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前上海世界书局排印的《聊斋全集》收有鼓词七种。《聊斋全集》的材料的提供人路大荒先生,在解放后对这七种鼓词的作者问题,又提出了新的看法。在《<聊斋全集>中的<醒世姻缘>与<鼓词集>的作者问题》一文中,他认为《问天词》、《东郭外传》和《孔夫子鼓儿词》三种,“作者的姓氏或流传有自,或见于记载和志书,班班可考,不容任意拉扯,更不应硬说是蒲氏的作品;另外《逃学传》等四种,“不见于碑阴著作表,行述行略,更没有说到有鼓词一类的著作”,把它们加于蒲松龄的名下,是值得怀疑的。关于《东郭外传》的作者问题,路先生列举了两种说法:一是清乾隆时人曾衍  相似文献   

2.
子弟书是清代中期,北京八旗子弟在富贵闲暇之余创作的一种曲艺艺术.八旗子弟采用了鼓词的形式,剔除了其中的说白部分,参考了昆曲、高腔的音乐形式,创作出只唱不说的子弟书.从雍乾时期到光绪年间,子弟书在北京、天津、沈阳的八旗子弟之间非常流行.到了清代后期,子弟书因为难学难唱渐渐消失了,而它的语言却被鼓词的另一个分支--大鼓书吸收,很多经典唱段到现在还在舞台上流行.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110-116
满族传统说部是在我国满族及其女真先民中传袭的古老的民间口承艺术,满语俗称"乌勒本"(u labun),"说部"一词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使用,是由满语转译而来。满族世代根深蒂固的氏族祖先崇拜观念以及维系和凝聚氏族力量的精神支柱——穆昆制,是满族传统说部永葆无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满族说部得以传流至今的奥秘所在。凡讲唱本家族族源历史或家族英雄传奇类的说部,被原传袭家族视为祖传遗产,至今多由有直系血亲关系的后裔承继和保护,有清晰的传承谱系;大宗满族说部则包罗万象,涉及满族及其先世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是满族说部艺术流传的主流,有的具有几个朝代的传承史,成为北方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满族说部早期在民间靠满语传承与保护,晚清乃至民国以来,满语渐废,渐渐转变为以汉语汉文传播传承,两种语言文字的传承形式,都需要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满族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萨满神歌作为满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反映了满族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满族人民生活和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满语萨满神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中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族说部指的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形式。2006年至今,学界一直在讨论其命名问题,先是主要针对“满族说部”这一命名本身是否符合实际,后来则主要围绕是否应当以“乌勒本”取代“满族说部”展开。  相似文献   

6.
<正> (一) 在王船山的大量诗词中,有八卷冠以“夕堂戏墨”的名称。卷八《愚鼓词》在夕堂戏墨中又是饶有风趣的一种。它似“戏”非“戏”,似智若愚;拍板摇槌,好似“逍遥自在”,却又心事重重,寄意玄远,蕴含哲理。对此,清儒及现代学者已经注意,并有所评论。这些评论,归纳起来,有四种: 第一种意见:《愚鼓词》是养生家之言。罗正钧在清光绪戊子(1888)年写的《船山师友记·刘孝廉培泰》中说:《编年稿》  相似文献   

7.
子弟书是清代说唱文学北方鼓词的重要一支,属于民族说唱曲种中的"单唱鼓词"。它既指清代八旗子弟的创作和表演以及受众作品(含案头阅读作品),又指一种清代曲种与曲艺说唱活动。20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清代子弟书的研究日益重视,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对其序跋的研究却为许多研究者所忽略。考察序跋中提到的子弟书形成原因、刻印传播过程及创作者寻踪,以期给予在清代社会巨变中独具特色的曲艺"子弟书"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诠释,相信对于了解清代子弟书及其发展脉络、理论批评,对于清代曲艺史、社会史、民族文化史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洁  贺宾 《河北学刊》2007,27(5):33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戏曲系为广大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获取文化知识,了解历史传统,培养、陶冶内在性情的一个根本途径,也是他们最愿意、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对此,刘烈茂曾深有体会地说:“中国自古以来,识字并不普及,缺少文化的民众只能通过鼓词等说唱形式来认识人生,了解历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人生教科书’,鼓词等说唱形式所起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戏曲对中国文化思想、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民风民俗、苦乐心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一种艺…  相似文献   

9.
(一) 一九五四年秋,我往山东调查地方戏曲,在济南、胶东、鲁西南,都见到明代贾应宠的战词唱本。它广泛地流传在山东民间,为人民大众所喜爱,这促使我对它极为重视。近读钱东甫的“记贾鳬西鼓词”(见“文学遗产”增刊第一辑),觉得这篇文章,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为了正确地评介和继承贾应宠鼓词的遗产,这种商榷,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益众 《理论界》2009,(8):1-1
长久以来,有关我国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满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界反复耕耘的一块学术"热土".这块"热土"近来拂过一股清新之风,由辽宁大学江帆教授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一书.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学术视角,打破了学科疆界,整合了民俗学、人类学、生态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世界构筑、满族的口承叙事与社会记忆、满族民俗的功能、满族的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等满族文化建构与民族生态进行了多维审视与系统剖析,赋予了满族文化研究这块学术"热土"以新的耕耘意义.  相似文献   

