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本文以青年志愿服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为中心,阐述了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及志愿服务现状;青年志愿服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青年志愿服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柳卓君 《人才瞭望》2016,(10):62-63
高校志愿服务是学生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服务学习作为一种经验教育模式,更注重和强调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社会服务相连接,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基于此,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探讨在志愿服务中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创新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方法,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才智.人事人才》2019,(32):224-225
志愿服务正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由于其工作人员现状紧张、服务对象指向性强、事业创新发展需求性强,亟需志愿者的参与。而为了更好地促进志愿服务的开展,高校图书馆需明确志愿服务的内容,为志愿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志愿服务健康、持续的进行,达到图书馆和志愿者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雷锋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能够起到思想指导的作用,雷锋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体现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雷锋精神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价值判断起到引领作用。雷锋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对行为模式具有引领作用。在当代,弘扬雷锋精神在当代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者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体现,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结合实践经验,通过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构建校园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推动新时期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不断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扶困济贫发展到参与大型赛事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关心自闭儿童、服务空巢老人、预防艾滋病宣传等专项服务,服务渠道不断拓展,服务形式不断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了自身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助人意识,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工与志愿者是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两支重要力量,近年来获得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原来的管理体制分割、观念意识差异等影响,缺乏合作共享,削弱了社会服务的实效.如果可以把应急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相结合,应急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将科学、系统地应用于社会服务中,达到服务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二者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社会服务和管理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差别.但与此同时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因此探讨出一种适合二者共同发展的两工联动合作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它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环节,它传达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如何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高校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者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加.但现有大学生志愿服务所采用的组织模式,仍然存在若干弊端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因此,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弥补现有模式的不足.本文在分析现有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模式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讨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更有效、更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是任何个体或组织志愿贡献时间及精力,不求任何物质报酬,为改善社会公众生产生活,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自觉认同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明确自己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主动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志愿服务和公民意识之间存在深层联系: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具有相同的终极目标,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学校积极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活动中,志愿服务活动多集中在福利院、养老院等区域,而其他需要的地方缺难以得到志愿服务。因此,利用网络平台提高高职生志愿服务的能力与实效,完善高职生志愿服务的服务范围,是当前高校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成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人文主义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志愿者服务中去,创新校园志愿服务体制,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和奉献精神是高校发展也是社会积极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研究对象,在对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及现行模式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总结先进经验,创新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弥补现有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的不足,增强高校志愿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之间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是一个德育过程,大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并且将亲身体验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从而逐渐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政治意识、工匠精神、仁爱精神等.因此,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仁爱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初步成效。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西安市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现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理性认识、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且周期较短、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因复杂、高校对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视程度较低等。最后,从个人、高校、政府、社会四个层面提出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下,有些地方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了“行政强制”现象。以行政干预确保志愿服务出亮点、见成效。相关专业人士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健康中国视域下,众多医务人员与医疗机构建立医学科普类账号采取视频或发布公众号文章等形式进行志愿科普,但仍有不少医务人员不知道如何去规范且生动地进行科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医务人员对医学志愿科普意向、医务人员参与志愿科普工作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从事志愿科普工作的阻碍、医疗机构开展医学志愿科普工作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志愿科普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包括国家政策引导,构建科普发展格局;医院搭建平台,加强科普能力培训;互联网赋能传播,提高科普影响力;医生明确责任,投身志愿科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可供大学生参加的社团活动非常多,各个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这些活动也渐渐由学校走向社区。服务活动进社区不但可以提升社区的整体工作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责任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各个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走进新老社区这项活动。本篇文章将深入分析推动大学生服务进社区的原因以及相关措施,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教育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常态机制来抓好做大,有利于实践育人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