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包容性社会交往对于进一步提高个人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应当具备多元性、开放性、接纳性、学习性和可持续性五个特征。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包容性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交往动机功利化、交往范围狭隘化、交往行为戏剧化以及交往方式简单化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应当树立正确的大学生社会交往观,扩大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培养大学生包容性社会交往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交往的监管,重视内含包容性社会交往理念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交往行为与伦理人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交往是社会交往的特殊形式和尺度;大学生交往现状是复杂多样的,其基本特征、影响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伦理人格的现状具有二重性,其原因及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大学生交往行为直接影响伦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伦理人格又制约着交往行为;规范大学生交往行为和塑造大学生伦理人格,需要正确的原则和策略,抓住重点和难点,找到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交往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极为开放的交往社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智力,还要有较强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本文从大学生交往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意义,并提出对大学生交往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交往是21世纪人类社会交往的新方式,它在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有关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尤为突出.文章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的分析,探析新时期大学生网络交往伦理困境消解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使用的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带来复杂效应,是现实和虚拟交往对象交错的映射,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但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微博符合自组织的特征,我们不能直接对大学生微博交往行为进行控制,但可以通过目标引导、边界控制、沟通管理、激励管理、环境管理等间接策略进行引导,规避微博的负面影响,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发现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媒介在学习功能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广泛,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移动学习的内容建设比较缺乏,大学生不知道如何获取和使用移动学习资料;手机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影响深远,不但满足了大学生与其交往环境的信息传播交流,而且对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与交流具有促进作用;手机作为大学生的一种必备装备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形象.大学生社会交往和个人形象的构建因手机的使用而产生改变,进而证实了手机确实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方式和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要注意“五种意识”教育,即与老师交往的敬重意识;与同学交往的宽容意识;与父母交往的感恩意识;与社会交往的择善与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往往是检验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际效果的好坏。然而,笔者在英语教学及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却发现,许多人由于不能正确使用称谓语而闹出笑话,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外事工作者及部分英语专业大学生。本文拟就英语中的姓氏的产生和发展作探源,以期揭示姓氏构成的一般规律,并分析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历史向度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并身体力行;现实维度上,大学生对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部分缺失。其原因有家庭、学生个体、学校及社会的影响等。高校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充分体现教育的渗透性功能,关注社会交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学校领导、管理者与学生的交往;团委、学工处与学生的交往;学生之间校园文化活动交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交往。高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渗透,可让大学生在交往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认同,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及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文化下的社会交往或虚拟交往,特别是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精神交往已日益频繁。网络文化对社会交往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我们要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抓住网络交往的本质、特点和动力机制,力求营造理性的社会交往环境,构筑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和交往模式,发展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和社会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机制、拓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推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着公益创业环境建设薄弱、人才培养支持不够、创业就业能力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提供实践服务和资本支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是解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加速期大学生社会化的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化的内容、模式和目标三方面都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会化模式由单向进行向双向互动过渡、由线性模式向网状模式转变、由真实社会化向虚拟社会化转变。大学生社会化目标由完全的同一性转变为有个性的发展,由个人和社会目标的分离变为个人和社会目标的统一。社会转型加速期大学生社会化的新变化和新内容,对高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出现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错位的情况,认为培养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则,在确立90后大学生责任主体地位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教育自我的能力;在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完善自我价值、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培养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建立全方位的权责体系,为增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社会化素质的培养,对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十分重要。可通过五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素质的培养:一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做好社会化的理论储备;二是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努力培养大学生将知识量转化为知识能量;三是以提高大学生抵抗逆境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四是以强化大学生社会交往为关键,努力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五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信息识别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揭示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阐明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从优化社会政治环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强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意识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学校贫困生125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2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1)贫困生在SCL-90量表测量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得分低于非贫困生;(3)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作者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体会 ,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并指出高校及社会要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优秀代表,担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但现实社会中,不少大学生公德意识缺乏,公德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新一代大学生公德素养的现状作出了主客观的分析,并对培育的重点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思潮是反映大学生思想特征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发展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演变的特征,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本文认为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变迁对大学生社会思潮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一直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愿望与诉求,其反哺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把握好未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谈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对其凝聚力和文化力减弱的情形业已出现.如同环境一样,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被污染,精神理念需要净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因此应加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加强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教育,以期坚定信仰,找回意义,减少改革带给社会的震荡,引导大学生顺利地渡过社会转型这一艰难的时期,这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