11.
满族作为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曾有着自己特色鲜明的民族风俗习惯,虽然现在大部分风俗习惯已在满汉民族的交往融合中逐渐消失,变得不容易寻觅和辨认,但它们在满族民歌中却代代传唱下来。“人民的诗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民生活及其一切特殊的色彩和乡土标志。”(《别林斯基论文学》)打开新近出版的第一部《满族民歌集》(博大公、李永海、赵志忠、白立元编,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在那一首首展示出丰富而广阔的民族生活的歌谣中,一幅幅带着“特殊的色彩和乡土标志”的民族风俗图画也扑入眼帘。 满族信仰萨满教,这是我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其崇信的内容,也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而在满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中,肯定人类自身价值的祖先崇拜则占有突出地位。因而,对满族来说,敬祖也成为一个重要风俗。满族  相似文献   

12.
关于满族的起源———发祥之地 ,从三百多年前的康乾时代起就有不同意见。归纳起来有长白山区、黑龙江流域、三姓 (依兰 )三种说法。康熙皇帝于 1 678年派内大臣武默纳祭祀长白山 ,宣称有“东方乔岳”之称的长白山是其皇祖发祥之地。并说泰山是长白山之回脉 ,他祭祀长白山犹如历代帝王祭祀泰山。但康熙皇帝仅仅说长白山是其皇祖龙兴之地 ,而未说是整个满族的发祥之地 ,这是很明智的。其他两种说法也因有其片面性 ,难成定论 ,遂成历史悬案。然而 ,近年来有学者认定满族发祥地为松花江和牡丹江汇合处的依兰县城郊马大屯 ,其理由或根据如下 :一…  相似文献   

13.
周惠泉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141-145
满族及其先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数度走向辉煌、两度入主中原的伟大民族。满族说部这一艺术形式,乃是满族以及包括女真人在内的满族先民彪炳史册的可贵创造,是这个伟大民族民族精神、民族智慧升华的结晶。满族说部通过口头传承而涵养孕育、勃发崛起,代表着满族及其先民口头文学的最高成就。满族说部在21世纪之初彰显于世,乃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给多元一体、气象万千的中化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在新的世纪的确立,已经把口传文化推向历史的前台,使其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4.
在盘索哩诸多起源论中,“中国讲唱起源说”曾一度遭学界质疑,中国讲唱文学作为“他影响源”的可能性,也只能在承认本土“巫习起源说”的既定框架内小心求证,这种定于一尊的研究模式使中国讲唱文学被囫囵围观,而作为其“细部”的鼓词以及鼓词与盘索哩的关系却被遮藏了.构成这种遮蔽的成因是复杂而动荡的,但民间口头文化记载匮乏这一现象无疑加剧了研究的难度.本研究拟从盘索哩的起源论切入,以明末遗民东浮朝鲜这一史实为中心,从根源上发掘韩国盘索哩与中国鼓词的隐性因缘,为盘索哩研究辟一新叶.  相似文献   

15.
吉林是满族的故土,是满族先民世代生息繁衍的摇篮。展开东北历史的画卷,上溯肃慎、挹娄、勿吉,下衔靺鞨、女真、满族,曾经以吉林大地为生活舞台,描绘出一幅幅历史巨变的画面。吉林满族的渊源衍变,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探讨满族的源流,恢复历史的原貌。有裨于东北史、满族史、先清史的研究。关于吉林满族源流,当前史学界看法不一,笔者不  相似文献   

16.
在琳琅满目的满学研究论著中,《满族文化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是一部集中论述满族文化的内容全面、阐述深刻、言之有据、满族特点突出的佳作。  就内容而言,该书涉及到八旗制度、兵家谋略、法律制度、教育、科技、文字、文学、艺术、民俗、萨满教、姓名、家谱、园林等,几乎涵盖了满族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作者在以往的满族文化研究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在对满族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的论述中,亦作到了比较全面和系统。如“蔚为大观的满族文学”一章,分别谈到了满族族源的诗说、诗歌(包括宗室诗歌)、…  相似文献   

17.
论清代满族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乎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构成其文人文学发生、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资源或推动力量,而清代满族的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却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分野。清代满族的文人文学是沿着汉文学的发展路径并作为汉文学的一部分兴起并发展起来的,而民间文学则沿着满族文学的历史传统,主要以口传的形式传承,形成了二者的分立状态。其原因首先在于满洲民族入关的历史性迁移使满族在地域上分割为原驻地与迁徙地两大不同的区域,也使原本统一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成长变迁,其次也是在汉文化的涵化作用下,满族民族文化包括其传统文学被边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商代主要是用60个干支纪日,有时也用单个天干字或地支字纪日,使用地支字纪日比较少。单用天干字或地支字纪日是一种特殊的纪日方式。先祖日如"上甲日"、"大乙日"等是祭祀该先祖的日子,周祭中的五种祀典是祭祀该先祖的典礼仪式,都不能用以纪日。  相似文献   

19.
满族萨满教女神神话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其先民曾以传奇般的弓弩骑猎,开拓并繁衍于广袤丰饶的黑水白山,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过去,由于一些历史上的原因,致使许多富有科研价值、十分宝贵的满族民间文化遗产未能得到妥善保留和及时地搜集整理。至于满族古代神话的研究,更始终处于一种极为薄弱  相似文献   

20.
旗人,是宁夏地区对清代八旗驻防军及其后裔的俗称。辛亥革命后乃至三十年代中期,他们大部分聚居于今银川市迤西十五里的新城,故也称之为“新城人”、“满城人”或“满人”,也就是现在通称的满族。其实,他们不全是满族,其中一部分是当年被清朝编入八旗的蒙古族,属于八旗蒙古。由干与同赴该地戍边长达二百年之久的满族人同聚一城,共同生活和斗争,久而久之,在被当地回、汉人民统视之为“旗人”的情况下,自己也以满族自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