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体制改革也在进行中,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教师授课方式一直在探索更新中。本文主要针对多种教学方法下的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依据,从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为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高工程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层面来讲,它是教育部引导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从中观角度讲,它是高校提高自身办学质量、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从微观层面即从学生自身的层面来讲,它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习得职业技能、获得独立的生存能力,是使其适应社会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我国一直从各个方面对高考进行改革,以期从高考改革的角度引领教育制度及模式的良性改变,将高考从知识考察、分数值上逐渐转变为更加公平的人才选拔、压力降低,帮助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本文从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出发,阐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9):176-178
文章从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的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出发,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结果,从当前我国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地、家庭氛围等角度提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提出实现大学生入学机会平等、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的策略,希望能对有关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方向,改革的关键是让高校走到招生的“前台”。要确立高校自主招生的主体地位,明确高校自主招生权利,鼓励高校实施自主招生,设立多种招生平台。政府要在保障公平、政策引导、加强监督、提供信息服务、加强法治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潘光辉 《社会》2017,37(3):131-162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撤点并校”的政策调整下,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机会的。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到2012年追踪个案的数据,通过对农村学生小学至初中毕业升学历程的回溯,建立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辍学模型”和基于Logistic模型和线性概率模型的“升学模型”,发现家庭背景始终是影响子女教育机会的重要因素。在“撤点并校”刚开始执行的年份,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风险反而有所降低,家庭背景在“撤点并校”后对于子女的入学几率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一政策使得农村家庭在教育上“主动投入”,而这种家庭层面对于政策的回应使政策的影响效果被削弱或者推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家庭背景在教育层面上的再生产机制是每个家庭在制度驱动下做出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忠路 《社会》2016,36(3):86-109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和经济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以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本文对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和2012年毕业于北京高校的本科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而且读研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业表现都要显著地优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国内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中,家庭背景变量基本上是通过影响本科就读高校的类型和学业表现来发挥作用的,而比较海外留学与国内读研这两种选择,本科就读学校类型和学业表现对此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起作用。上述研究发现对于当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招生和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  相似文献   

8.
李昂然 《社会》2022,42(2):94-125
本文在中国教育资源市场化的背景下,探究了初中课外补习对学业成绩的效应异质性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启示。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发现,从同质性效应来看,参加课外补习对于提升初中生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但参与课外补习的倾向性影响其效应异质性。课外补习有助于提高倾向性处于中间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表明课外补习受益学生大多来自学习成绩中等的普通工薪家庭。对于倾向性较低的大多数相对弱势的家庭和倾向性较高的少数优势家庭而言,课外补习对学业成绩的作用微乎其微。研究表明,中国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变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个体教育选择的复杂性及其对教育公平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何鹏 《社科纵横》2011,(11):165-166
高考是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自高考制度建立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弊端也不断出现。本文试图对中国高考的录取名额投放和录取参照标准所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从而为实现这两方面的教育公平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杜海斌 《唐都学刊》2003,19(1):28-32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在唐代社会发挥着选拔、激励、教育导向、维护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功能。从科目设置、测量方法、选拔标准等方面来看,科举考试对人才的选拔是客观公正的,对士人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推动了崇文尚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维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倡导了公平、平等的思想理念;选拔了大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员,提高了唐代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扩大了统治基础,打通了社会流动的正常渠道,培养了中国乡村士绅阶层,使之形成地方文化核心,有力地维护了唐代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效率or公平:中国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民 《社科纵横》2009,24(4):153-154,157
效率和公平是教育决策和教育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基本目标,但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公平唯一或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使两者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都不同程度地受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从影响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诸多因素出发,实现二者的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从政治伦理标准的角度出发 ,将目光凝聚到周代的选拔官吏政策上 ,则不难发现 ,其显然受德的影响。德与选拔官吏政策的结合 ,是周代严格宗法制下 ,有效选拔官吏、使之在政治上获得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明古以鉴今 ,对周代受德影响的选拔官吏政策的探讨 ,对现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多维视角 ,对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和享用中存在的效率不高与不公平并存的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 ;提出公平的政策化、制度化是效率提升的调控机制 ,管理医疗是效率优化的运行方式 ,决策科学化是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及科学研究需要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自主规划、团队协作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以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为例,该文分析了科技竞赛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围绕大赛主题,利用选拔、培训和参赛等环节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实验技能、合作能力等能力,形成了有效做法。同时,提出了以赛促教的实验课教学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15.
"活动"对<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来讲,"活动"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感情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已对此陆续出台了多种扶持政策.但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需要高等院校和学生自身做出应有的努力和准备,其重中之重就是培养有利于提高就业绩效的能力和素质.不仅从促进高校学生创业的角度需要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从促进学生就业的角度也需要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素质.将创业研究与就业研究相联系,证实了创业教育对就业的积极作用,说明了进行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满意度,从而给"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了理论支持,也说明了开展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大高等院校的重视。对于高职会计教育而言,如何改革招生制度,选拔专业可塑性强的考生,为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设立保送制度,鼓励中专及高职高中优秀学生继续在本专业领域深造;改革实验教学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胜任能力;加大学术科研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专业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贺生群 《唐都学刊》2011,27(3):123-128
经济公平是社会公平最根本的内容,要实现经济公平,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要坚持三个相关的经济学原则:一是等量活劳动投入获得等量活劳动收入的原则;二是等量死劳动投入获得等量死劳动收入的原则;三是等量活劳动投入与等量死劳动投入获得等量社会纯收入的原则。剥削是死劳动投入者对活劳动投入者活劳动收入的占有。经济公平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成为可能.为了响应教育部在疫情期间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高校纷纷组织师生充分利用在线网络资源和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尤为重要.该文主要在界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描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及探讨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基础上,从线上教学的特点出发,利用PBL、TBL、网络资源及形成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8):163-167
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谋划者,辅导员思政教育策划能力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辅导员思政教育策划能力是指辅导员运用策划理论知识,有机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性地设计、规划和评估思政教育行为方案的能力,包括政治判断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评估论证能力。本文从辅导员自身、学校、教育政策等三个层面提出了辅导员思政教育策划能力培养策略:辅导员应端正职业动机、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职业技能、加强工作反思;学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创新培训内容,组织多样化培训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跟踪评价和激励制度;教育政策方面应当出台支持鼓励辅导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