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腾  阚小良 《理论界》2011,(2):43-44
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面临着诸多矛盾困境。要走出矛盾困境,必须彻底消除农民的负担,改变价格扭曲状态,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引导支持结构调整,完善政府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2.
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需要不同的发展观作指导。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整体协调和持久永续,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描述和原因探讨的前提下,针对存在的困难,试提出几点对策,并对我国农村养老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传统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并存是当下中国式养老的理性选择。然而,“孝”文化的缺失、“孝行”的滑坡,养老金制度的缺憾,社会养老金储备和个人养老资产匮乏,以及家庭抚养比上升、子女异地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推行陷入困境。对此,应积极完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养老贫富差距;强化个人养老保险意识,增加个人养老资产积累,提升养老消费能力;多种养老方式并举,着力培养养老专业人才;倡导追随子女“异地养老”,减轻子女压力;实施养老激励和“单独二胎”激励政策,并逐步由“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等,从这些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广西农民的现代转化是一个互动的发展过程。农民的现代转化是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前提 ,全面小康社会是农民现代转化的目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加速广西农民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民自组织发展困境包括理论困境、历史困境和现实困境三个方面。而超越农民自组织发展困境的路径有三:一是多学科分析农民自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多维度界定农民自组织概念与廓清农民自组织分类标准,消除农民自组织发展理论障碍;二是突破农民自组织发展历程中的模式局限和惯性思维,实现农民自组织由外部推动向农民自主构建的转变;三是培育农民合作意识,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明确制度供给主体,提升制度供给效率,超越农民自组织现实困境,奠定农民自组织发展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F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模型建立关于中国农民的生命周期模型 ,并以该模型作为资源约束 ,运用收入最大化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民的养老模式与生育决策的关系。分析表明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 ,农民倾向于低消费、多生育、轻教育的生活模式 ;农民收入的增长导致更强烈的多生愿望 ;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改变中国农民的养老和生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卫平 《中州学刊》2003,(6):169-171
在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短时期无法实现社会养老的情况下 ,重视和扶持村落养老这一模式来依托家庭养老 ,以缓解农民养老面临的困境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俞贺楠  王敏  李振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202-205,219
为城乡老年人提供社会化的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正在成为现实,我国的养老模式正朝着社区居家养老迈进。对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概念的分析和界定,可以帮助我们还原一个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提供相应居家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功能,促进社区养老福利设施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状况下,社区居家养老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各地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面临诸如资金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不到位、服务人员素质低、服务内容形式化、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因此,社区居家养老实行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强职业培训;改善社区服务实施;加强服务质量监督是走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的关键,对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重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是农业、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科学技术认识、掌握、运用程度对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起着至关重的作用。全文基于对科学素养的理解,诠释农民科学素养的涵义,通过对当前农民科学素养现状分析,阐述了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性,提出若干提高农民科学素养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经营制度下个体农民的博弈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经营制度下的个体农民由于组织化程度较低,在与基层政府、市场组织等乡村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处于较不利地位。通过自组织化和被组织化的途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类农民组织,是增强农民抗衡侵权行为的能力,解决个体农民弱势难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能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能力,是指农民在退出劳动力市场以后或者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能够从政府或社会得到帮助以抵御养老风险获得基本生活和健康生活的能力.通过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能力现状、问题以及成因的分析,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能力不足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从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探寻路径.创新与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经办能力不足以及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从而提升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依法养老的权益,就必须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在此过程中社区养老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努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使之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农村养老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农村老人的自身特点以及农村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决定着农民养老任务异常艰巨。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由于农民交费能力低、方案设计不完善、政府投入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其有效性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从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建构家庭、社区、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权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锋 《学术论坛》2006,3(9):113-1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权利问题,使农民成为自主、自立、平等的权利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价值追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民农”作为国内异地迁移的特殊群体,他们对于自身养老问题的感知与规划明显不同于农民工以及在原居住地务农和迁入地务农的农民。为从社会文化层面探讨“农民农”养老规划的深层意涵,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江阴市C镇14户“农民农”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农”更加青睐回乡养老,并依靠自我和家庭支持,形成了一套“资产重塑+保障优化”的实践逻辑,但其中却隐含着“备而有患”的风险,亟须政府的补位支持。对此,户籍地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农”的经济支持和环境支持,在保障“农民农”持续稳定增收的同时,创建安全宜居环境。现住地政府则应注重对“农民农”的制度支持与情感支持,增强政策操作层面的包容性,建立起社区与家庭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养老供给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供给面临许多难题 ,无论是家庭保障、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商业保险还是政府保障都不能单独有效地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对此 ,笔者提出应以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相互制保险公司为过渡 ,从而逐步地突破农村养老供给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的养老保障状况对于全国而言具有风向标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微观视角对北京郊县农村家庭养老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城市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