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地质科学家,丁文江对科学有看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在1923年的科玄论战中,丁文江强调分类和归纳的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并提出了“科学万能论”,要求以科学作为评判一切价值观念的基本准则,体现了浓厚的唯科学主义色彩。丁文江对发展科学事业提出的诸多见解,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贯中西的丁文江是民初著名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科学与政治是丁文江思想的两大主题,科学为职业,政治是志趣,救亡图存是目标。民初政局变化多端,他理性地提出了一些精英政治的系列主张,并努力地付诸于社会实践。丁文江精英政治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萌芽、形成、初步发展、深化期等四个阶段。中西结合与民族主义是丁文江精英政治思想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丁文江,虽以科学家闻名,但对于政治实抱有终身的兴趣。1919年初丁文江随同梁启超赴欧考察,巴黎和会上日本表现出的侵略野心引起了丁文江的注意。回国后,丁文江更加关注日本,愈加清醒地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步步紧逼,加紧侵华,面对着日本的侵略气焰,如何抗战?如何救亡图存?成为30年代知识分子考虑的焦点问题。科学家丁文汪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通过对中日两国实力的考察,提出了建立在国家实力和科学化人才基础上的长期抗日思想。  相似文献   

4.
1993年,两名年仅10岁的英国男孩残忍地杀害了一名2岁的幼儿。1994年英国法庭经公审后确认两名男孩犯罪情节恶劣、事实清楚,故判决他们15年的有期徒刑。去年,这两名已服刑6年的少年犯向欧洲法庭提出上诉,要求减刑,理由是当年审判他们时,他们什么都不懂,只是恐惧地认罪。鉴此,欧洲法庭经过审理后于新千年来临前夕作出裁决,将两名少年杀人犯的刑期由15年减为10年。这项判决旋即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受害者母亲向欧洲法庭发出呐喊:“为什  相似文献   

5.
丁文江是我国近代科学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科学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科学价值万能和科学方法万能两个方面。丁文江科学主义思想对近代科学启蒙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一八六七年到一八七六年,十年的海军生活,倒没有使严复的思想有多大起色,但是为他以后出国留学提供了机会。一八七六年冬天,严复以海军驾驶学生派往英国留学,次年三四月到英入学。这时他二十五岁。一八七九年离英返国。他虽在英国留学仅两年多,但在学问上得益甚多。他除了在格林威治海军大学研究高等数理、海军战术、海军公法及枪炮营垒诸学之外,还兼学社会哲学及政、法、经济之学。那时恰值英、法两国大学者大思想家,如赫胥黎、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卢梭、斯宾塞等,正先后辈出。无疑的,他们的著作给严复以很大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时期的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有当今值得借鉴的因素。文章全面回顾北洋政府时期丁文江在上海城市规划机制改革方面的重要贡献,对1926年前后北洋政府时期上海城市规划主体、规划法律制度的改革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丁文江对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机制变革的重要贡献,以及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出色的判决     
《阅读与作文》2014,(6):46-48
失踪的未婚夫 5月的一个傍晚,印度北方邦城市莫拉达巴德市的警局走进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她叫艾雅,虽是印度裔,但自小在英国长大。一年前,她认识了从印度到英国求学的安萨里。两人一见倾心,经过近一年的交往,两人决定结婚,婚礼定在今年7月。安萨里是个孤儿,11岁时,开始接受一位名叫拉图的老人的资助,这才一步步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9.
白柯 《今日南国》2007,(12):76-77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研究认为,人类寿命可能恢复到100-175岁。复旦大学专家提出两个疑问,人类寿命延长一倍几乎不可能。对“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我们肯定不会陌生。不过,这是古人对于生命的感触和概括;在现今,活到80岁、90岁也不算是稀  相似文献   

10.
我们来看一组事例: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14岁辍学, 到剧院打杂;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狄更斯,12 岁开始谋生;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只读了5年小学;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马克·吐温,12岁辍学当印刷工;《国  相似文献   

