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运启的长篇小说《迷途》是对改革开放至今社会转型期社会大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精神境遇的深刻反映。主人翁陈文秀在这个时代中丧失了理想,迷失于欲望,犹豫于生死,走向了迷途,归根结底乃是丧失了信仰或者价值观,其命运犹如欲望时代的寓言:诸多的诱惑正如一条条岔路,人们随时都可能走进欲望的迷宫。  相似文献   

2.
具有"忏悔录"故事模式的长篇小说《迷途》,它并没有西方意义上"忏悔",也没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反省",更没有近现代中国那种具有深刻批判性的"反思"。它是异化了的现代中国式"反省"的新标本,呈现出一种去责任、无痛苦、炫耀式的"反省"姿态。  相似文献   

3.
李运启的长篇小说《迷途》首先是一部"好看"的小说,这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故事本身好;二是讲故事的方式好。同时,它还是一部"耐看"的小说,故事的表层写的是虚构的他者,深层指向的却是每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好看"和"耐看"中,小说传达了积极的伦理诉求:彻底否定被欲望控制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全宋诗》卷一九0一据明张表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录余壹《重修朝宗门楼集句呈王宰》一首,此诗第四句为“津途去不迷”,集自李白。检安旗教授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詹铁教授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均未收录,当为李白佚句。”太白斗酒诗百篇”,其散落人间者甚彩,然历经宋、元、明、清以及当今学者的收集,遗珠渐次归读,但仍有遗佚。余读《全宋诗》而有幸发现李白两个位句(另一句为“满舢载酒糙鼓过”——《寄贺监诗》),甚喜,特为表出,供李白研究者之参考云。“津途去不迷”──李白佚句@房日晰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语文》教材《序言》中,匡亚明同志写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语文教师的任务不光在于传授知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最集中,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特别重视文艺作品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他在《答李翊书》中说:“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强调仁义诗书合而为一.在教人以诗书,授业解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德行,这是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的崇高职责.  相似文献   

6.
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同胞》是她全面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其抒写"海归派"知识分子的发轫之作。在《同胞》中,赛珍珠再现了两类中国知识分子———理论家和实践主义者———当面临抉择之时,是如何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寻找自己的根源和归属感的。另外,《同胞》也是最早对待美国华裔经历的文学作品之一。《同胞》再一次证明了赛珍珠文学作品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其影响是巨大的.通过从思维自觉性、角色选择和标准选择三个角度解读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可以了解他整体的知识分子观.同时,对中国"士"文化背景下传统知识分子形象特征的人格双重性及其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加以剖析与概述,在提出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状应予以关注的基础上,主张将萨义德关于西方世俗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当代理论引入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发展路途中.从而使现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焕发时代精神,以独特的形象推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云雾雨露和四季冷暖天色,即天气。杨万里《过八尺遇雨》诗:"节里无多好天色,阑风长雨饯残年。"《水浒传》第七回:"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至第三日学士邀勃同行,俄然天色下雨,复留海驿。"又指称季节,冬季称"天色冷",夏秋之交说"天色热"。迷露,雾。迷音"末"。冯梦龙《山歌·干思》:"好似板门上门神空成对,早就迷露不成霜(谐双字)。"清顾禄《清  相似文献   

9.
《迷途》是一部拷问人性、探究生命意义的长篇著作。它既是一部情感类小说,也是一部职场类大作。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人生轨迹、思想变化和情感经历的描写,刻画塑造了若干饱满生动、别具深度的人物形象,并对复杂深邃的人性世界进行了深入挖掘,传达出某种无奈的命运感和迷茫的价值观,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汉代知识分子处于封建皇权专制的大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个性。通过对《盐铁论》中"贤良文学"的解析,分析了汉代知识分子在皇权专制下的理想与抱负受到前所未有压制的社会现实,论述了汉代知识分子继承儒家传统,具有积极入世和以"道"自任的精神,阐释了汉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汉代知识分子处于封建皇权专制的大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个性.通过对《盐铁论》中"贤良文学"的解析,分析了汉代知识分子在皇权专制下的理想与抱负受到前所未有压制的社会现实,论述了汉代知识分子继承儒家传统,具有积极入世和以"道"自任的精神,阐释了汉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2.
对《圣经》经文的引用、"犯罪——宽恕"情节模式的效仿以及"迷羊"母题的模写是《大地雅歌》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而对《圣经》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则是小说的内在主题,无论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来看,《圣经》对范稳小说《大地雅歌》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老舍《离婚》中的老李是具有原生态性质的知识分子,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当时这类知识分子面临"现代"这一纷繁现象时所表现出的理性与自主性的纠缠,其结果是自我认同的悬置。这一知识分子的符号代码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老舍在当下社会中的思考与某种程度的疑惑。  相似文献   

14.
《浮云》是日本作家二叶亭四迷的小说作品,作者通过明治初期的一个小人物文三丢了工作、失去恋人,小小的愿望被无情地粉碎后,成为了社会上多余的人的遭遇,反映了明治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苦恼,揭露了明治时代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单纯模仿西方社会的种种浅薄的所谓"文明开化"的现象。小说的写作深受俄国文学的影响,运用了追求内容与表现一致的言文一致体,以及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是近代文学作品中第一部反应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正一、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热"从宽泛意义上讲,"知识分子"是一个成员类型极其广泛且多元的群体。比如《辞海》对它的定义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有学者据此将知识分子细分为"非文化型知识分子"、"传授与应用型知识分子"、"创造型知识分子"和"批判型知识分子"等类型。而从狭义上讲,"知识分子"涵盖的范围要窄得多。它特指那些具有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的"典范化"是近代国民国家在文化统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浮云》曾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近代小说的盛誉,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叶亭四迷以及他的《浮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对于此种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作品"典范化"的过程和实质。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尤里·波里亚科夫的代表作品《无望的逃离》是一部以中年知识分子巴士马科夫二十几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反映俄罗斯社会在苏联解体前后社会巨变和知识分子阶层心态裂变的当代小说。主人公巴士马科夫堪称俄罗斯当代"多余人",在对其"多余人"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运用了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双重创作手法,从而从人物性格和创作手法两方面完成了对19世纪俄国"多余人"这一重要社会情结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王旭烽是一个持守人文关怀的作家。90年代,王旭烽的小说创作场由前期的"迷江"转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杭州。在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和"西湖十景"系列中篇小说里,作家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文字功底得到了充分展现,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王旭烽在对现实的质疑和对传统的回顾审视的创作观念指引下,积极吸收传统文学养料,探索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创作道路。在民族化创作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古典小说对其影响深刻,尤其是古典名著《红楼梦》对其影响深厚。  相似文献   

19.
许振奇 《中华魂》2011,(6):64-65
读了《中华魂》2011年第1期上刊登的《岂能如此看待新中国的思想文化?》一文,它是批评《炎黄春秋》2010年第9期上资中筠的文章《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建设新文化任重而道远》的,我完全赞同这样的批评。联系2010年7月5日《经济观察报》刊登的浩宇对资中筠的访谈录《重建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及后来她的《岁末杂感致友人》,感到无论访谈录或是文章中都有不少无视事实和常识的内容。以下是访谈录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书名:《良知与担当: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作者:吕一民朱晓罕定价:39.00元内容简介:知识分子无论是作为社会冷静的批判者,还是作为社会热情的"介入"者,对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可谓不可或缺。从德雷福斯事件开始,法国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以其在坚守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