弱者的生存处境,重要的是还展现了底层民众(如工人,第三世界的农民、妇女)与政治权力、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有益于丰富政治人类学对政治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政治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盛行于20世纪的大部分国家的学术界和政治界,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政治科学中用于描述民族统一构建和国家建立的过程,特别是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的亚洲、非洲等新独立国家建立过程的一种政治理论,是以政治发展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为研究主题,围绕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民主转型、如何实现社会稳定、如何克服政治腐败、如何化解政治危机、怎样完成政治文化改造等核心问题而展开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党的变迁对西方政党政治变革是一种补充和扩展。本文从"选民中的政党"、"政党组织"和"政府中的政党"三个向度对战后美国政党政治的新变化进行探析,从而更加清晰地审视美国政党的变迁。虽然"衰落模式"、"稳定模式"和"复兴模式"交替存在,但是,美国政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确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并且政党正在试图通过国家政治权力恢复其功能。尽管美国政党无论是在政党组织、选举层面,还是在政府层面,都走出了60、70年代的低谷,但随着政治生态的变化,这种复兴态势也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形形色色的、一浪叠一浪的大规模社会抗议浪潮,震撼了西方所有国家的政治生活.自美国黑人人权运动开始的抗议运动,在60年代后期的反文化抗议运动、反越战和学生运动中形成第一次国际高潮;继而,这股浪潮在70年代各式各样的女权主义、环境主义、反核运动中继续发展;80年代初,它又在尝试动员广泛的新和平运动.所有这些,不仅对政治问题、政治决策、新的法律和制度产生影响,也对新社会运动在社会与文化领域中实现的颇有决定意义的持久变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国公司寻求在世界范围内安排其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多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支持者和主体;而全球化的反对者认为在世界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国家不再能够采取主权国家政策,尤其是在社会保障方面。不同国家对于全球化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是某些国家却把其面临的经济困境归咎于全球化。相反,本文表明,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开放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并且是解决许多国家在2 0世纪70~80年代遭遇的经济困难的良方。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开放。文章指出了国家的公共政策是促进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产物,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完善,至今已经成为一项健全、独特的社会计划和国家制度,为众多国家推崇与效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经济学上的危机、革命和综合,是西方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整体政府”论——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政府"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家第二轮政府改革实践的新趋势。文章系统分析了"整体政府"产生的背景与动因,解析其内涵与目标,介绍其基本内容和实践模式,以期对我国政府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女权运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为争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而开展的运动。它的目的通常是要消除父权制的影响,改变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利地位,更充分地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从18世纪末女权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到现在,两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日趋重要。本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而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又与其他一些社会运动逐渐结合,从而扩大了影响。与此同时,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内,女权运动也取得了发展。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