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近几十年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近几年的研究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综合评析了各家之言,分析了研究空白与不足之处,以期对于中国学者的弗罗斯特及其诗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的著名诗人。其诗歌意象鲜明,措辞简练,形象生动。诗歌素材大部分来源于他本人生活的新英格兰地区农场。诗人“旧瓶装新酒”,借用传统的英诗格律,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题材,从描写着手,以提喻的形式,发掘自然环境、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内容寄寓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通过一些特殊的场景、事物以及现象来引发对普遍性的沉思。正如海明威的小说那样,具有一种“骗人的朴素”以及“冰山”下的厚重。  相似文献   

3.
试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深层生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二个最高准则:"生态中心主义平等"、"自我实现"和指导性原则"手段简朴,目的丰富"的生活方式,可发现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蕴含的深层生态意识为:人类和自然是平等且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如果人类想实现自我,就必须善待自然。弗罗斯特反对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反时基于科技、工业化和商业化基础上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并倡导一种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田园诗人,弗罗斯特往往和自然诗联系在一起,自然就成了他诗歌的代言人和媒介.他诗中的自然有时候美丽迷人,有时候面目狰狞,令人骨寒毛竖,有时候它象征着人类在面临选择时的彷徨,有时候人们又会在混乱的自然中找到秩序与宽慰.他的诗往往给人一种读懂了的错觉,有一种"骗人的朴素".因此,不理解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我们也就无法理解他诗歌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诗歌形式的结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式的创造标志人类意识的诞生。文学作品的多种价值潜在地存在于其形式结构中。诗歌词语和韵律的内隐关系是呈示诗人苍茫之思与委曲之意的重要形式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派及结构主义诗学关于诗歌及诗歌语言“阻遏智力的阐释”的隐喻特征和“以象喻义则义丰”的诗学理论。文章强调了形式因素是诗歌表意的重要媒介与手段,在最后部分,对几首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词语结构和音韵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以展示形式因素中潜隐的诗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最受推崇的伟大诗人。他诗中的意象均来自简朴的乡村生活和自然景物,但却蕴含着严肃而深刻的哲思与智慧。从原型及隐喻的视角入手,结合作者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平经历,解读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树木原型,从而加深对他诗歌的理解,拓展其作品在我国的研究和鉴赏空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 ,国内有些学者声称修辞中并不存内容 -形式的对立。本文从内容与形式配合每每比重失衡 ,从二者之间常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关系 ,以及从它们分别有着自身的组织规律等几方面 ,对前述观点进行了证伪  相似文献   

8.
哲学界长期以来停留在"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样的简单定性分析层面,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跳出抽象地从"主观客观"的角度讨论意识的形式和内容关系的误区。认为: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处理,意识的形式可分为物质运动形式、信息处理形式和符号表现形式,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出发思考散文,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散文观点,矫正了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发展中的偏差。他既认识到散文文体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又深刻地挖掘出内容或形式本身包含的矛盾因素。鲁迅散文理论是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具有战斗性和辩证性的特征。辩证态度是认识鲁迅散文理论的唯一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极受欢迎的当代美国诗人,一般认为他的诗歌通俗易读.但易读并不意味着易懂.他的诗歌其实蕴涵着一种意义的不确定性,亦即诗人以语汇、意象、修辞和格律等手段在诗歌中组合成一套复杂的意义系统,使得诗歌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本文即以弗罗斯特诗歌<未选择的路>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时间意识是诗歌语言所呈现出来的诗人对于时间的具体感受.弗罗斯特诗歌在表达沧桑感时,很少借助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很少对人生较大跨度时间内的表面现象的改观作直接的描写,而是往往通过对一些相对静止的、无生命事物的细节描绘,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风、雪、雨水、鸟、落花等都不是现代诗歌所说的意象,而是真实的、可感的、不需要诉诸于理性的事物,但它们也并不仅仅是它们自身,甚至可以说,它们并不以自身为目的,它们都不过是时间的种种形态,它们带给读者的是时间和生命在循环中变化、在变化中循环的奇妙感受.弗罗斯特还擅长通过声音、形象等不同介质,将诗歌的质量感微妙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首先探讨近代诗歌的先在形式——文言古诗 ,考察了其演变的原因 ;其次探讨了“诗界革命”在演变中起到的作用及“五四”时白话新诗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 ,国内有些学者声称修辞中并不存内容 -形式的对立。本文从内容与形式配合每每比重失衡 ,从二者之间常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关系 ,以及从它们分别有着自身的组织规律等几方面 ,对前述观点进行了证伪。  相似文献   

14.
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目的不仅仅是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的古典诗歌,更重要的是向译语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克服文化差异,实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异域文化。本文试从文化因素、形式和内容、诗歌意象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赋予了它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这种多义性,从语用的角度看,反映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错位,而这种错位是通过诗人在语境因素参与下对语言常规的运用,以及对语言常规的偏离,即运用语言变异艺术来实现的。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语言学研究现今呈现出的文化哲学的意蕴  相似文献   

16.
弗罗斯特善于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描写四季的变迁。他笔下的春天危机四伏,夏日耀武扬威,秋日寒气逼人,冬日荒凉萧瑟。弗罗斯特在其描写四季变迁的诗中所展现出来的悲观思想与其生活经历、对季节变化的恐惧和厌恶、新英格兰的地貌环境及多变的天气密不可分。同时,弗罗斯特描写四季变迁的诗篇展现了他对人类未来的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17.
穆旦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20世纪40年代战乱的社会现实使得诗人内心充满痛苦,同时自觉吸收西方现代派的诗歌表现技巧并与中国新诗发展成果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形式,其形式创新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陌生化句式和现代化的意象三个方面。他的创新大大丰富了新诗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西文文艺思潮影响下,国内有些学者声称修辞中并不存内容-形式的对立。本文从内容与形式配合每每比重失衡,从二者之间常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关系,以及从它们分别有着自身的组织规律等几方面,对前述观点进行了证伪。  相似文献   

19.
曾巩的诗歌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反映民生疾苦的纪实性诗歌,又有关乎国家时政、现实性很强的爱国诗歌;既有追忆历史、缅怀古人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又有借物抒怀、感情深沉的咏物诗;既有寄托山水、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又有情感真挚丰富的酬和送别诗,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大部分以抒情诗歌为主,不仅对新英格兰地区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进行了描写,更为主要的是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摘取弗罗斯特的抒情诗歌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以对其诗歌的了解和更深的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