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史建明 《河北学刊》2006,26(3):200-205
经济周期波动是一种超越体制和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在经济周期波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千差万别,而且各个因素交互作用的机制及其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分析了投资、消费、价格、财政、贷款和外贸等七个内生因素对河北省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增长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财政收入和投资。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两个标志性的特点其一,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其二,GDP增长率达到9.1%,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在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之后,如果宏观调控得好,就可以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地增长;如果调控得不好,有可能出现大起大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出现了四大特点体制基础变了,但仍然需要防止经济过热和大起大落;消费结构变了,但需求面的消费制约仍然会存在;供求关系变了,但供给面的瓶颈制约仍然会存在;物价态势变了,但经济增长过快仍然会导致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上的膨胀型波动。分析表明消费需求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作用远大于投资增长,投资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政府熨平经济波动的宏观政策导向应是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抑制投资波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对经济波动缓和化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HP滤波法对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测度,划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经济周期.接着,使用固定样本时间长度的滚动时窗法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度发现,1997年之后滚动标准差下降了近50%,从总量上验证了经济波动缓和化现象.本文进一步从GDP的产业结构和支出结构两个方面对经济波动缓和化进行分析认为:第三产业波动幅度的大幅度下降、消费波动和投资波动的放缓是经济波动缓和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通常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只是在时域或频域上进行,而我们利用时间窗和频率窗都可改变的时频局部化的小波分析对1991年以来的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991—1994年的经济周期波动剧烈,经济大起大落;1995—2004年的周期波动存在长短期波动叠加的现象,波动幅度明显减缓;2005—2008年的周期波动的波形简单,总体振幅与上一阶段相近。我们还利用小波分析对我国2009年1季度至4季度的GDP增长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停滞开始起飞,在经济转轨中走向市场化,并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实现了从初期的"高增长、高波动"到"适速增长、低波动"的转变。进入新常态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阶段。为了判断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的基本走势和主体特征,对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态势和周期阶段的持续性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表现出五至八年的中等长度经济周期;虽然在此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均值水平出现下移,但是波动率较低,经济周期阶段的持续性增强,周期阶段转移概率较小;经济政策始终处于有效操作区间,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逐步显现和稳固,我国经济发展将再次获得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升级和整体结构优化的良好契机,能够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波动周期的测算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确有一定的周期性,周期长度约为4~5年。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变缓。我们应深入认识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减少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消费、投资与膨胀型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上的膨胀型波动。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贡献远大于投资增长,投资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熨平经济波动的宏观政策导向应是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抑制投资波动。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形成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外国直接投资、实际经济增长率、消费物价指数、世界出口品价格和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是形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主要因素.在转型期,世界出口品价格指数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消费物价指数,接着依次是外国直接投资、生产率相对进步指标、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经济增长率.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将造成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不利于我国出口,故不宜将这两者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有助于我国的出口.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基本上不受套补的利率平价规律影响.  相似文献   

10.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政策制定者判断经济形势并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采用年度宏观数据,运用生产函数法估计我国潜在产出和计算产出缺口,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产出缺口的成因及表现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狭义货币增长率和全社会总消费增长率是经济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传统意义上影响实际产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对于产出缺口并无显著影响,不是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对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减少经济周期波动而言,固定资产投资、狭义货币和全社会总消费仍然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相关系数和面板数据回归法,文章给出了1979-2006年间中国各省份地方财政支出周期性行为的基本特征.1994年分税制改革所引致的财政分权程度的下降,在省份经济周期同步性提高和中央政府有足够财力、意愿和能力实行逆周期宏观政策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波动的综合性反应从顺周期模式为主转变为逆周期模式为主,在平抑省份经济波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地方财政支出对省份异质性波动的顺周期程度提高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国内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平以及地方政府应对异质性经济波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近年来中美贸易的发展形势,分析了当前的中美贸易状况,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格局有很大的改善,但仍以轻纺产品和矿产品为主体,高技术产品并不强,并由此指出这种贸易状况下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加入国内零售业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加,经营方式、经营业态日趋多样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智暂化,加上营销人才短缺,企业经营将更艰难。为此,我国的零售企业必须客观地分析本企业所处的特定营销环境,采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营销管理方式、营销策略和适当的经营规模来应对变化了的营销环境和外资商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面临"高债务和高赤字"问题,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主权债务问题导致主要国际货币大幅度波动,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凸显,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较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仍然较高,未来美元汇率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去美元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欧元、日元等货币都难以替代美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正在崛起,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支柱产业地位的考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润卿 《学术探索》2008,4(2):56-61
现阶段人们对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争议颇多,政府也不再公开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且由于我国房地产统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而导致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被严重低估,以至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房地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事实上仍是带有支柱产业性质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以避免流转税制中的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为主要目标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从2011年开始实施,2013年在全国推广。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纳税义务人在会计核算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营业税改增值税前后高校涉税业务核算有所变化;另一方面在增值税模式下,纳税人选择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资格下的会计核算也不相同。通过案例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便于广大会计工作者把握好政策,做好高校的涉税会计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邮政储金初创的10年.在这短短的10年间,我国的邮政储金经历了从制度建立到业务发展的过程,凭着小额储蓄、稳妥安全的经营理念,其储金额、储金局数、储户数等基本业务指标总体上都呈上升的趋势.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的不断积累,邮政储金逐步成为中国邮政业和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于1930年被国民政府纳入其金融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中之 《河北学刊》2001,21(3):24-2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潮流。作者认为 ,在 2 1世纪中国 ,围绕着遵守基本经济活动规则 ,道德手段的调节比过去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必将推动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 ,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的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框架。正确分析“国际接轨”,更好地与国际经济伦理学界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9.
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演变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侨乡侨批业和侨汇发达 ,形成了以外购内销为特点的侨乡社会。新中国成立后 ,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也出现了多种联系方式。随着海外社团日益国际化 ,出现了以地缘、血缘为主的社团回国寻根热 ,侨乡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内地。改革开放后 ,侨乡靠政策、技术致富 ,而侨乡新移民的文化素质不容乐观。随着新移民留学生人数的增加 ,文化发达的内地大中城市、高校和科研单位成为“新侨乡”。不同时期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的不同特点 ,成为今日政府制订侨务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与1945~1949年的中国所爆发的恶性通货膨胀,是人类有史以来两例最经典的恶性通货膨胀。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尚未有学者对此展开比较研究。比较两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可知:虽然两国恶性通货膨胀具有诸多共同特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国货币发行量与物价涨幅有别和通货膨胀恶性程度不同两方面。通过对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幅度、汇价贬值程度等几方面数据分析可知,中国恶性通货膨胀较德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