11.
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中学毕业后曾经做过一段时期的小保姆。那是1978年,她在汉普郡的一个名叫杰里米·惠泰克的律师家里照看其两岁的女儿,每周收取16英镑的报酬。这一年,她17岁。  相似文献   

12.
吴小龙 《21世纪》2001,(10):48-49
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过一场名为“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大论战。论战中,“科学派”的一员主将就是丁文江。这场论战,以弘扬科学为宗旨,通过一系列辩论,树立了科学在人们心里的“无上尊严的地位”。在论战中,丁文江以极大的热情撰文作论,批驳“玄派”的观点,对科学、人生观、信仰和宗教等种种问题进行了论述,并赢得了“中国的赫胥黎”的称誉。正是这位丁文江,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还是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少年立志,万里求学丁文江,字在君,江苏泰兴县人,生于1887年,1936年在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不慎煤气中毒,经抢救…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的克格勃高级女间谍梅里达·诺伍德逝世了。 她的同类人——为西方国 家从事间谍工作的前苏联公民 都进了监狱,备受折磨,终被 处决。但当梅里达·诺伍德 (Melita Norwood)——从 1937年到1972年在英国活动 的前苏联高级间谍之一——在 87岁时由于告密而暴露了身份 的时候,英国政府决定不作 为。他们不希望世人看到英国 对老年妇人不讲仁慈。  相似文献   

14.
安琪 《北京纪事》2013,(6):70-73
1986年,29岁的英国小伙威廉在英国一家旅行公司的赞助下,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长城探险之旅。探险结束后,他爱上了长城。并决定定居中国。从独自去长城捡垃圾,到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长城的队伍中,在中国的26年间,威廉始终在从事保护长城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啊,我要让我们那默默无闻的国家跃入旧世界的视线,哪怕只一刹那的时间。它应是神秘的,它应该使人惊叹。我要告诉这一切!”——曼斯菲尔德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一八八八年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十四岁时到了英国,入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后来又回到新西兰住过两年,以后就长期留在英国,也曾因养病旅居德国、法国、瑞士等国。一九一八年她与英国文学批评家墨雷结婚。一九二三年,她因肺病客死于法国的一个休养所里。  相似文献   

16.
微博汇     
《人生与伴侣》2014,(9):53-53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赵慕鹤 40岁当学校工友:75岁当背包客,畅游英国、德国、法国,93岁到医院做2年义工;95岁考上研究所;98岁硕士毕业,获吉尼斯纪录:100岁他的书法被大英图书馆收藏;101岁在香港办书法展,并且成为畅销书作者!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相似文献   

17.
演艺圈里“成长的烦恼” 香港出生的张曼玉8岁时就随父母移民到英国的肯特城。17岁那年,她到香港旅游,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份美容师的工作。18岁时被一个星探相中,签定了一份做模特的合同,她的经纪人为了打响名气,让她参加了1983年的香港小姐选美大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先进的中国人的严复(1859—1921)是当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他在二十五岁到英国留学,只两年功夫就毕业回国。中日甲午之战,中国的失败对他的刺激最深。他当即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一系列有战斗性的政论,就在这个时期,他翻译了《天演论》。 《天演论》是英国自然科学家、思想家赫胥黎的著作。书的原名是《进化论和伦理学》,这本书从达尔文讲化论出发,发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定程度上,英国资产阶级是如愿以偿了,因为北美殖民地终于在一百多年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变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场所及原料供应地。在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保护下,英国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北美大陆。1753—1763年的十年是英国工业品对美出口最旺盛的十年。1700年运销到北美的英国商品,价值只有二十五万镑,到1770年上升到四百五十二万镑,这个数目为英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6到1/3(因年度不同而有所增减)。  相似文献   

20.
环球珍闻     
《新天地》2008,(11)
英国90岁老汉死里逃生14次英国西南部的格洛斯特郡名叫阿莱克·阿尔德尔的90岁老人称自己是英国最命大的人,他14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在当地传为美谈。1926年,8岁的阿莱克头朝下从一棵4.6米高的树上坠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